留学新闻

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的教育

2017/07/26/周三 11:34

点击量:168

低龄留学

很多家长都会希望孩子能够很好地适应美国文化和提升综合能力,在学习生活、成长方面能够适应一个跟国内不一样的环境。但同时家长也会担心,不知道孩子去了以后适应的程度,因为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纠结是现在出去,还是等两年再出去?是高中出去,还是大学出去?让他更成熟一点,具备更多的能力才出去?

启德教育广州分公司美国部总监张磊为大家解读,为什么要让孩子去美国读高中?然后在美国读高中,我们应该怎么适应?

首先,我想说的是,其实美国是一个历史很短的国家,她的建国不超过二百五十年,只有两百多年出头一点。但是,我想问的是这样一个没有这么长时间优秀悠久历史的国家,为什么会在短短两百多年当中突出出来,成为世界的头号强国,而且不仅是她的经济,她的政治,她的文化突出,她的教育方面尤其耀眼。那么美国,大家都知道有世界上最多的大学,全美有4000多所大学,而且有世界上最好的大学。

如果大家关心整个的排名的话,你会发现代表一个国家教育的最高水平的高等教育,世界前100名大学,有52所,2015年的数据。有52所是美国的大学;而且在世界前20的大学里面,有17所是美国的;世界前10的大学里,有8所示是美国的。那么我们怎么能够想象,这么一个没有太多悠久历史的一个国家。确切地讲,其实美国都称不上是一个民族。她是一个移民国家,各个地方来的都有。这样的一个国家,怎么会产生这么优秀的教育。各位,实际上,跟我们中国人传统说的那句话是一样的“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实际上,美国在,尤其是在最近的一百年,她在教育方面的思想和观念的投入,以及实际行动都非常了不起,举个例子:美国大学,拿哈佛大学为例,她的教育资源非常丰富,哈佛大学一年的投入大概在350亿美元(捐款),能理解吗?这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整个英格兰地区所有大学拿到捐款和投入的总和,整个英格兰地区,才等于一所大学。然后,我想在说一下的就是,美国对于人才的吸引,大家知道世界上70%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在美国的大学教书的,而美国的大学里面,她的论文的引用数:世界上每年会有44%的论文会引用美国的学术成就。

那么这样的话,我想跟大家说的是:实际上,难道就单单大学是这么优秀吗?其实不是的。跟美国从她的小学开始一直到初中到高中的教育理念有直接关系。是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呢?那么我们来简单地看一下,这个我就不再多说了。我把三个国家的教育做了一些比较。

中国的教育属于普及式教育,英国的教育上面写的叫庇护式的精英教育,而美国的教育属于竞争式的精英教育。为什么这样说?各位,当我们看一个国家的教育的时候,我们需要看到她的起源和历史。我想问一下,大家知道我们现行的这一个诟病很多的,或者大家觉得都不太适合的这些中国的教育,大家知道是起源在什么时候吗?其实跟我们祖先的那个没什么太大关系,中国的教育是在建国之后模仿谁的呢?学苏联的,苏联的教育当时她的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实苏联在建国的时候也是由于老师很少文盲很多,它要在短暂的时间内追上英国美国这两个西方的列强国家,怎么做呢?它追求的是一种效率,说白了是为国家培养大量的产业工人。我需要一个老师,对大班大概40多,50多人。然后,我能把这个大班的学生教出来,所以对这个大班就存在一个要求就是,所有的标准是整齐划一的,所有人必须给我达到这个标准,这样她才能照顾到效率。那么我们国家在建国之初的情况也是一样的,有文化的人很少,能当老师的人很少,所以基本照搬的是苏联的模式,那么这样导致我们国家的一个问题:我们现在的教育属于普及式教育。你会发现对于所有的学生要求都是一样的,我不管你的孩子是擅长艺术也好,擅长物理化学还是其他的,也许有的孩子擅长的是雕塑。但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你在我这里读书,你在我这里上学,你的数学就必须也很好,你的语文也很好,所有的成绩都要考的很好,反正我就考虑这几样。你有什么其他特长,我不管。这个是典型的普及式教育。

那么英国的教育,有人说英国的教育是不错的。英国的教育最早起源于教会,后来转移到贵族阶层,但是你会发现,所有的,长期的没有间断的历史传下来的教育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她处于庇护式的,什么意思呢?我的学生,比如说最早有这么多,一百个学生,他在上小学的时候,她就会先根据考试成绩或者你的表现进行分流,有一部分就上普通的学校,有一部分就到我的学校来。然后到初中之后,我再进行分流,总之最后上到大学里面是真正的精英,什么意思呢?不管在他的智力上,在他的体力上,在他的自我管控能力上,都是那个年代群体里面最棒的。这种叫做庇护式的,我只把最好的那部分留下,所以这样的教育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实也很重视成绩。就是他们对成绩的要求其实不比中国人差,这个是属于庇护式的。

美国的教育,大家要知道为什么我们说美国教育的优势在于:美国教育的发源是大概1777年之前。那么像美国国父华盛顿,像富兰克林这些人。你要知道华盛顿的背景,是像咱们毛主席一样穷苦人民出生吗?有没有学过美国历史或者稍微了解一点的知道华盛顿的背景的?华盛顿其实本身就属于地主阶级,他家里是蛮有钱的,早期组建的军队都靠自己的钱去供给的。其实像这样一种人,他们所需要教育还会是原来英式的那种,她要求的是一种精英教育,但是美国的建国精神有一条叫做是“众生生而平等”。“众生生而平等”这句话一直贯穿着美国这两百多年的教育理念就是:这个孩子可能有很多的优势,你可能擅长艺术,这个孩子可能擅长人文,那个孩子可能擅长内省,但是也有人会擅长数学和语文。我们需要的是让这些生命有平等的接受优秀教育的机会,这个是美国教育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所以大家会发现,你的孩子如果在美国读书的话,在一般的university 里面,他直到大学二年级结束之后,才会真正的分专业,而在二年级以前,我们叫General Education,通识教育。你学什么都可以,因为他们会认为实际上孩子在大二以前心智不是很成熟,他们还搞不清楚自己将来适合什么。各位同意吗?(家长:同意)。在我们国家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什么,到了高中就分文理科了。你知道它马上就要刷出来。这是一个很荒谬的事情,因为你只有去培养产业工人的时候到高中才要去分文理科,因为我要为你18岁以后做准备,你到底是去工厂里面,还是去做一些文秘的工作,你就应该要开始分科了。那么上了大学,你知道中国大学生很痛苦的是,我很辛苦考上了清华,考上了北大,但那个专业不是我想学的。现在孩子都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所以美国的竞争式精英教育实际上给我们孩子一些更多选择,她给每个人都有一个突出来的机会。当然,我们还是要承认这个社会上平庸的人还是大多数。但是,我们每个领域是不是都需要精英?这并不能说明:你的数学很好,你的语文很好,那么我数学不行,语文不行,我就开始读书,我这个人将来就没有变成某个行业顶尖的机会。不是这样的。到这里为止,我先讲了美国的竞争性精英教育。那么我想跟大家讲的是,我再提另外一个关键性问题,那么说到精英教育,其实像在座的各位你们都是非常感兴趣的,那么我想问个问题:什么叫精英?我再问一遍,什么叫精英?大家有没有理解过?(家长:就是能赚很多钱的人)还有吗?这是我听到的一个非常朴实的回答。家长还有没有其他答案,什么叫精英?(家长:应该在社会上最顶端的)能确切地讲吗,哪些领域最尖端的?(家长:各个领域都有)您怎么理解精英?(家长:在某些方面有特殊才能的)领导人才,果然孩子要出国的这些家长的认识是不一样的,非常不错。

何为精英教育?其实先理解“精英”二字。各位,在任何一个社会里,基本的就是金字塔结构。处于社会底层,社会中层以及精英层。这精英层并不是我一般意义上的成功,不是的。实际上,我们讲社会精英层只占整个社会5%—10%的人数,确切讲是5%。但是他们掌握了社会95%的资源,那么正常来说,我们如果不算军界,军界这个我们控制不了,这是国家机器控制的。我们生活中,无非就三样:政界,商界和学界。就这三样政界,商界和学界。在这三界里面,占5%的精英阶层控制这个世界95%的政、商、学三界的资源,他们会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进程和走向。我个人,不知道大家是否会认为说这是社会演进论的必然现象,是必然现象,但是要知道这个社会的进步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掌握在少数人的一念之间的,我们看看历史就知道了,绝大多数都是这样的。而这个社会能不能成功,或者说一个社会的堕落是从精英层开始的。而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实际上大家会发现我们最近的一两百年,无非是因为原来社会固有的精英层的整体的堕落,因此这个是精英,而实际上我们讲的精英教育是希望我们能够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培养这个社会里面占5%的人,这个是西方精英教育的一个核心的观念。

那么,我给大家看一下我们原来的精英。这个人叫钱伟长,我不知道大家熟不熟?我说一下各位,您知道这个人如果我不说呢,大家不太熟。中国的官方为了表现钱伟长说他当年进清华的时候是“双百”人物,但是我们先搞清楚,他是考了哪两个“双百”,中文一百分,历史一百分。我原来看过钱伟长生前的录影,他介绍自己的生平的时候,他说我上清华大学我只写过一篇文章,大概三、四百字的样子。交上去之后,清华大学的教授包括校长在内,几个人看了,一个字都改不动。改不了,没办法改。然后就给了一百分,后来他考进清华的时候是考进的是历史系。9.18事变后觉得文不能救国,武才能安邦,所以学理工科,去学物理。而他的物理几乎是零基础,所以自己去学,学了之后呢,他考清华的时候,物理是5分,数学加化学20分,满分是一百分。但是,这样的一个人,你知道他后来学物理到了什么程度呢?世界导弹之父专门和他一起做了一个研究,而且认他是他们的接班人,但是后来他回国了。而且这个人在建国之后,已经到了80年代,他又放弃了物理这一块,去研究汉字的输入编码。我们现在用的五笔字型其实早期他们是设计的编码。他研究一个前码,前置的编码。你说这样一个人,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在中国这样的教育里面,偏科到这种程度,这个学生早就没戏了,该出去了。然后我们再来看下面的钱钟书。大家的很熟了,《围城》的作家,也是“大牛”,神一级的人物。他考清华的时候,数学只考了15分,英语100分。在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下就不会有这个人了。鲁迅,再说一个弃武从文的,原来是学医的后来改成学文了,终成一代大家。钱学森老先生在临终之前问过温家宝总理一句话说,为什么中国建国60多年来没有培养过一个大师?这叫“钱学森之问”。温家宝笑了一笑,没有回答。其实你觉得是温家宝本身不知道结果吗?不是的,他知道结局,但是为什么没回答呢?我讲一下,大家知道,大师是需要土壤的,什么意思?我这里有一群人,一百多人做的都是精英的学生,这样大师是培养不出来的。我再说一遍各位,大师是培养不出来的,这样神一级的人物,我们只能盼望他在一大堆优秀的人之中跳出来。而在普及教育中,这种教育是很难做的。像钱钟书这样的一类人,语文巨好,数学完全不会,在当今普及教育的环境下,他成为大师并不可能。所以,这个也是我说美国式的竞争性精英教育是目前在世界上我们能够找到的比较优秀的,而应该说在我目前的观点里面是最优秀的教育体制。

那么回到主题,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出国?

我希望这些孩子的目标是比较明确的,说白了,孩子知道自己出国读高中是去干什么。我出国读高中是为了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我在高中当中,应该尽量去交朋友,然后去接受,去接纳,能够适应别人的文化或融入别人的文化;能够学到一些精彩的东西,能够为我今后的生活,为我今后的事业能够建立基础,那么这样的孩子,如果他的目标比较明确了,可以出去。而对于目标不是非常明确的,有些家长觉得我孩子送出去英语就好了;因为国外的高中上名校很容易,成绩会低一些,我就送出去了,但是孩子去到那边无所事事,也不知道自己要干嘛么的话,很容易堕落下去。然后另外就是心态不够开放,有些孩子就真的可能天生的性格或者就后天养成的就非常地害羞,非常不愿意张嘴,不愿意去跟人家交流。这有很大程度上是我们父母的教育造成的。我说实话,因为今天不是家庭教育课,我不能讲太多,有时间我开另外专场的时候,我可以再跟大家讲讲。很多情况是这样,比如说,我的孩子不太愿意抛头露面跟别人说话,张老师有什么办法没有?我说,好,你把孩子交给我,小姑娘很高兴,很漂亮,个子长得很高。看我这个孩子就是不太喜欢开口说话,然后我就疯了,我那孩子就不太喜欢,拿孩子本来就笑得乐呵呵的,好多是这样的。你认为你的孩子是什么样的,他就是什么样的。但是,如果你的孩子是这样的一种情况,他没办法跟别人交流,我说实话,你连课都上不来,因为所有的课都是要讨论的,你不跟人家讨论,人家不跟你玩嘛,你不张嘴,你对我们的团队没有贡献,我还跟你玩什么啊,就别玩了。所以这些孩子很多就读了一半读不下去就回来了。因此像这样的孩子,我就建议,如果要出去,出去之前就最好调整一下,去上上课,到近一点的地方,比如说到省外和朋友去玩一玩;然后再近一点,出去玩一玩;最后,我们再出去,这样会好一点。我把下一个也说了。就是沟通交流能力比较弱。还有一种是什么,特别喜欢说,但是英文真的差。我碰上过这种学生,很喜欢说,说什么都能给你说一堆,但是英文,也不知道是不用心学,还是没有天赋,就真心差,就说不出来。这种孩子出去会很痛苦。为什么?跟人家聊的时候,说不出来,有憋得很难受;这种孩子天生就有表现欲,你不让他说,不让他表现,他很难受的。但是出去了跟人讲,人又听不懂。他又不能讲中文,就憋得很难受,这种孩子容易憋出病。我们碰上过这种同学,后来也是读不下去了,说国外的生活太无趣了。如果是这样的情况,我建议你先把语言学好,然后再出去。但是如果你的孩子目标已经明确了,至少知道出去之后能学进去的,这就够了。然后,再有就是交流沟通能力比较高和心态开放的,早点出去对他来说是件好事。他更容易融入主流社会,其实当你融入主流社会,你就能接触到他的文化,他的更多先进性思维,那么你就真的融进去了。还有一些家长说还比较纠结,就是到底孩子行不行呢?我有一个建议,如果是你还纠结要不要出去或到底孩子行不行的情况下呢。我有一个建议,是这样的,你可以让他先去参加一些游学,先去看一看,也不用局限于某个国家,因为他国家还没有确定,你先让他去转一转,但是我不建议去参加一些以玩为主的,因为学不到东西。说实话,一堆都是中国人,反正天天聊中文,我建议他参加一些尤其是冬天可以试一试插班上课的那一些,要么他周围是国际学生,要么就是本土的学生,他就没有办法讲中文了,只能讲英文,然后因为咱们过年,美国不过年他们是正常上班生活,你可以到人家班里面看看,了解人家到底是怎样上课的,他们的生活方式到底适不适合你,你喜不喜欢;这样的话孩子心里才清楚原来是这样一回事,可以先去看一看。然后还有一些学生如果家长觉得不过瘾,学习时间太短了,还可以到国外的私立中学去做一下半年或者一年的交换,真心实地去感受一下国外的课程是怎么上的,这样的话,其实也不会耽误你后面的生活,相对来说也比较好一点。家长记住我刚才讲的这个部分,讲的比较多,然后接下我们请美国的著名私立高中的老师,让她以她的学校为例讲一下美国私立高中是怎么来招生的,她看着的是学生的那些素质,然后大家可以根据我之前的讲稿来比较一下。


欢迎访问启德留学广州分公司 欢迎咨询启德教育留学顾问     

免费获取留学规划方案,您可以通过以下3种方式联络我们: 

1、欢迎致电启德教育客户服务中心400-1010-123; 

2、欢迎 点击这里 进行网络咨询; 

3、填写表单,我们会在1-3天内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更多留学资讯

留学新闻
刚刚,2026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学排名重磅发布!根据最新发布的全球大学排名,中国大陆高校表现亮眼,进入全球前40强的数量由去年3所增加至5所,同时进入前500名的高校数量达到35所。值得关注的是,共有18所中国大陆高校创造了历史最佳排名,这一数量在全球范围内位居首位。 查看详情>>
发布日期:2025-10-09
阅读量:422
全年龄段院校选择院校排名
留学新闻
你是否也曾经历过这样的纠结:心仪的学校在QS排名上表现亮眼,却在US News上查无此校?或者,THE排名很高的大学,在国内HR眼中却知名度不高?面对五花八门的大学排名,到底该以哪个为准? 今天,小启就来拆解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四大大学排名——QS、THE、US News和软科,揭秘它们背后的排名逻辑和侧重点,帮你找到最适合你的那一份参考指南。 查看详情>>
发布日期:2025-09-29
阅读量:180
入读本科入读硕士海外升学
留学新闻
过去留学,可能更多地关注学校排名和专业知名度;现在留学还必须要提前洞悉留学趋势、把握留学风向,才能在这场留学浪潮中抢占先机,实现人生目标。 接下来小启将结合启德发布的《2025中国留学白皮书》以及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出国留学蓝皮书2025》来分析当下的留学趋势。 查看详情>>
发布日期:2025-09-26
阅读量:176
入读本科入读硕士海外升学
留学新闻
过去,留学规划更多地着眼于院校排名与专业知名度;如今,要想在留学浪潮中把握先机、实现个人目标,则需提前洞察全局趋势,理解留学风向的深层变化。本文将结合启德发布的《2025中国留学白皮书》与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出国留学蓝皮书2025》最新数据,对当前中国学生留学的主要趋势进行梳理与分析。 查看详情>>
发布日期:2025-09-26
阅读量:364
俄罗斯匈牙利波兰比利时丹麦瑞典挪威芬兰西班牙瑞士意大利荷兰德国法国欧洲中国澳门迪拜泰国马来西亚韩国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亚洲爱尔兰英国英爱新西兰澳大利亚澳新加拿大美国北京美加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

咨询时间:8:00~24:00

400-1010-123
在线咨询

咨询时间:8:00~24:00

点击立即咨询
免费电话
获取验证码
微信咨询

扫一扫立即咨询

留学问题轻松问
请输入电话号码
获取验证码

申请取消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