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2026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发布!启德为您解读!
2025/10/09/周四 10:41
点击量:50
刚刚,2026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学排名重磅发布!
什么是THE排名?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排名之一,由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简称THE)发布。2026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涵盖115个国家/地区,共有2,191所高校上榜,再创历史新高。今年是THE发布的第22版世界世界排名。
THE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U.S.News世界大学排名、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被视为目前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四大排名 。
评分标准
在世界大学排名方法论方面,共有 5 项指标被用于评估和检验全球顶尖高校的相关数据,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是全球唯一一个对研究密集型大学的所有核心任务进行评判的全球绩效表,这些核心任务包括教学、科研、知识转移和国际展望。
本次排名基于对近1900万篇研究论文的分析、150万份学术声誉调查投票及全球3000余所高校的详细数据。绩效指标仍然分为5个方面,分别为:教学、研究环境、研究质量、产业和国际展望。
同时,5个一级指标下依旧包含18个细分的绩效指标,具体内容和占比情况如下。
值得关注的是,“出境交换生”(即衡量国内学生获得国际学习机会的指标)是其中一项新指标,虽然目前其权重为零,但将来会被纳入计算中,成为国际展望一级指标的重要补充。
排名概况
根据最新发布的全球大学排名,中国大陆高校表现亮眼,进入全球前40强的数量由去年3所增加至5所,同时进入前500名的高校数量达到35所。值得关注的是,共有18所中国大陆高校创造了历史最佳排名,这一数量在全球范围内位居首位。
具体来看,清华大学已连续三年保持全球第12名的位置,北京大学则连续两年位列第13名,距离跻身全球前十仅一步之遥。
与此同时,中国香港地区依然是全球高水平大学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共有5所高校进入世界前100名,且各校排名较去年均有提升。其中,香港大学排名第33,香港中文大学位列第41,香港科技大学排名第58,香港城市大学位居第75,香港理工大学排名第83。
中国澳门地区的高校也实现了显著进步,澳门大学从去年的第180名上升至并列第145名。中国台湾地区的台湾大学则成功进入全球前150名,位列第140。
在全球前100名高校中,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院校表现突出:
美国院校表现
美国高校依然占据领先地位,共有7所高校进入全球前十,35所进入前100名,占百强名单超过三分之一。除前十高校外,宾夕法尼亚大学(第14)、芝加哥大学(第15)、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第16)、康奈尔大学(第18)、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第18)和哥伦比亚大学(第20)均进入前20名。此外,密歇根安娜堡分校、卡耐基梅隆大学、华盛顿大学等多所美国高校也位列全球前50。
英国院校表现
英国共有11所高校进入前100名,其中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帝国理工学院三所G5高校进入全球前十。另外8所英国高校包括伦敦大学学院(第22)、爱丁堡大学(第29)、伦敦国王学院(第38)等。牛津连续10年第一。
英国院校排名特点
绝对数量优势:11所入选百强高校远超其他欧洲国家,体现了英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整体强大。
顶尖学府领先:牛津、剑桥、帝国理工稳居世界前十,学术声誉卓著。
学科分布均衡:从综合性的牛津、剑桥,到理工科见长的帝国理工,再到社科强校LSE,展现了全面的学术实力。
伦敦地区集中:伦敦拥有多所世界百强大学(UCL、帝国理工、KCL、LSE),成为全球高等教育重镇。
英国在全球高等教育格局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拥有世界顶尖的精英学府,还有大量高水平大学共同构成了强大的高等教育体系。这种从顶尖到整体的全面优势,使得英国继续成为全球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中心。
澳大利亚院校表现
澳大利亚有6所高校入围百强,墨尔本大学位列全澳第一,排名第37,其他上榜高校包括悉尼大学(第53)、蒙纳士大学(第58)、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第73)、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第79)、昆士兰大学(第80)。
表现亮点分析
集团优势明显:六所大学全部进入全球前80名,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澳洲八校联盟”核心集团。
排名分布集中:多数院校排名集中在全球第37至80名之间,显示出澳大利亚顶尖大学群体卓越且均衡的办学水准。
国际化水平突出:澳大利亚高校凭借其高质量的教育和研究环境,持续吸引着全球范围内的优秀学生和学者。
澳大利亚作为一个教育强国,其高等教育体系虽然规模不大,但凭借这六所世界百强大学的卓越表现,在全球学术界占据了重要地位。这些大学在科研产出、教学质量和国际影响力方面的综合实力,共同构成了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亮丽名片,也使其成为国际学生留学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加拿大院校表现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位列全球第21,为本国最高,麦吉尔大学(第41)和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第45)也进入前100。
表现亮点分析:
顶尖学府实力突出:尽管有3所大学进入全球百强,但这三所高校的排名均位居全球前50,体现了加拿大顶尖大学极高的办学水准和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三强鼎立”的稳定格局:多伦多大学、麦吉尔大学和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构成了加拿大高等教育的第一梯队,这一格局长期稳定,共同代表了加拿大的最高学术水平。
全球声誉卓著:这三所大学均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著名研究型大学,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方面均取得了杰出成就,是全球学生和学者向往的学术重镇。
加拿大凭借其数量虽少但高度精锐的顶尖大学集团,在全球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多伦多大学、麦吉尔大学和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作为国家的学术旗舰,以其卓越的教学与研究质量,持续巩固和提升着加拿大作为世界一流教育目的地的声誉。
开启新对话
新加坡大学表现
新加坡则有新加坡国立大学(第17)和南洋理工大学(第31)两所高校进入全球百强。
表现亮点分析:
顶尖质量与超高效率:新加坡仅用两所大学,就占据了全球百强中的两个高位席位,且均稳居世界前列,这凸显了其高等教育体系无与伦比的集中度和卓越性。
稳固的“双翼”格局:国大和南大构成了新加坡高等教育的两大支柱,形成了协同发展、齐头并进的良性竞争格局。国大持续领跑,稳居全球前20的顶尖行列;南大则紧随其后,同样位居世界前列,共同代表了亚洲学术的顶尖水平。
全球范围内的标杆地位:这两所大学不仅是新加坡的旗舰学府,更是世界公认的顶级研究型大学。它们在工程、商科、科学等多个领域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吸引着全球范围内的顶尖人才。
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其高等教育体系以其“少而精、质为先”的鲜明特色,在全球舞台上占据了与其体量不相称的领先地位。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作为国家发展的核心智力引擎,以其卓越的科研实力和教学质量,成功地将新加坡打造为世界级的教育与科研中心,其发展模式堪称全球高等教育界的典范。
欧洲院校表现
德国高校在全球百强中表现稳健,共有8所大学入围,展现了其高等教育体系的强大综合实力和均衡发展态势。慕尼黑工业大学:位列全球第27名,是德国排名最高的大学。慕尼黑大学位列全球第34名。海德堡大学位列全球第49名。柏林洪堡大学位列全球第89名。柏林夏里特医学院位列全球第91名。亚琛工业大学位列全球第92名。波恩大学位列全球第93名。蒂宾根大学位列全球第100名。
顶尖集团稳定:慕尼黑工业大学、慕尼黑大学和海德堡大学作为德国传统的“旗舰”大学,持续稳居全球前50强,构成了德国高校的第一梯队。
学科优势显著:理工科强劲:慕尼黑工业大学和亚琛工业大学双双跻身百强,凸显了德国在工程与技术领域的传统优势。医学实力突出:柏林夏里特医学院的入选,证明了德国在医学研究与教育方面的世界级水平。多元化与均衡性:入围高校类型丰富,包括综合性大学(如慕尼黑大学、海德堡大学)、理工大学(TU9成员)以及专业的医学院,反映了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多样性和各校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卓越表现。
法国高校在全球百强中表现稳健,共有4所大学入围,体现了其在全球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地位和深厚的学术底蕴。
巴黎文理研究大学:位列全球第48名
巴黎理工学院:位列全球第68名
索邦大学:位列全球第77名
巴黎萨克雷大学:位列全球第68名
表现亮点分析:
“集团式”崛起态势明显:入围的4所高校全部集中在全球第48至77名的区间内,形成了实力强劲的“法国军团”,显示出法国通过高校合并重组打造世界顶级学府的战略已见成效。
巴黎地区学术实力高度集中:所有上榜的5所大学均位于巴黎及其周边地区,凸显了巴黎作为法国乃至世界学术中心的绝对领导地位。这种资源的集中有利于跨学科协作和资源共享,形成强大的学术合力。
卓越大学计划成效显著:上榜高校,如巴黎文理研究大学、巴黎理工学院和巴黎萨克雷大学,均是法国“卓越大学计划”重点扶持的成果。它们通过强强联合,整合了国内顶尖的工程学院、研究机构和商学院,快速提升了国际能见度和竞争力。
法国通过其独具特色的高校合并战略,成功地让多所大学稳居全球百强之列。以巴黎为核心的多所高校组成的“精英集团”,展现了法国高等教育强大的综合实力和独特的发展路径,使其在欧洲乃至全球的高等教育格局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关键角色。
TOP100
更多留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