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区
院校类型
建校时间
学位课程
每年学费
费用类型 | 学位 | 最高费用(RMB/年) | 最低费用(RMB/年) |
---|---|---|---|
学费 | 本科 | 130500 | 130500 |
住宿费 | 本科 | 10800 | 10800 |
生活费 | 本科 | 31500 | 31500 |
录取要求
语言及相关考试要求 | 学位 | 分数 |
---|---|---|
雅思 | 本科 | 7 |
雅思 | 研究生 | 6.5 |
托福纸考 | 本科 | 600 |
托福纸考 | 研究生 | 550 |
托福网考 | 本科 | 100 |
托福网考 | 研究生 | 79 |
院校详情
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港中大”(CUHK),是一所国际化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是香港唯一有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及香农奖得主任教的大学。学校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世界大学联盟、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成员,亚洲首家AACSB认证成员,香港互联网交换中心所在地。
香港中文大学由新亚书院、崇基学院及联合书院于1963年合并而成;1966年,成立香港首所研究生院;1976年,整合不同书院的学系,由大学统一负责;1986年,全面检讨课程结构,改用学分制,并加强通识教育;1998年,率全港之先录取内地本科生;2014年,港中大(深圳)成立。
香港中文大学先后聚集了钱穆、林语堂、高锟、饶宗颐、杨振宁、余光中、莫里斯、姚期智、蒙代尔、卢煜明、杨伟豪等学者,培养了以数学家丘成桐、史学家余英时、遗传学家徐立之、银行家郑海泉和十五位罗德学者等为代表的各界人才。
香港中文大学的创立打破了大英帝国殖民地只允许一所大学存在的铁律,同时掀起了香港的中文运动,成功终结英文垄断官方语言地位的局面,既是英国殖民史的分水岭,也是20世纪亚洲地区非殖民化的表征之一,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校友风采
余英时 历史学家、汉学家
余英时在中国历史、尤其是思想史和文化史方面有开创性研究,是罕见曾获哈佛、耶鲁、普林斯顿三校延聘正教授者。他著作等身,凡数十种,包括《士与中国文化》《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朱熹的历史世界》《方以智晚节考》《论戴震与章学诚》等。
丘成桐 教授
囊括了维布伦几何奖(1981)、菲尔兹奖(1982)、麦克阿瑟奖(1985) 、克拉福德奖(1994)、美国国家科学奖(1997)、沃尔夫数学奖(2010) 、马塞尔·格罗斯曼奖(2018)等奖项 。特别是在1982年度荣获最高数学奖菲尔兹奖,是第一位获得这项被称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的华人,也是继陈省身后第二位获得沃尔夫数学奖的华人。
郑海泉 Vincent Chen 香港银行家
"20世纪70年代考入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经济学系,先后取得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士学位及纽西兰奥克兰大学经济学系哲学硕士学位。1978年加入汇丰银行财务部。1986年成为汇丰银行首席经济研究员,1995年任汇丰总经理。1998年调任恒生银行副董事长兼行政总裁。2005年5月,被委任为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主席,成为汇丰银行创立139年来首位担任此职务的华人,也是在汇丰集团内职位最高的华人。同时,他亦出任汇丰集团常务总监,以及太古公司董事。2007年,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成立,出任该行的董事长。2008年2月,获委任为汇丰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09年10月,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校董会主席。
香港的《南华早报》将他与李嘉诚并称,或称之为“香港金融界最富权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