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澳加校长畅谈学生如何更具国际视野
2016/04/19/周二 09:21
点击量:369
4月16日,东莞首届中美澳加中学校长论坛暨第33届启德国际教育展(东莞站)在南城康帝酒店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澳洲、中国等全球知名中学校长齐聚一堂,畅谈学生如何更具国际视野,带来一场中学校长间的巅峰论坛。
本次论坛特邀加拿大TAI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学术总监Sam Burton、澳洲St John's International College校长Shirley Sun、美国St. Mary's High School学校校长Samuel Harley、东莞东华高级中学校长简期颐、东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刘守君等多位教育专家代表,带来《培养国际化视野的中国学生》、《加拿大中学为何最吸引国际学生》、《澳洲顶级中学如何培养世界公民》、《美国私立中学如何教学生成功》等精彩议题。
此外,活动现场还有香港教育学院、澳洲顶级大学麦考瑞大学、悉尼科技大学、美国佛蒙特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50多所顶级学府招生面试。
东莞首届中美澳加中学校长论坛举行
加拿大TAI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学术总监Sam Burton:通过学习来拓展视野
Sam Burton介绍,在教学上,加拿大不只是为学生提供理想的硬件设施和学习环境,更加注重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来拓展视野。加拿大重视教育,平均每人对于教育的投资最多。加拿大的大学学位在全世界均获得承认,因此,毕业的学生不论在国内外皆能顺利就业。
对于学生前往加拿大留学可能会遇到的问题,Sam Burton表示,语言和口音是每个留学生都会遇到的,文化上的差异也会让初到者感觉不适应,但这都只是时间的问题。
澳洲St John's International College校长Shirley Sun: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Shirley Sun在澳洲从事教育工作三十余年,她表示,澳洲的学校不希望学生死记硬背,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团队意识。她着重强调了团队意识,“如今的世界上不缺乏优秀的个人,缺乏的是优秀的团队,优秀的团队更能做出一番事业。这种团队意识最好的是从中学开始培养。”她表示,澳洲学校也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气质。
Shirley Sun表示,中国学生理科方面的优势让她记忆深刻。她表示,中国学生的数理化成绩普遍强于其他国家的学生。
50多所顶级学府现场招生面试
美国St. Mary's High School学校校长Samuel Harley:性格外向更适合美国
Samuel Harley表示,美国中学一般实行小班教学,一个班大约25人。这样老师跟学生会很熟悉。“我们留给学生的自由时间很多,一般下午三点左右就结束课堂学习。”Samuel Harley介绍,他们更注重全方位教学,很重视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生除了可以自由选择课程,还有大量的课外时间可以自己安排,比如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激发潜能。”Samuel Harley介绍,学生还可以参加社交活动,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什么样的学生更适合留学美国,Samuel Harley表示,性格外向及喜欢社交,喜欢全新体验的学生可能更适合美国。
东莞东华高级中学校长简期颐:扬长避短学习西方文化
对于国内上学好还是国外好这个问题,简期颐没有做出正面回应。“众所周知,中国的基础教育阶段是比较强的,但为什么诺贝尔奖之类的国际大奖鲜有中国人获得?我觉得还是团队合作方面欠缺。”简期颐介绍,世上没有不劳而获,各国教育没有好与不好,中国的重视考试,国外的注重学科素养,国外的本科想要毕业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简期颐还讲了一个笑话引人深思。他一朋友的小孩在国外生活多年,回国期间和家人朋友聚餐,落座后他竟自己点了一个菜先吃起来,让在座的惊愕不已。“这对他来说没错,国外的习惯就是这样的。”简期颐表示,学习西方文化要扬长避短,不能照搬。“像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我们就可以加强。”
东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刘守君:学生的综合素养更重要
在刘守君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认为学生的综合素养更加重要,既要让学生文化课跟上,又要让学生综合素养提高。“读完清华的和东莞理工学院的,从普遍意义上来说,清华的学生出路会好一些,但就个体来说,就不一定是这样。”刘守君表示,中小学学生的综合素养,比如文明礼貌、生活能力、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状态,社交能力等知识以外的东西十分重要,学习还是为了生活。
更多留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