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你是可以和外国人打成一片的
2017/12/15/周五 11:04
点击量:88
旅居异国,客座他乡,当你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时,内心难免会焦虑不安。离开生活了十几年的土地,无论是语言还是生活习惯、文化习俗,身边的一切都是不同的。为了能够在留学生活和学习中如鱼得水,尽快融入当地的社交圈是每位留学生小伙伴的当务之急。
关于如何快速融入当地的社交圈的一些方法类小技巧,相信小伙伴们已经在网上看过不少教程了。今天,小编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如何从内部因素着手,通过调节自己的心理来更好地融入到国外的社交圈。
1.告别内心的“假想”被歧视
很多同学在出国留学的时候,会担心外国人因为自己磕磕绊绊的语言和不同的文化而歧视自己,导致与人交流时十分不自信。若长此以往,容易种下心理阴影。
然而事实证明,并没有哪个国家的人会有意歧视留学生,由于他们能看出你不是本地人,有可能说不好当地的语言,反而会给予更多的耐心。
同学们不如想象一下,假如一个外国人站在你面前说着磕磕绊绊的中文,你会很不耐烦吗?
我想你可能会觉得有趣,愿意和他多做交流,人们对于新鲜事物都是充满好奇的,而不是敌意。
然而有些时候,就算身边人再怎么跟自己说,你不会被歧视不会被歧视,可能还是无法消除我们内心的担忧。
那么不如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心理暗示:我想象的事情,不一定会发生。
比别人更容易担忧和焦虑的同学,可能是因为无法将想象和现实分开,每次与外国人交流之前,都在脑海里构想出别人冷脸对自己的画面,并且十分相信这个场景会真实发生。
然而很多时候,事实却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外国的小哥哥小姐姐又贴心又nice,这就告诉了我们:想象和现实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想象是想象,现实是现实。
2.学会表达,迈步走出
心理学当中有一个名词叫做Comfort zone(舒适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comfort zone,一旦跨出这个区域就会感觉不舒服。这个Comfort zone可以是和自己熟悉的朋友圈子,也可以是自己熟悉的城市,熟悉的区域。这也是为什么留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会感觉有些不舒服,因为我们并不是非常了解对方的文化。
其实,Comfort zone只是一种生物本能的心理保护机制而已。在原始社会,当生物进入到一个陌生的区域时,意味会出现更多不可预测的风险,趋利避害的动物本能造就了这种心理机制。然而作为高等智慧生物的我们,想要在当下全球化极速加剧的大背景中取得成功,打破这种心理机制是非常有必要。跳出自己的Comfort zone,将帮助你快速融入当地人的圈子,更好的接受当地文化习俗。打破Comfort zone需要我们有意识的去锻炼,比如在出国前,独自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旅行,或者快速找几个不认识的人,主动交流和他们成为朋友。
3.知己知彼,主动学习了解当地文化习俗
说到跨文化交流,其实大部分留学生童鞋都是愿意的,但最大的拦路虎还是各种cultural reference,也就是梗。许多童鞋由于get不到歪果仁的笑点,所以经常会出现尴尬的场景。
如果你真的下定决心,要和外国朋友们打成一片,就得花时间做功课。抱着学习钻研的心态,多看电影和美剧,从福尔摩斯系列到热门的权利与游戏。虽然比不上人家土生土长的,但起码要做到能够一起讨论当地的热门话题。搜集国外表情包,泡reddit,如果你能在大家聊天的时候抛出一个地道的梗,别人肯定对你另眼相看。如果真遇到听到不懂的就问别人,不要害羞,没有人会觉得你傻。试想如果有外国人听不懂郭德纲的相声,你会觉得她笨吗?
任何人都喜欢和有共同兴趣的人聊天。所以多培养几个兴趣,体育、政治、电影电视、音乐、哪怕是卡戴珊家族的八卦。这样聊天的时候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让人觉得你有趣。
4.接受不同,学会包容和尊重文化差异
多学习这边的礼节,基础是相互尊重。比如骑车经过别人,你说on your left,别人就会让你,你说句thank you表示感谢。因为无论你再怎么融入,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肯定仍然是存在的,学会理解和包容当地的一些习俗,会让自己和别人都更舒适。没有必要刻意将自己无差别的伪装成地道的外国人,跨文化交流最有意思的核心,不正是文化差别吗?
凡事都要勇于尝试,不试怎知行不行?和老外打成一片其实So easy,最后祝各位小伙伴们都能很好的融入国外社交圈~(编者:赵子牛)
免费获取留学规划方案,您可以通过以下3种方式联络我们:
1、欢迎致电启德教育客户服务中心400-1010-123;
2、欢迎 点击这里 进行网络咨询;
3、填写表单,我们会在1-3天内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更多留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