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留学看启德:致力产品更新转型,只为做最好的国际教育
2015/01/24/周六 16:12
点击量:759
2014年,我们获得了很多关注,因为在这一年,我们做了很多变化,取得了很多好成绩。而这一切,除了来自启德人的努力,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迎来了一位致力改革,带领我们做最好国际教育的CEO——黄娴。这位生于厦门,长于香港,学在英国,有着独特中西文化视角的女士,在接受多知网采访中,从变革和管理的角度,为我们诠释何为“2015留学看启德”!
2015你该酱紫看启德:聚焦国际教育产品线,有所为有所不为
2014年,我们提出了“做最值得信赖的国际教育机构”的想法。当时,就有人质疑这只是又提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口号,但黄娴的观点是:“很多民营企业容易失去聚焦,而我们要的就是专业、专注,有所为有所不为,并不是做得越多就越好。比如有人跟我说,K12这个领域很火市场很大,投入应该会赚很多钱。但是这和启德国际教育定位不相关,所以我不会做。”所以,和国际相关的教育类目:国际学校、考试培训、留学服务都是启德在全方位筹备的内容,另外还包括少儿英语。这一系列与国际教育有关的新产品,我们将在2015陆续带给大家,让大家真切体验,国际教育的系列服务,贴心服务和高端服务。
同时,对于留学服务的界定,黄娴的理解并不是拿到学校的offer那么简单,她谈到启德的海外布局时说,“留学前的考培还是预科,都是为留学做准备,但是出去之后,留学生还需要其他配套服务,比如生活照顾、和当地的文化融入、海外实习机会以及在国外的考培服务,这些一系列的服务有些像‘留学管家’。拿到offer不是服务的结束,应该是另一套服务体系的开始。而所有的这些,应该形成一个动态的产品链。
2015,酱紫才叫看懂启德:做好国际教育产品,我们是这样做的
曾经在新加坡、香港、台湾从事过了教育各个业务板块的黄娴直截了当的评价:在大陆市场,没有一个留学类语培公司真正做到最好。为什么这么说?大家可以自问,哪一家机构建立了完整的产品研发体系?哪一家机构真正做到了全国的教材统一?哪一家机构真正推行到了标准化?而这些缺憾,正是国际教育应该做的,必须做的和务必做好的。
2014年,我们在美国高端留学项目里的整合试点,将在2015年开始在各个业务线全面推广。此外,启德成立了专门的产品研发部,分为两个板块:院校关系和教学系统研究。负责院校关系的产品研发中心,主要利用启德丰富的院校资源,按照国家线做梳理,和院校合作推出业务项目。比如学游项目,让准留学生参加到国外名校的教学体验中;比如和院校合作的背景提升,这一研发部目前已有140多人。
另外一个研发中心负责培训业务的教学体系研究,主要涵盖语言课程。启德收购进来的明杰教育,在包括SAT、ACT、GRE在内的北美课程研发体系上已经比较完善,启德将继续利用并升级。
酱紫的启德,走得不快,但每一步都是踏实且专业
说到启德的发展节奏,黄娴很认真的说:“启德的创始人非常有儒商的感觉,所以更不会那么看重短期利益。但是市场的竞争很激烈,所以我们就要做步调上的平衡。”
比如启德没有任何基因的少儿英语,2015年会在春节前夕在上海开第二家少儿英语学习中心,但是到北京来,却准备等到2016年。这个速度,和很多品牌相比,无疑是慢了一些。但是,黄娴的思路是,先把教学体系搭建完全,标准设立完善后,再进行扩展。
所有人都觉得目前国内的培训市场发展迅速而浮躁,变化很快,并且越来越娱乐化。很多机构提出了用包装明星的方式来包装老师,黄娴却分享了香港教育产业的发展路径。在80年代,香港影业没落后,一批包装影星的人开始用娱乐手段包装老师。进化到现在,出现了以考题预测和娱乐化包装手段相结合的方式。但是这样的方式,没有根本解决学生学习效果的问题,教育的本质还是要注重学习的效果。
这些方式在大陆方兴未艾,在香港早就过了增长期。和这种能快速吸引眼球的方式形成对比的是,黄娴和启德希望能够做的是链条式的留学,不是完成一个步骤或者一个节点的服务,而是做留学全程的服务。
更多留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