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新闻

高考填志愿 专家有话说

2015/06/26/周五 19:04

点击量:171

高考填志愿专家有话说

高考即将放榜,填志愿这个人生大考也接踵而至。虽然今年政策的变化给了考生更多选择空间,但越是如此,越要理性,尤其第一志愿组的保底志愿,要彻底一点。

  今年高考政策有所变化,其中第一志愿组的院校从3个变为5个,而且省内一本学位增多,如何填报更稳妥?如何理性选专业?22日,在广州市招考办等单位举行的“阳光高考校园行——走进大学城”活动上,这些问题可谓家长们最为关心的。

  Q:志愿如何填更稳妥?

   A(市招办):高考第一组志愿选择增多,学生填报时可以冲得更高,但到第二志愿组录取,可能只剩少数没录完的专业,因此第一志愿组保底要保得 彻底一点,“与其在第二志愿组解决,不如在第一志愿组解决”。他建议,志愿一定要拉开级差,通过分析往年录取情况以及今年的新增招生情况,确定保底院校。

   A(高考志愿填报专家、未来国际CEO郭丹锐):为降低录取风险,填报志愿要有梯度;第一志愿组一旦被退档,第二志愿组的录取机会更加渺茫。此外也可同 步填报国外高校志愿,两方权衡,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大学就读,而不是被迫就读一般的学校、不喜欢的专业,进而影响日后就业。

  Q:如何理性选专业?

  A(郭丹锐):省内一本院校扩容,这意味着广州学生以后升读省内的重点大学,分数要求可能会降低。不过,广东只有两所985院校(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这两所院校的分数线应该会维持往年优势,录取分数高居不下。

   学生要预测学校分数,首先要了解哪些是稀缺资源,这些专业的分数会升高。例如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的航空专业、航天专业,是国内大学较少开设的,属于教 学资源稀缺的专业,今年录取分数线可能会直逼重本线。其它稀缺资源还包括广州医科大学的医学类专业、广东海洋大学的海洋类相关专业等。(记者 董滋)

  选学校看什么

  ●所属批次

  ●优势专业

  ●毕业生薪酬和就业率

  ●当地文化、经济是否有助于自己的专业学习

  选专业看什么

  ●是否属于国家重点专业

  ●学校专业的历史、专业分支

  ●专业的课程研究与培养方向

  相关链接

  高校“吸生”   不靠美女靠转专业

  每逢报考季,高校都会出奇招吸引考生,“美女牌”就一度流行。不过随着招生政策及就业环境的的变化,“吸生”法宝也变得更理性。上月底,教育部规定高校生10类情况不得转学,于是,更灵活的“转专业政策”成为学校的一大利器。

  ●广州大学:今年专为优秀新生设“专业流转制”新政,入读一段时间后可申请。

  ●华农:不再设成绩限制,凡入学满一学期的学生,可多次申请转专业。

  ●广工:偏科学生证明有特长就能转。

  ●华师:新生入学后第二学期,可自主提出转专业申请,只要符合考核要求便可。

  ●南方医科:排名前25%的本科学生有两次调专业机会。

  ●暨南大学:专门出台新规定,排名前10%的学生可申请跨校区或本校区内转专业;排名10%~30%的,原则上只能申请本校区内转专业,机会有两次。

  ●中山大学:本科生有两次转专业机会,但需要达到一定绩点,扎堆热门专业会难转一些,基础类、交叉学科相对容易。

 注意:在预约完成后,顾问老师通常会在 1-3 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络约定来访时间,请保持手机畅通。

更多留学资讯

留学新闻
对于许多授课型硕士生而言,赴澳攻读博士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深造选择。本文将系统解析澳洲博士申请的完整流程,并为授课型硕士背景的申请者提供实用的升学路径与成功经验。 查看详情>>
发布日期:2025-10-13
阅读量:279
入读博士澳大利亚北京
留学新闻
在全球留学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专业选择已成为影响学生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系统梳理计算机科学、电子电气工程、机械与能源工程、金融、市场营销、会计六大热门留学专业的学科内涵、全球优质院校资源及就业前景,为学子提供专业选择的科学参考。 查看详情>>
发布日期:2025-10-11
阅读量:54
俄罗斯匈牙利波兰比利时丹麦瑞典挪威芬兰西班牙专业选择瑞士意大利荷兰德国法国欧洲中国澳门迪拜泰国马来西亚韩国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亚洲爱尔兰英国英爱新西兰澳大利亚澳新专业排名加拿大美国北京美加
留学新闻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相继揭晓,10 位获奖科学家的研究突破震撼全球。而透过他们的学术履历,我们会发现一个关键线索 ——院校往往是科学家开启学术巅峰之路的重要基石。对于计划留学的同学来说,这些培育出诺奖得主的院校,不仅代表着全球顶尖的学术实力,更藏着适配不同专业方向的优质资源。 查看详情>>
发布日期:2025-10-11
阅读量:148
入读本科入读硕士
留学新闻
10月1日,德国冬季学期大幕拉开,又一批小伙伴踏上了德意志的留学征程。当你拿到签证、注册学籍、搬进宿舍,满心欢喜地以为最难的一关已经过去时,真正的挑战——适应中德大学巨大的学习模式差异,才刚刚开始。为了让你不至于在开学初期就陷入迷茫,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德国大学的学习生活,究竟和国内有什么“本质区别”。 查看详情>>
发布日期:2025-10-11
阅读量:39
入读本科入读硕士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

咨询时间:8:00~24:00

400-1010-123
在线咨询

咨询时间:8:00~24:00

点击立即咨询
免费电话
获取验证码
微信咨询

扫一扫立即咨询

留学问题轻松问
请输入电话号码
获取验证码

申请取消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