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并蓄 博学笃行 | 启而有德师⑥之史晓奇
2017/08/04/周五 11:27
点击量:937
“兼容并蓄”,源自蔡元培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兼容并蓄”意味着一种世界眼光和开放性胸怀,既是世界不同文化文明的兼容,又是以外语为主的其他学科的兼容,同时孕育着创新。
“博学笃行”出自《礼记·中庸》,讲的是为学和实践,“博学”意广泛的猎取,“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要努力践履所学,做到“知行合一”。前句是讲学校的品质,后句讲师生的品质,或者说前句讲学校的目标,后句讲对师生的要求。
有没有小伙伴很快的从这句校训里发现了今天的嘉宾是来自于哪所学校的?没错,就是中国语言类最为著名、最有影响力、最有底蕴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院,北语,上外,广外等的学生别打我。。。)。
废话了那么多,今天的嘉宾到底是谁呢?答案揭晓,今天给大家带来分享的是启德上海欧洲部的顾问主管史晓奇,史老师大学就读于北外德语系,所以自然而然留学目的地就是德国啦,史老师在德国就读于TU9精英大学TU Darmstadt。
下面,一起来看今日的访谈详细。
等等,等等,有人叫我。
“哎,那个小编,你平常不是会放一下学校的校歌做引子吗?”
“额,你确定吗?”
“要啊,why not”
“好吧”
北外校歌-《永远为人民服务》
人民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
我们有马列主义武器,毛泽东思想指导
我们勇敢地走向岗位,永远为人民服务
人民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
1,可否简单介绍你在中国的背景,学校,成绩,活动,以及实习经历?
我来自风景秀丽的江南小城无锡(无锡小吗?小编可是来自于某庄的啊/(ㄒoㄒ)/~~),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专业源于高考较平时少考了那么几分,我妈在提前批录取看到了北外,这个她自己年轻时梦想院校,就让我报了,为什么会报德语呢,当时年少无知想的特别单纯,选了德语和日语,目的就是毕业以后不想去亚非拉国家,想待在没有殖民地的发达国家,但是因为不是兴趣所在,只能说学的一般般。成绩这一块在学校中等偏上,少了在高中里的争强好胜,当时就说把英语和德语专八考下来就可以了,最终如愿。实习这种东西去过很多地方,什么德国商会什么领馆文化处,还有就是跟现在大家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留德审核部,所以自己做APS的时候就是走个过场,进去聊了个天,约了顿饭(德国人也是人,也不是都是刻板的)
2,你选择的是哪个留学国家和哪所学校?
德国 TU Darmstadt,作为一个大学时代的文科生,选择了这么个TU9的专业,为什么呢,纯粹是因为离机场近,毕竟这是一个只跟法兰克福机场一般大小的城市
3,现在即将毕业,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毕业已经很久了,收获其实就是开了很多的眼界,训练了很多以后在工作中很实用的技能,比如说结构化思维,比如逻辑思维,比如Vortrag,这些都是在国内很少会被涉及到的点位,还有就是以前我是个很难静下心的人,在德国学会了独处,独处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纷扰的世界里面如何去面对自己,接受自己,了解自己,这对于很多人生关键节点的选择与判断,不盲从非常的关键。大隐于市,如何在花花世界里知道真正的自我,做自己,这是出国很能锻炼的一个能力
4,将来有什么样的规划?
如果说实现财务自由是个梦想,那么真正的去过每一天,相信只要认真的做好每一件事情,关键的时候选好人生的跑道,平时遵从内心,沿着选好的跑道一路向前,相信很多幸运会不期而至。可能会为了工作继续读书。然后找一个工作八小时以外的爱好,并且坚持,人生在世,总需要为未来留一些什么,证明你曾经活过
5,留学这条路上,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
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遗憾,如果非要说还是失去了一直坚持的爱情,毕竟时差会杀掉一切,但是我一直觉得失去是为了获得更好的
6,请分享一件自己经历的culture shock的事情。
Culture shock一直都会遇到,我属于那种比较容易适应的人,但是大冷天喝冷水吃冷食让我的中国胃一直都非常受不了,还有就是在最初的半年里,拼命的想跟德国同学在一起,其实是为了他们在seminar上能够带我一下,但是每当他们说笑话的时候,我永远找不到笑点,其实在这一点上挺失败的,到现在很多笑话我还是不知道在笑什么。
7,能不能分享一下自己是如何做到快速融入到当地人中的?
其实一直到回国我都不觉得我融入了当地人,可以体现在我回国以后联系的外国朋友非常的少,Facebook一个月不上也没啥关系
8,请分享下国外学习环境和国内的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所谓国外重能力重团队协作,国内重知识重应试,国外学生算数差,国内学生算数好。我要说的是,没有国外同学的笔记,你想在一开始就通过考试?我觉得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简直跟天方夜谭一样,德国人的数学好起来,我觉得真的也不是一般的好,不过在讨论上的确会做的更好些,但是中国也不是没有百家争鸣的时候,只是看大家是否真的单纯的在学习。
9,国外学生是否像很多媒体说的那样学习能力不如中国人?
如上题,德国人的学习能力很强,毕竟毕业率放在那边,图书馆学到半夜的德国人真的也是很多,考试周通宵达旦也是常见的。各种学习方法也是一套一套的,毕竟他们学过一门我们没学过的课程较方法论,毕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0,有什么学习经验可以分享?
脸皮要厚,看一晚上书,不如不耻下问一次;多teamwork,一个好汉三个帮
11,有什么话想对后面的学弟学妹们说的?
申请学校需要根据自己的背景,如果国内考不取清华的研究生,就不要死盯着慕尼黑工大,毕竟在清华还可以死皮赖脸的蹭毕业(当然我也有被交大劝退的学生),但是在慕尼黑工大面临的就是淘汰;德国可以比较简单的换学校,先过去再来搞,有的时候比在国内一步到位更简单,有时候看似远路实为近道,我国古人的思维还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12,如果让你再选择一次,你还会选择这个国家和这个学校吗?
再选择一次肯定要换个国家去看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
免费获取留学规划方案,您可以通过以下3种方式联络我们:
1、欢迎致电启德教育客户服务中心400-1010-123;
2、欢迎 点击这里 进行网络咨询;
3、填写表单,我们会在1-3天内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更多留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