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规划

GPA的情况下,应该如何申请香港研究生呢?

2022/02/08/周二 11:16

点击量:204

全年龄段俄罗斯匈牙利波兰比利时丹麦瑞典挪威芬兰西班牙瑞士意大利荷兰德国法国上海欧洲迪拜中国澳门泰国马来西亚韩国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亚洲爱尔兰英国英爱新西兰澳大利亚澳新加拿大美国留学政策美加

Q1:绩点低成绩单不突出,申请香港的研究生有希望吗?

“211大三生专业金融,大一沉迷游戏导致成绩很糟糕还挂科,大二成绩有所提升但也就2.5,大三想去香港读商科研究生,咨询了一下发现绩点太低很伤,雅思GMAT这些还没考因为还没确定究竟是否要出国。现在纠结绩点问题,申请香港的同学都是3.5以上的绩点吧,我大三刷一年估计最多3.0出头,感觉很没有竞争力,又不想读差一点的大学。我还有希望吗?”


图片


答:“低GPA”也是有希望申请香港研究生的!


醒一醒!特别要提示题主或者其他有着类似疑虑的同学们:“较低GPA”≠ 申不了香港前三研究生!多多去咨询了解一下成功案例,看看什么样条件的学生申请到了什么样的好学校,他们的GPA是怎么样的,其他经历背景以及各项条件是怎么样的,再来结合自身的情况做出结论。


1. 港前三申请对应GPA标准:自己本科学校计算GPA方式 & 自己学校的评分标准


关于GPA:除了GPA其他条件的衡量

港校申请对应GPA标准

以往来看,只有香港中文大学(CUHK)明确学生成绩需达到B等,才能拿到CUHK-offer,而香港科技大学也会在申请的时候明确要求学生上传本科学校的评分标准,方便学校评判你的成绩属于哪个等级层次。从近几年来看,其他学校对于B等成绩的要求也越来越明显(比如理工大学会让提供评分标准,香港城市大学也会让学生上传这份材料)。


解释一下B等成绩/证明 和 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指的是你本科学校开出来可以证明本科成绩档次的一种材料,这份材料上会明确规定ABCD, & 优良中差的层次对应的大学分数分别是多少(通常如下,下方有样例),通过这份材料,你可以知道自己的均分或者GPA所在的水平,同时,港校也可以对应得出你的均分/GPA水平。(这份材料是申请人本科学校开出的,不是港校提供的)。


B等成绩: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大学成绩是否达到良好状态(B一般会代表“良”)。它具体指的是你自己的大学均分或者大学GPA对应本科学校这份评分标准,明显得出已达到B等标准线,那么通常本科学校也可以提供B等证明这份材料来证明你的B等成绩(材料上加盖本科学校“教务处”章就能有效力了)。



2. 自己本科学校计算GPA方式 & 自己学校的评分标准


无论是在读生还是本科生,都可以去自己学校(教务处/档案馆等地方)查看自己的均分/GPA,如果学校开出的成绩单或者学校系统中没有显示这个信息的话,可以尝试根据学校提供的GPA/均分计算方式,自己算出一份GPA/均分,并整理好一份GPA/均分证明,加盖教务处章,这同样是一份有效力的材料,可以在后续网申的时候同步提交 (比如,下方是大连海事大学的一份平均学分绩点的计算方式说明)



还有一个是要注意自己学校的评分标准版本,根据本校的最新版本来对应得出自己的成绩等级。


为什么这么讲,因为虽然大部分学校的B等标准线是80分,但总有些学校之间B等标准线上下相差将近10分。比如,北京工业大学的B等成绩标准线是70分,而中国矿业大学B等成绩标准线是75分, 华北电力大学的B等成绩标准线是85分。


所以一定要根据自己学校的评分标准版本对应出自己的GPA/均分层次。


3. 关于GPA

均分又分为算数平均分 和 加权平均分,算数平均分是将所有的科目成绩相加并除以总科目数,这样算出来的均分会相对较高;加权平均分得出的数字是结合了学分/绩点的计算方式,这样算出来的均分会比算数均分稍低,但是更加客观,同时港校一般申请时候所用的均分为加权平均分。


如果是在读生,大三学生申请时,成绩尚未达到本科学校B等成绩,那仍旧可以提交申请,之后本科毕业时,将成绩提高到B等并毕业即可(这样可以在本科毕业前满足港校研究生入读要求),但如果大三申请时本科成绩本来是B,到大四之后由B等下降到了B等以下(或者降低到了offer所规定的成绩以下),那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就算已经拿到了学校offer,仍旧没办法满足港校入学条件而失去入学机会。


4. 除了GPA其他条件的衡量

除了GPA以外,其他条件在申请的时候也要考虑进去,比如本科学校背景,是否有申请专业所相关的个人经历,GMAT/GRE等因素;题主211的本科背景,但均分较低,就这两个条件来讲,申请港大或者港科技的金融专业说实话会有些难度,需要其他软性条件提高竞争力;但申请拿到其他商科专业的offer是很有希望的 (比如,CUHK-ITM专业);

比如:

1. 雅思 7+

2. GMAT 700+

3. 增加商科方面的强有力实习

4. 刷绩点,至少保证B等以上

5. 如果有余力的话,多考取证书:证券从业资格证,期货证书,银行,基金 等金融类证书

同时找准港前三商科类专业定位,挑选商科类但是竞争力没有那么大的专业去申请(以下供参考);

港大:Economics,Financial Technology, GM, Mkt

港科技:ISM

港中文:Finance, ITM,Management


5. 考研 & 留学双出路

考研和留学是可以同步进行的,因为留学申请的方式在于短时间集中精力投入前期准备,长时间耐心等待申请结果。在满足既定条件(一些标化成绩),和提交线上网申和申请材料后,等待学校审核即可,如果有面试的话,按步完成面试,继续等待最终审核结果。

考研是一个拉长战线,需要长时间投入精力的一个事情。前期需要投入大量心力到考研复习中,一直不停的学习。从决定考研到参加完考试,已经大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就已经过去了,焦急等待的时间又没有那么长,通常一个半月或者俩月时间就能知道考研结果。

那这两个事情又是可以同步准备的,先达到留学需要的标化成绩(准备标化考试时间最好不超过3个半月),其他的申请材料也都提前准备齐全(准备时间通常一周内即可),就可以再投入到考研的复习中了。

时间线:

大三上半年:完成GMAT/GRE考试,并达到既定目标

大三下半年:完成雅思考试,并达到既定目标(如果标化成绩准备比较顺利,可以提前开始考研复习)

大三到大四暑假:准备考研复习

大四上到考研前:(1)留学网申提交:在大四上半年的7-10月份之间,根据不同学校网申申请开通时间,完成线上网申+申请材料递交 ;一般中大的金融会在7月下旬开通网申;港大,科大和中大其他的商科专业是在9月份以后开通申请;

(2)网申提交后,每天刷一刷邮箱关注申请动态+专心进行考研学习,考研一般是12月份进行,在这之前安心准备考试即可,说不定在考研准备期间就能收到香港的录取offer。

总而言之,低绩点也不是不能拿到港前三录取的,想要申请阶段更加从容,需要细细规划,按步紧锣密鼓完成,同时一定要找准申请定位,定校准确才能更精准地获得录取。考研也是如此,列好每天的学习计划表,坚定地执行下去,隔段时间反思总结,一直持续到考研结束。相信努力一定会带来好运!

图片


欢迎访问启德留学上海分公司 欢迎咨询启德教育留学顾问     

免费获取留学规划方案,您可以通过以下4种方式联络我们: 

1、欢迎致电启德教育客户服务中心400-1010-123; 

2、欢迎 点击这里 进行网络咨询; 

3、添加启德官网微信,可立即咨询;

 


4、填写表单,我们会在1-3天内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更多留学资讯

留学新闻
你是否也曾经历过这样的纠结:心仪的学校在QS排名上表现亮眼,却在US News上查无此校?或者,THE排名很高的大学,在国内HR眼中却知名度不高?面对五花八门的大学排名,到底该以哪个为准? 今天,小启就来拆解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四大大学排名——QS、THE、US News和软科,揭秘它们背后的排名逻辑和侧重点,帮你找到最适合你的那一份参考指南。 查看详情>>
发布日期:2025-09-29
阅读量:96
入读本科入读硕士海外升学
留学新闻
过去留学,可能更多地关注学校排名和专业知名度;现在留学还必须要提前洞悉留学趋势、把握留学风向,才能在这场留学浪潮中抢占先机,实现人生目标。 接下来小启将结合启德发布的《2025中国留学白皮书》以及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出国留学蓝皮书2025》来分析当下的留学趋势。 查看详情>>
发布日期:2025-09-26
阅读量:122
入读本科入读硕士海外升学
留学新闻
过去,留学规划更多地着眼于院校排名与专业知名度;如今,要想在留学浪潮中把握先机、实现个人目标,则需提前洞察全局趋势,理解留学风向的深层变化。本文将结合启德发布的《2025中国留学白皮书》与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出国留学蓝皮书2025》最新数据,对当前中国学生留学的主要趋势进行梳理与分析。 查看详情>>
发布日期:2025-09-26
阅读量:338
俄罗斯匈牙利波兰比利时丹麦瑞典挪威芬兰西班牙瑞士意大利荷兰德国法国欧洲迪拜中国澳门泰国马来西亚韩国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亚洲爱尔兰英国英爱新西兰澳大利亚澳新加拿大美国北京美加
留学新闻
随着留学申请季临近,留学考试成绩成为决定录取结果的关键门槛。然而自学备考容易陷入“刷题无效”“提分瓶颈”的困境,如何高效冲刺、精准突破?2025启德考培雅思秋季班重磅上线!无论你是基础薄弱急需系统提升,还是瓶颈期需要冲刺,这个秋天启德考培助你一战通关! 查看详情>>
发布日期:2025-09-26
阅读量:128
入读本科文凭入读研究生文凭入读社区学院入读语言入读幼儿园入读初中入读小学入读博士入读预科入读高中入读本科入读硕士全年龄段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

咨询时间:8:00~24:00

400-1010-123
在线咨询

咨询时间:8:00~24:00

点击立即咨询
免费电话
获取验证码
微信咨询

扫一扫立即咨询

留学问题轻松问
请输入电话号码
获取验证码

申请取消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