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国外大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018/05/17/周四 09:54
点击量:533
需要组队配合的游戏最恨出现“猪队友”,影响这个队伍的进度和效率。这一点在当今的职场环境中也同样适用。粗略浏览时下的招聘信息,一个关键词频繁在招聘的能力要求中出现,无论是什么行业,什么职位,似乎都对于应聘者的“团队协作能力”或多或少有所要求。当单打独斗的工作模式不再是大多数行业的主流状态,团队协作能力就显得愈发重要起来。于是,在国外大学的课堂内外,我们都常常被要求进行“组团行动”,国外的大学也的确更加注重学生的团队能力的培养。
这里所谓的团队,规模其实可大可小,一般情况下的小组作业通常是五人左右完成。一些课程的小组作业,会要求学生自由结组,或者根据自主选择的兴趣和研究方向来决定组员构成。还有一部分教授会将学生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小组,这样做的目的旨在打破学生固有的交际圈,鼓励更多元的社交和学术交流。例如,当学生在学期伊始拿到作业要求时,需要先确定好同组的其他成员,在必要的自我介绍之后,根据各自的兴趣和特长来进行分工。那么接下来的一个学期,这一组的同学都需要围绕所选定的共同课题进行讨论,并通过不断的磨合与沟通,最终生成导师所期待的学术成果。在这个过程里,学生必须和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各国同学进行协作,保持求同存异的思想,彼此尊重,这样才有可能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作业。
除了定期定量的小组作业需要展示之外,在国外的大学教育之中,对于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还渗透在课堂中的方方面面。课堂的讨论环节,很多专业课程也会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短时间内的小组任务更是数不胜数。除去学术类的合作之外,在学校的迎新日活动上,往往也会设置一些社交游戏,对所有新同学进行暂时的分组,规定一些简单的团队协作任务,通过这些游戏和活动使得新同学尽快完成破冰,建立起全新的人际关系。
对于各位同学来说,其实在团队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无论处在怎样的位置都能尽力完成好属于自己的任务并且承担起团队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在团队中发挥自身价值,不再做所谓的“猪队友”。(编者:Amber)
免费获取留学规划方案,您可以通过以下3种方式联络我们:
1、欢迎致电启德教育客户服务中心400-1010-123;
2、欢迎 点击这里 进行网络咨询;
3、填写表单,我们会在1-3天内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更多留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