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资讯

首页留学资讯《寻梦环游记》里面非同寻常的生命启迪,你告诉孩子了吗?
留学新闻

《寻梦环游记》里面非同寻常的生命启迪,你告诉孩子了吗?

2018/01/04/周四 11:14

点击量:437

入读社区学院入读幼儿园入读初中入读小学入读博士入读预科入读高中入读本科入读硕士学术竞争力

     最近,一部动画片频频刷爆朋友圈,不少看过的人都自发地为这部电影打call,它就是迪士尼(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出品的《寻梦环游记》(Coco)。上映十多天,豆瓣评分依然有9.2分之高。

        本来那些陪孩子看一场动画片、以为自己要在影院无聊度过105分钟的成年人,看完电影纷纷感叹余味无穷;每个进影院前说自己不会哭的人,在影院中也会猝不及防地流泪。

  光怪陆离的奇幻世界、瑰丽绚烂的画面、恰如其分的音乐,虽然全片有很多骷髅,但是却并不吓人,相反还给人温暖。有人说,这是年度比较好的亲子电影。

  一部看起来热热闹闹的动画片,是怎样触动我们柔软的心灵?这里面非同寻常的生命启迪我们又该如何讲给孩子听?

  与你聊聊这部影片的故事

  小男孩米格尔从小就对音乐充满了热爱和梦想,但音乐偏偏是他家族的禁忌。

       因为他的曾曾祖父为了追寻音乐梦想,抛妻弃子,使得米格尔的大家庭视音乐为诅咒,不允许米格尔追梦。

  不甘于放弃梦想的米格尔,在一次与家人发生严重冲突后,跑去偷偶像(已过世的歌神德拉科鲁兹)的吉他,想要参加音乐比赛。

  然而在墨西哥的传统节日亡灵节来临之时,米格尔阴差阳错闯进了一个五彩斑斓,光怪陆离的亡灵世界,邂逅了自己已经逝世的亲人们。

       为了回到现实世界,米格尔与过世的家族先人、落魄乐手埃克托展开了奇幻历险,开启了一段震撼心灵、感动非凡、永生难忘的旅程。

  总之,这是一个关于爱,关于家庭,关于原谅的故事,有笑、有泪、有梦想、有收获。

  关于梦想

  “吉他没了,音乐也没了!”

  主人公米格尔一心梦想成为音乐家,更希望自己能和偶像歌神德拉科鲁兹一样,创造出打动人心的音乐,但他的家族却世代禁止族人接触音乐,必须追随家族的步伐,当一名老实的鞋匠。

  为了追求音乐,米格尔在广场上给音乐人擦鞋,被奶奶发现撵回家,自己偷偷在阁楼摆上偶像歌神的海报,反复播放模仿歌神的作品。还靠自己的巧手,自制了一把吉他。

  但很快,这一切被发现,米格尔奶奶愤怒地砸烂了他自制的吉他,并说道吉他没了,音乐也没了,恼羞成怒的米格尔,夺门而出,扬言道我不想有这样的家

  米格尔想要通过参加亡灵节的才艺大赛证明自己,然而到处找吉他而不得,竟跑进了歌神的纪念馆,如愿见到了歌神那把经典的吉他。谁曾想,他只拨了一下琴弦,就闯进了亡灵世界,邂逅了自己已逝的曾祖父、姑妈、舅舅以及曾曾祖母等人。

       他在一边追寻自己梦想的同时,一边重拾与过去亲人的联系,在选择亲人还是选择梦想的两难中,他得到了成长,也从中找寻到了人生的意义。

  其实,电影中的处境在我们身边也不断上演。很多家长希望孩子能遵循大人所灌输的行事准则,以我都是为你好的名义,扼杀孩子的每一个理想。

  如果家庭的期待和孩子的梦想并不一致,孩子有自己的坚持,这两个选项该如何选择?该怎样平衡?

  尽管家长们的出发点是为了让孩子过得更好,然而更多时候,我们或许可以坐下来听听孩子的声音,为什么他们会选择这条路?他对自己的梦想有什么规划?

  或许,当我们静下心来听听孩子的声音,我们的心中也会有另一种答案。就像电影中的奶奶,从来不愿意听米格尔讲述关于音乐的任何说辞,甚至都不给米格尔弹奏一首歌曲的机会,就将米格尔全盘否定,这样对孩子的伤害无疑是很大的。

  作为孩子信任的亲人,如果我们都不能给他鼓励与支持,谁又能更好地为他引路呢?当孩子的梦想与我们的想法背道而驰,我们或许应该尝试尊重孩子的选择,并陪伴他一同前行,在他遇到挫折时给他鼓励,在他为成功沾沾自喜时给他告诫。

  关于家庭与责任

  爱让活着的人学会成长

  故事除了米格尔的音乐梦想,还有一条线是关于家庭和责任。米格尔的曾曾祖父为了追求音乐梦想抛弃家人,拆散了整个家庭,曾曾祖母一人靠做鞋为生,拉扯孩子长大,撑起整个家族。当曾曾祖母把家族鞋业做大时,也立下了一个规矩,族人世代不再接触音乐。

  夫妻是家庭生活的核心,夫妻对伴侣的态度,对伴侣事业的支持度,也潜移默化给了孩子。所以在故事中,米格尔的家族没有人再提及曾曾祖父。曾曾祖母把对曾曾祖父的传递给了子孙,家族的牌位也没有曾曾祖父的照片。没有被家人供奉牌位的人,无法在亡灵节当天通过花瓣桥,回到自己生前的家中,看望自己在世的亲人。

      米格尔的曾曾祖父为了音乐梦想,不愿意被家庭束缚,放弃了自己的家庭,逃避了承担家庭责任。他一直没有被家庭原谅、甚至不再被家人记起。这样的选择是否值得?

  而现实中,这样的家庭并不陌生。有些家长背井离乡外出打拼,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家庭和孩子,总是缺席孩子的成长。然而我们更应该明白,作为父母,我们赋予了孩子生命,同样也应该为生命的成长保驾护航。家人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谁都不能缺席孩子人生的盛典。

  除了成人的家庭责任,我们在小小的米格尔身上也同样看到了责任和成长。

  阴差阳错来到亡灵世界的米格尔,发现自己心心念的歌神其实是个杀人凶手,而落魄的埃克托才是自己的曾曾祖父,他尝试用自己的力量解开曾曾祖母对曾曾祖父的误解和心结。为了避免埃克托被人遗忘消失,不惜牺牲自己的梦想,愿意接受曾曾祖母不再碰音乐的要求而回去供奉埃克托的照片。

       他竭尽全力和坏人德拉科鲁兹斗争到底,尽管最后还是丢失了埃克托的照片,但他学会了勇敢;眼看着埃克托即将被遗忘消失,他不顾活着的家人阻挡,通过弹吉他唤醒太奶奶的意识,(影片中米格尔的太奶奶是埃克托的女儿)补全照片让埃克托重新回归阴间,他因为爱学会了责任。

  如何教育孩子弄清楚的意义?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或许,也值得每位家长思考。

  关于爱的三重境界

  “没有任何条件!”

  电影名为寻梦,其实是让我们跟着米格尔——以一个孩子般纯粹的视角去寻根,搞清楚我们应该给孩子怎样的家庭观,以及怎样的爱。

  误闯亡灵世界的米格尔,要想重返人间,就得在天亮前得到亡灵世界里自己亲人的祝福——亲人手执花瓣,祝福米格尔重返人间,但亲人可以加上任何条件,米格尔都必须做到,不然即使回到人间,很快也会穿越回来,永留于此。

  而电影中亲人的三次祝福,恰好对应了爱的三重境界。

  祝福的条件——永远不许碰音乐

  既然曾曾祖母为家族立下的规矩就是族人世代不再接触音乐。因此,曾曾祖母祝福完毕后,加了一个条件:保证永远不许碰音乐。

       米格尔回到现实世界,拿起了吉他,违背了约定,被送回了亡灵世界。倔强的米格尔决定去寻找自己的曾曾祖父帮助。

  “爱你就要护你一世周全是曾曾祖母和她培养后代们的常识,至于孩子的梦想,那都是孩子气的妄想。影片开头就有一个让人哭笑不得且意味深长的情节——当米格尔因为不敢报名音乐比赛而苦恼时,奶奶、爸爸、妈妈却都沉浸在米格尔足够大了,可以学习做鞋而不只是擦鞋的喜悦之中。

  这种我是为你好”“以后你就懂式的爱,其实不是爱,是绑架。即使大人们操碎了心,孩子也不一定领情。

  所以,在人间,米格尔离家出走,因为我不想有这样的家”;在亡灵世界,米格尔也拼命躲着曾曾祖母,因为家人不应该是互相支持吗?可是你们永远不懂。

  第二次祝福的条件——你要记住我们有多爱你

  随着米格尔在亡灵世界里的不断探索,他发现原来曾曾祖母当年也是一个非常爱音乐的人,只不过在家庭重担下,不得已放弃了。

  机缘巧合下,曾曾祖母重新唱响了她年轻时的那首歌,竟重新找回了对音乐的爱,也打开了当年曾曾祖父留下的心结。

  但到了这个时候,曾曾祖母开始理解米格尔发自内心的爱与梦想。这时的她,手拿花瓣,对米格尔说,你永远别忘了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有多么爱你。

  米格尔玩不玩音乐,就让他自己决定吧,她更关心的是,当米格尔接过了花瓣,接下来长达一生的时间,他们都不得相见,她只希望,孩子能永远记住她,既是对孩子的留恋,也是对记住我的渴望。

  第三次祝福的条件——没有任何条件

  曾曾祖母的第二片花瓣,米格尔并没有顺利接到,天已经快亮了,再不走,米格尔就将永远留在亡灵世界。

  第三次,曾曾祖母拿花瓣祝福米格尔,只让他尽快回到现实世界,然后强调没有任何条件,没有任何牵挂,只听从自己的内心。

       这种爱,是没有任何条件的——我不期望你记住我,乃至感恩我。爱你,是我的本能,是我的需要。

  从有条件的不许碰音乐回归家庭没有任何条件,因为我们爱你

  生命中什么比较重要?有人说,是家庭,是与家人难以割舍的亲情。为什么是家庭和亲情?因为家庭,是无条件爱你的港湾。

  关于死亡教育

  “只要你不忘记他们,他们就永远生活在那里

  人有两次死亡。当他停止呼吸,离开活着的世界,来到另一个世界,这是生物学死亡”;第二次是当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忘记他的时候,他就会彻底消失,这是电影中的最终死亡

  在电影中的亡灵节当天,小镇上举办各种庆祝活动,灯火璀璨,热闹非凡。人们在家里摆放逝者的照片,等待他们回家团聚。这个节日没有因死亡元素而变得严肃、沉重,反而因为爱与亲情、理解与支持显得温暖人心、充满希望。

  死亡是每个人在成长中必将面对的话题。所以,和孩子讨论死亡是必要的,只有当孩子正确理解死亡,他才能更加尊重和爱惜生命。

  那么,家长们又该怎样和孩子谈论死亡?

  直面死亡并不可怕

  每个人的生命都有终点,我们都会老去,但是这并不可怕。

  因为有爱,我们生活在一起的日子会变成回忆留在心底,而这份记忆会让彼此无论在哪个世界都依然在一起。亲人离世的痛苦会随着时间淡化,而回忆和思念则是我们能够留住他们的方式。

  我们应该告诉孩子,直面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对死亡的正确价值观。

  牢记逝去的人

  当看到因为没有供奉照片的埃克托即将消失时,米格尔回到活着的世界,抱着曾曾祖父的吉他,给即将离开人世、神志不清的太奶奶唱起她儿时的歌,希望能唤醒太奶奶对父亲埃克托的记忆。

       她的手指开始微微颤动,脸色开始有了神采,她又记起了——当她还是小女孩时,她的爸爸爱她,陪她唱歌,让她记得他,还拿出了残缺的照片另一角。

  鲜活的记忆让逝去的生命依然活着。

  我们应该告诉孩子,即使在我们展望未来的时候,也应该牢记过去。如果亲人离世,记住,未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缅怀。只要你不忘记他们,他们就永远生活在那里

  珍惜当下的每一刻

  电影中更多表达的是,人们不是因为存在才被记住,而是因为被记住才是存在的意义。

  然而,转念一想,当我们身处现实生活中,对于身边重要的人,我们有足够重视和珍惜吗?

  电影中的米格尔一开始是没有的,他甚至一度认为只要能够实现梦想,抛弃家人也没关系。

  然而,经历过死亡体验的米格尔终于明白:原来,最可怕的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身处没有深爱之人的远方;原来,最可怕的不是离开和死亡,而是被所爱之人遗忘。

  人总是在认识了死亡之后,才能更好的认识生命。就像误打误撞去了灵界的米格尔,就像跟着米格尔走过一趟死亡之旅的我们自己。

  比起牢记过去,或许,我们还应该告诉孩子,当有些人和事在尚且存在的时候,就应该被牢记和珍惜。

  就像《寻梦环游记》宣传语写的那样:有生之年,一起庆祝对彼此存在的意义。

  爱,让每个人变得柔软而有力量;爱,是超越一切的存在。

  生活中,是家人给了我们宽容、永远的陪伴以及不计回报的付出。对于家人的爱,我们理应感恩,并永久铭记。

       爱让我们更加美好。有生之年里亲人的爱以及离开之后亲人的悼念,都有着神奇的力量,指引着我们前行。


欢迎访问启德留学南京分公司 欢迎咨询启德教育留学顾问     

免费获取留学规划方案,您可以通过以下3种方式联络我们: 

1、欢迎致电启德教育客户服务中心400-1010-123; 

2、欢迎 点击这里 进行网络咨询; 

3、填写表单,我们会在1-3天内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更多留学资讯

留学新闻
你是否也曾经历过这样的纠结:心仪的学校在QS排名上表现亮眼,却在US News上查无此校?或者,THE排名很高的大学,在国内HR眼中却知名度不高?面对五花八门的大学排名,到底该以哪个为准? 今天,小启就来拆解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四大大学排名——QS、THE、US News和软科,揭秘它们背后的排名逻辑和侧重点,帮你找到最适合你的那一份参考指南。 查看详情>>
发布日期:2025-09-29
阅读量:157
入读本科入读硕士海外升学
留学新闻
过去留学,可能更多地关注学校排名和专业知名度;现在留学还必须要提前洞悉留学趋势、把握留学风向,才能在这场留学浪潮中抢占先机,实现人生目标。 接下来小启将结合启德发布的《2025中国留学白皮书》以及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出国留学蓝皮书2025》来分析当下的留学趋势。 查看详情>>
发布日期:2025-09-26
阅读量:160
入读本科入读硕士海外升学
留学新闻
过去,留学规划更多地着眼于院校排名与专业知名度;如今,要想在留学浪潮中把握先机、实现个人目标,则需提前洞察全局趋势,理解留学风向的深层变化。本文将结合启德发布的《2025中国留学白皮书》与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出国留学蓝皮书2025》最新数据,对当前中国学生留学的主要趋势进行梳理与分析。 查看详情>>
发布日期:2025-09-26
阅读量:358
俄罗斯匈牙利波兰比利时丹麦瑞典挪威芬兰西班牙瑞士意大利荷兰德国法国欧洲迪拜中国澳门泰国马来西亚韩国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亚洲爱尔兰英国英爱新西兰澳大利亚澳新加拿大美国北京美加
留学新闻
随着留学申请季临近,留学考试成绩成为决定录取结果的关键门槛。然而自学备考容易陷入“刷题无效”“提分瓶颈”的困境,如何高效冲刺、精准突破?2025启德考培雅思秋季班重磅上线!无论你是基础薄弱急需系统提升,还是瓶颈期需要冲刺,这个秋天启德考培助你一战通关! 查看详情>>
发布日期:2025-09-26
阅读量:151
入读本科文凭入读研究生文凭入读社区学院入读语言入读幼儿园入读初中入读小学入读博士入读预科入读高中入读本科入读硕士全年龄段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

咨询时间:8:00~24:00

400-1010-123
在线咨询

咨询时间:8:00~24:00

点击立即咨询
免费电话
获取验证码
微信咨询

扫一扫立即咨询

留学问题轻松问
请输入电话号码
获取验证码

申请取消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