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图书馆就是融入学校的学术与文化氛围
2012/08/23/周四 02:16
点击量:965
很多学生赴美留学,往往非常在意学习的速度,而忽略了认真去领略美国大学校园的图书馆。图书馆各有各的特色,而且是沉淀着学校悠久历史。是这个学校教学缩影的一角。那么,今天我们看看那些著名的美国大学的图书馆,都有什么样的特色呢。
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完全是按照学校的教学安排,并符合各类读者的生活习惯而制定的。图为哈佛大学图书馆。CFP供图
和移民一样热浪袭人,深圳人赴美留学可谓高潮迭起,名校情结是绕不开的一个坎。不过,如果告诉你,衡量美国名校的一个标准,是资源无限丰富、分馆遍地开花、服务无比人性化的大学图书馆,你相信吗?对于刚刚走出国门的留学生来说,如何利用好万能的图书馆的丰富资源,可能会让自己的学业更上一层楼,你又相信吗?据南都记者了解,尽管美国的图书馆普遍披着古典的外衣,但植入了各种高科技管理系统和先进的服务理念,他们遍布区域乃至全美大学甚至全球图书互借的网络制度足够让人咋舌。业内人士对此提醒,到国外求学的学生不妨合理利用图书馆这一“利器”,尽快适应美国式的自我服务方法,缩短文化差距,让你的美国留学生涯事半功倍。
美国大学的图书馆一般都能实现馆际互借与资源共享
都是知识的殿堂,美国高校图书馆与国内图书馆有何差异?在深圳启德教育总经理周素琼看来,中美两地的高校图书馆有着极大的差别。
“美国大学的图书馆一般都能实现馆际互借与资源共享,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写论文时参考资料的丰富性与时效性。”周素琼说,目前国内高校论文写作不时出现抄袭行为,且为网络文章抄袭为主,这在海外求学尤其在美国是万万不可取的。美国人非常注重知识产权,学生写论文必须注明完整的出处;而且他们极少利用互联网写论文,因为很难保证网上数据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因此美国大学图书馆里的文献资料都是与时俱进的,善用高校图书馆高科技的搜索借阅功能和极大的信息量是北美成功求学的重要途径。
另一个差异是,美国图书馆以读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理念无论是在图书馆的设计布局上,还是在服务上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周素琼此前多次考察美国高校时发现,各校图书馆基本都设有专门为残疾人使用的通道和设施,室内环境优雅,安静舒适。图书馆的布局一般都实行借阅合一的开架式服务,没有书库与阅览室之分。一般文献放置于大开间的阅览区内供读者自由借阅。特殊不外借的文献馆藏被置于小隔间的阅览室内,设立专门规则,限制外借,这种灵活的文献放置方式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几乎每个图书馆都陈设着本馆有代表性的艺术品,一进图书馆就让人感受到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和温馨的气氛。馆内的休闲区和专供读者讨论问题的研究室里还大都设有很多圆形的阅览桌,因为馆方觉得在圆桌边讨论问题要比在长桌边讨论问题坐姿更舒服一些。
美国图书馆处处感觉到一切为学术服务的气氛
据一些归国留学生介绍,在美国图书馆处处感觉到一切为学术服务的气氛,即使在下班前5分钟,馆员也愿意为你服务,不会提前关灯走人。如果离开图书馆太晚害怕自己走到停车场,你可以找校警跟你一起走过去,如果是住在学校附近,不敢步行回家的,学校晚上每半小时提供cam pus to hom e的班车。司机先生会停在你家门口,看你安全进入家门才开走。诸多细节有一种“在这里知识被人尊重”的良好感觉。
像华盛顿大学的图书馆会雇佣一些残障人士作图书上架和清洁工作,让他们能够自食其力,真是一件善举。
实际上,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完全是按照学校的教学安排,并符合各类读者的生活习惯而制定的。在临近期末考试时,图书馆大都会通宵开放给学生们复习,馆内备有厚地毯、沙发、咖啡室等,方便学生在疲惫时小憩片刻。图书馆里还可能出现的是学校的警卫,不但保证书和资料的安全,也能保证学生安全。所以,不用害怕学习不能尽兴,也不用害怕和衣倒地而睡被人笑话,这是美国大学图书馆中常有的现象。
○业内评弹
留学第一课学习求助万能的图书馆
既然和想象中的图书馆概念存在较大出入,那么好好利用高校图书馆的丰富资源和文化底蕴,才是出国留学的一大要义。
“中国学生与西方学生相比较为羞涩,羞于向陌生人求助表达自己的需求,在巨大的馆藏面前往往手足无措,成为了很多刚赴美的学生学习上的障碍。”周素琼提醒刚出国门的留学生,最聪明的做法,是求助“万能”的参考咨询馆员,积极学习各个图书馆所用的馆藏管理系统和馆际互借操作方式,尽快适应美国式的自我服务方法。
美国大学图书馆里除了书,其他类型的资料也超级丰富,杂志、报纸、地图、专利资料、政府报告、会议记录、CD、D V D等都有。专利资料都是用专门的显微胶卷保存的,需要用图书馆里的专门仪器才能看。如果学生没时间,可以连仪器一起借回家看。
善于利用多种形式的文献资料为论文润色,也是巧用图书馆的做法。周素琼提醒,中国学生写专业学术论文的机会不多,很多人对于论题设定、写作方法、文献作用一知半解。美国大学图书馆里经常会有“如何善用图书馆”、“如何根据论题来查找参考文献”等方面的培训课程,但馆员是不会主动向学生推销课程的。学生应该主动与馆员多交流,表达自己的需求,多获取课程的开设信息,能让论文写作更为得心应手。
一味“啃书本”也会招来负面效应
不过,过于沉浸图书馆,同样会带来麻烦。她发现一些中国的乖孩子到了美国之后,白天上课,下课就独自跑到图书馆温习,回到家还继续学习,这种行为在美国是不被允许的。因为好同学应该是课堂里面学习,课堂之外不断地与你的家庭、同学、环境、周边的社会多做交流,交流是最重要的,而绝不是一个人独自啃书本。
还有一些留学生提出,和国内相比,国内大学的差距到底在哪里?真的只是因为没有钱吗?比起国内大学动辄推倒重建的盖楼速度,像华盛顿大学的大部分建筑都有50年,甚至100年历史了。电脑设备也不都是最新的,只是大家用起来都比较爱惜。也许国内的大学的确没有美国私立大学那么多财力,但是如同城市建设一样,门面工程,与学生、百姓、学术、生计无关的浪费又有多少呢?这值得反思。(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图书馆扫描
耶鲁大学:建筑奇特规模世界第二
耶鲁大学图书馆被誉为“过去两百年中最有想象力的建筑”,图书馆外部由花岗岩镶嵌而成,内部则像一个巨大的迷宫,书库共六层,每层有七格书架,藏书超万。图书馆的设计雍容华贵,管理简明便利,是图书馆建筑中不可多得的好设计。
这里的图书馆是世界上规模第二的大学图书馆,是美国最大的研究图书馆之一,拥有藏书1100万册,坐落于22座建筑物中,其中包括最大的Sterling纪念图书馆、Beinecke古籍善本图书馆和法学院图书馆。学校还在纽黑文郊区设立有藏书库,以收藏长久不用的图书。据悉,图书馆大部分图书使用国会图书馆编目法,一些较早的收藏仍使用耶鲁编目法。所有收藏都登录于O rbis目录系统,并与美国主要的图书馆建立馆际互借协议,其中与个别大学图书馆实行次日送达服务,使教授和学生可以迅速地得到需要的资料。
麻省理工:管理系统傍上了高科技
麻省理工学院的图书馆由五个主要的图书馆和几个所属分馆组成,所藏图书1800万册,杂志19000种,还有缩微资料、地图、乐谱等资料,光工作人员就达到200人。
业内介绍,其过人之处在于其启动的新型多媒体数字图书馆系统,是世界其他高校搜集、保存和利用电子化科研成果的样板。这个名为“D Space”的新系统,由麻省理工学院和美国惠普公司联合开发。如何对多种复杂制式的数字化资料进行统一的搜集、保存和编目,已经成为各国高校普遍面对的一个难题。“D Space”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采用了“开放源”软件,这意味着其他高校甚至一些小的学院,能够不必支付使用费,通过直接利用或改写软件,创建自己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并与其他学校联网。
哥伦比亚大学:分馆就有21座
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总藏书量达870万册,并且收集有600万套微缩胶片,2600万种手稿,60万册善本书,10万片V CD和D V D以及20万份官方文件。大学图书馆下设21座分馆,分属人文与历史、科学与工程和社会科学3大部类。
1986年1月全校图书馆系统和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活动中心(CU CCA )的学术服务部门合并组成学术情报中心。采用6台主计算机、200台终端、多种微机、许多计算机语言、应用程序包和其他软件工具。这些设施支持着供用户之间通讯用的电子邮件系统,有的供微机和主机之间传递文档,有的连接全校拥有主机和微机设施的各个院系。这个“哥伦比亚模式”让全世界许多大学都在效仿。
加州理工学院:馆际互借资源强大
加州理工学院图书馆系统包括密立根、谢尔曼、达布尼、天体物理、地质行星科学5个分馆,有70多万册藏书以及丰富的技术报告、政府文献和地图资料,共订阅了超过2228种纸质期刊和2959种电子期刊。
图书馆除提供基本的流通借阅服务外,还与其他大图书馆建立了联系,提供馆际互借服务。同时,加州理工学院图书馆系统还提供了一个相当广泛的文献传递服务,即IBID.学校的教师、学生以及职工只需提交一个所需资料申请单,无论它是否为加州理工学院的馆藏资源,专门负责文献传递服务的工作人员将按照读者的要求找到这些资料,并通知读者来取或通过电子邮箱发送给读者。
杜克大学:全球图书互借制度
杜克大学的图书馆拥有超过500万卷的藏书、1770万的手稿、120万的公共文件和数以万计的电影、录像带。论其规模,排名于全美私立大学图书馆系统前三。杜克大学共有11个图书馆,包括了P erkins图书馆、Bostock图书馆、三一学院图书馆、法学院图书馆、商学院图书馆等。
其特色是全球图书互借制度,即读者所需要的图书如果在该馆没有的话,可以在全球其他图书馆借阅。这样的图书借阅费用在100美元以内都是免费的。互借制度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就是北卡三角地带的4个高校互借,需要3个工作日,4个高校每天都有互借专车递送互借图书;第二层次是在北美地区的高校与公共图书馆互借,一般在7个工作日;第三层次就是北美以外的世界各地高校和公共图书馆,在这些地区互借的时间一般在2个月左右。(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启德深圳美国部经理 张甜甜
座机:3333 0222 转美国部
微博:http://weibo.com/1814510413/profile?topnav=1&wvr=3.6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