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赴美签证 看轻松点!

2009/05/19/周二 02:11

点击量:894

“带一本书去美国”林玫著

美国是一个由多元文化组成的国家,复杂多样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不仅构成美国人的地域风格,也构成美国人生活的多样化。一个异域的人想要在美国生活,其间必定会有一段摩合期。

 

这本书从对美国的最初印象、生活、看病、学习、留学须知这几方面来叙述,语言朴实无华却很令人深刻。书中虽说写的都是生活小事,但切入的角度都很准确,除窥一斑而见全貌外,从生存、人性、习俗、制度都留给读者许多拓展的思考空间,足以见其功力。因此这不是一本简单的随笔,而是一个充满责任感的传媒工作者的思考,并不像她自己所说的是一杯聊聊异域风光,谈谈旅愁乡情的下午茶。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获益还是很多。截取其中一点我谈一下我的想法吧!关于签证林玫女士在最初去上海使馆申请签证的时候非常的担心。很早就坐火车从南京出发到达使馆。在使馆外面,有一些人专职为申请签证者填写申请表格。其实这个生意还是蛮好做的呢!好像是一份表格填写需要服务费20元吧!大部分年轻人是不需要这个服务,但是有一些老年夫妇,年级很大了,想去美国看看儿子,孙子,不但懂英文,找个人代填写一下表格也觉得蛮划算。最有趣的就是,在使馆排队的时候每天因为有名额限制,所以大家都争先恐后,怕排不上队,有的人很早,甚至临晨就去排队了,这个就滋生了另外一个生意,租板凳。呵呵因为站的时间太久也很累,有的人就来做租板凳的生意,板凳有三个价位的呢!想想这就是小人物的生活。上海人做事情也是很有市场的观念呢。每一天这些人就和这些申请签证的人同时来使馆,每天准时回家,这也是这部分的生活,如果真的因为什么原因,签证率下降了,恐怕最难过的就是这一帮考签证做生意的人了。

 

中国人,我觉得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怕被别人考,美国签证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考试,但是那短短几分钟的煎熬真的是让人难受。作者虽然曾经去过美国,但是她去申请陪读签证的第一次也是拒签了,虽然她准备的很好,但是因为那天签证官的心情实在不好,排在她前面的人都被拒签了。女士后来又再去签证一次,同样的材料,换了一个心情好的签证官,就获得签证了。她的一些心理战术还是很有用的,给大家分享一下。请大家一定不要神话这群使馆的工作人员。使馆的工作人员一般都是学习国际政治或者中文的美国学生或者在中国读文科类专业的留学生在本科毕业之后,就申请去做使馆的签证人员,他们就是普通的打工人员,年薪也不算高,大概平均年薪2-3万美金。只是他们经过了严格的训练,首先都会假设所有的申请人都有移民的倾向,然后通过谈话再一一排除。

 

所以,大家在申请美国签证的时候,心理上一定不要觉得签证官高高在上很恐怖的样子,实际上,他们也是一群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拿着普通的薪水,为美国政府打工。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

咨询时间:8:00~24:00

400-1010-123
在线咨询

咨询时间:8:00~24:00

点击立即咨询
免费电话
获取验证码
微信咨询

扫一扫立即咨询

留学问题轻松问
请输入电话号码
获取验证码

申请取消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