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跨专业申请,怎样规划才能高效上岸?
2025/08/04/周一 19:30
点击量:16
研究生申请时,每年都会有很多同学因为不喜欢本科专业,而选择转专业申请。艺术设计作为跨专业门槛相对较低的一类学科,自然也就成了转专业申请中最青睐的方向之一。不过,在没有基础的前提下,转专业申请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简单,想要一次成功上岸,应该如何规划、高效“避坑”呢?
1拿捏好时间节点
相比于国内,国外院校普遍更加注重专业的连贯性,有很多专业甚至会在申请要求中直接标明:“无相关专业背景的申请材料将不予考虑”;因此,跨专业申请首先要做的,一定是预留出比本专业直升更多的时间,去一一筛选掉那些压根不接受跨专业申请的项目,避免后期浪费更多的时间。预留出的时间,除了要不断优化文书、提升背景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有时间准备艺术设计必不可少的作品集。要知道,即使是申请本专业的同学,往往也需要3-6个月左右的时间制作和优化作品集;而对于零基础、转专业、第一次做作品集的同学来说,准备的时间起码要增加一倍(这还仅仅是用在作品集上的时间)。所以说,虽然艺术设计的转专业门槛相比医学、金融来说要偏低一些,但也绝不是能一蹴而就的;而且,即使再怎么早地开始准备,“时间不够用”的情况对于跨专业做作品集的同学来说依然是很常见的,未必有时间让你把每一个项目都做到极致。何况,招生官只有很短的时间浏览每个作品集,所以申请的时候需要把吸引眼球和有趣的作品放在作品集的最前面,通过展示项目的灵感来源、材料创新、设计方法等,获得招生官的认可。
2选择适合的赛道
首先我们需要强调一点:不是每个艺术设计专业都适合跨专业申请。偶尔就会有一些同学或家长,在咨询的时候表示自己想“零基础申请景观设计”、“跨专业申请人机交互(HCI)”,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跨越。一般对于跨专业申请(尤其是从艺术设计学科之外的领域跨专业申请)来说,最适合的专业一般是新兴专业、复合型专业,或是与已有学科知识相关的其他方向。而像景观、HCI等专业,本身就需要大量的基础知识沉淀,只有设计思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也很难跨专业上岸。这类专业的申请大多不看重学生之前的专业背景,更多的是通过作品集或文书来挖掘学生的创意潜力。在“新兴专业、复合型专业”的大类中,首先要推荐的是舞台设计(又称剧院设计)。作为一种二次创作,舞台设计是要通过分析剧本、角色来设计场景的;在这一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与包括布景、编剧、戏服、灯光、音效等工作人员不断沟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舞台的整体调性,涉及到多个方面;该专业的考官很欣赏能够同时兼备空间立体思维、艺术表现、舞台表达的人才,为舞台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在舞台设计专业的同学中,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计算机、数字媒体、服装、平面等背景的同学都屡见不鲜。除了舞台设计之外,作为“平面/时尚/材料学”三门学科的跨界产物,纺织品设计也是必须要提到的适合跨学科申请的专业。纺织品专业设计的对象并不仅限于服装面料,它可以是你房间里的窗帘、床单,甚至是你的墙纸,汽车内饰、医学用品等不同领域的材料,因此很适合零基础的同学跨专业申请。
3匹配适合的院校
除了材料准备的时间、专业的选择之外,不同的院校对于申请者专业背景的要求也可能成为影响跨专业申请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跨专业申请的同学切勿“一棵树上吊死”、死磕某所大学,而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发现更多的“平替院校”,先拿到offer再说。以上,如果想了解更多详细信息的,抓紧时间联系我们吧。
以上,如果想了解更多详细信息的,抓紧时间联系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