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欧盟学生即将 “入侵” 英国校园,中国留学生要被挤出G5?
2025/05/22/周四 10:48
点击量:46
经过长达 15 小时的彻夜谈判,伦敦时间 5 月 19 日清晨,英国与欧盟正式宣布达成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这标志着自 2016 年英国脱欧公投以来,双方紧张关系迎来实质性缓和。
此次关键峰会由英国首相斯塔默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牵头,围绕安全防务、渔业权、贸易规则、青年交流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磋商,被外界视为英国 “重返欧洲大家庭” 的重要一步。
国内反应呈现两极分化态势协议一经公布,在英国国内引发了强烈反响,各方态度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
保守党领袖巴德诺赫严厉抨击该协议是 “对脱欧精神的背叛”;前内政大臣布雷弗曼则指责渔业条款将 “摧毁沿海社区”;改革党领袖法拉奇更是直言不讳地表示,“斯塔默向布鲁塞尔举白旗,渔业将走向终结” 。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支持者们着重强调协议带来的经济收益。据预测,到 2040 年,该协议将为英国创造 90 亿英镑的附加值,市场对此反应积极,英镑兑美元汇率应声上涨至 1.33 的高位。
对中国留学生的潜在影响虽然协议中并未直接涉及教育政策,但它所产生的连锁效应可能会重塑英国的留学格局:竞争加剧:
有预测显示,若欧盟学生重返英国(如链接 1 预测的 2 万名增量),中下游院校可能会相应缩减国际生名额,这将迫使中国学生将申请目标更多地转向 G5 等顶尖高校。
成本压力:受协议影响,英国本土学费上涨趋势可能会持续,而欧盟学生补贴政策或许会间接推高整体教育成本,给中国留学生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
机遇并存:随着英欧科研合作的深化,中国学生将有机会参与更多联合课题,尤其是在 AI、生物医学等前沿领域。此外,签证便利化也可能促进短期学术交流活动,为中国留学生提供更多拓展学术视野的机会。对此,专家建议中国留学生应提前规划申请策略,着重强化自身的语言能力与科研背景,并密切关注各院校招生政策的动态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具备欧盟实习经验的申请者在未来的留学竞争中或将占据一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