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缺的是推荐信?我缺的是强推啊!...”所以,申博人的“强推”从哪里来?
2025/01/21/周二 12:44
点击量:36
在博士申请中,有一份文书材料可能会直接影响你的录取结果,那就是推荐信!据参与过招生的海外导师反馈,录取委员会通常会首先查看申请者的简历,简历过关后看推荐信。如果委员会成员认识推荐人,而且推荐信里给的评价也很好,基本就通过委员会审核。因此,谁为你写推荐信以及推荐信的质量非常重要。对博士申请人来说,选择科研导师作为推荐人可谓是最科学的做法。因为到了博士阶段,研究方向会聚拢到比较小的方向和分支,而且全球研究该方向和领域的知名教授都在该研究圈层,大家都会有所了解,甚至他们互相都有合作关系。如果可能的话,选择来自科研导师的三封推荐信可以证明你在科研方面的能力出色。如果没有足够多科研导师,也可以选择2位科研老师+ 1位课程老师或2位科研老师 + 1位实习老师的组合。另外,大部分情况下,国外教授推荐信是优于国内教授的。国外高校相对更认可同一教育体系下的教授们对学生的评价(尤其当推荐人就是自己的朋友或者同事)。推荐信案例:收获南洋理工大数据分析全奖offer的C同学,选择的4位推荐人分别是本科毕业论文导师,本科多门专业核心课授课老师,研究生导师以及与申请方向匹配的外校科研导师,除本科导师外,其余三位均为海外推荐人且推荐信都是强推。推荐信案例:收获普林斯顿、加州理工、北卡教堂山、得州奥斯汀等学校全奖Offer的W同学,除本科实验室导师外,还选择了三位专业课老师,以及两位校外科研导师,这些推荐人,从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多方面充分证明W同学的学术潜质。对于博士申请,推荐信和推荐人的人脉至关重要,W同学在完成2段校外科研后,面临着要在本校找到合适导师,进组科研,启德博士申请团队帮助W同学分析、比较现有教师选择,最终选择的本科导师,不仅最终为W同学提供了全奖offer,而且其推荐信在W同学申请多所名校时,发挥了关键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我缺的是推荐信么?我缺的是强推啊!我难道不知道一封“强推”的威力吗?是我找不到写“强推”的人啊!所以,“拥有一封强推”的前提条件是:建立与大牛教授的联系。而建立联系这件事,恐怕在大二大三就该行动起来,主要考虑以下几种潜在“强”推荐人(授课老师咱就不赘述了):本校科研导师对于大陆申请人而言,建议在大二下学期主动加入本校实验室,积累科研经验,明确个人研究兴趣,还有可能参与到一些高含金量的科研项目竞赛。与本校科研导师的合作关系有助于建立深厚的研究基础,增加推荐人的信任度,同时也为之后的海外科研项目申请做好准备。如果有一些领域内的知名教授,更要努力建立联系。而对于美本或其他海外本科的博士申请人来说,更是“天时地利”,争取本校实验室机会,获得科研导师认可,更有可能通过导师“牵线搭桥”认识目标院校的教授。其他大学和研究机构科研导师如果本校资源受限,可考虑主动联系其他享有国际声音的高等学府或研究机构,积极参与科研项目,这种跨校或者跨机构的合作有助于拓展研究领域,获取更广泛的学术经验。国内也有很多著名学府提供丰富的科研机会,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等,申请人们可以关注起来并主动争取。或者也可以考虑通过一些科研背景提升机构的项目,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科研课题,跟随海外知名院校的教授进行一段时间的科研项目,也有机会将这些海外教授发展成潜在推荐人,或许离梦校又更近一步。海外科研导师/暑研导师硕士申请卷,博士申请更卷。GPA、标化考试成绩等已经远远无法拉开和竞争对手的差距,而能够体现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海外院校科研,成了博士申请人提升背景的首要选择。特别是利用暑期在海外知名院校尤其是目标国家进行一段至少2-3个月的研究实习(通常被称为暑期科研),成为不少申请人增强自身竞争力的一种途径。还有不少同学选择在海外院校进行长达1年的科研(通常被称为海外助研)。有机会进入到海外科研/暑研项目,博士申请就仿佛成功了大半,甚至有可能为申请人争取到return offer或者获得与导师有关联得高水平研究机构的推荐,未来的博士申请定是“柳暗花明”!参与暑研获强推和口头return offer案例分享:学生就读于211本科EE专业大三,GPA3.8/4,英语口语较弱,托福成绩比较低,于23年9月初加入我们。我们帮助其顺利于10月中旬确认上交的助研offer,充分补充背景后团队和海外导师帮助学生打磨材料,并于23年11月中旬开始套磁美国暑研,海外导师多次进行面试辅导以及模拟在24年2月下旬确认范德堡大学院士级别的教授的暑研offer,在暑研期间,参与课题有文章发表,还获得了强推和口头return offer,真实体验了海外科研的魅力,提前感受了博士研究的氛围,成果丰硕!长期RA助力博士申请成功案例分享:学生于23年10月中旬启动助研服务,11月底开始套磁,包含官方项目申请,官方项目材料准备阶段海外导师一对一指导并手把手修改多个PS,帮助学生拿到香港、斯坦福等世界名校的机会,最终确认选择UMich教授的长期助研offer,于24年7月正式入组。整个助研套磁过程中学生配合度超高,材料打磨与面试准备阶段都不辞辛苦、真诚积极,后期在海外导师的高强度监督下、团队的指导与规划下,表现优秀,顺利争取到Return Offer:UMich直博offer!提醒未来想要申请海外博士的小伙伴们,最近可是暑研申请的高峰期,渴望拥有一段海外暑研经历助力博士申请的话,可得马上行动起来哦!当然了,发展潜在推荐人还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在科研项目中好好表现。希望小伙伴们提前规划,早做准备,积极表现,拥有强推不是梦! 申请时的胸有成竹一定源于准备期的主动积累。如果对于科研项目或者博士申请还有很多迷茫,也欢迎来与我们资深的博士导师们进行探讨~2024是大丰收的一年,在2023-24申请季中我们收获了1枚全美第一、机械工程博士全奖录取(最卷机器人方向),2枚全美专排第一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全奖录取(今年该专业有超过900多人申请,录取率推测不到5%哦),还收获了难度天花板的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神经科学博士全奖录取,另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康奈尔大学、布朗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慕尼黑大学、麦吉尔大学等多所全球顶尖博士全奖录取,offer多多,一起来沾沾好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