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两国教育交流合作迈入提质增量新的发展阶段
2024/08/07/周三 13:09
点击量:158
正值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之际,7月27-31日,意大利共和国总理梅洛尼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无疑是近年来中意两国双边交流中的大事之一。领导人的互访通常是具有为双边关系“把脉”和为未来双边关系发展“勾画蓝图”之功效。
此次意大利总理访华,双方除了一系列的交流互动外,更为重要的是,在领导人的见证下,两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意大利共和国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2024-2027年)》。在该行动计划中,双方将“科技创新与教育”和“人文交流”确认为中意两国合作优先开展的领域。
“教育和学术。双方同意继续加强教育和高等教育、大学、艺术、音乐教育领域交流与合作,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意大利共和国外交与国际合作部关于开展教育合作的执行计划(2024-2027年)》表示满意。双方愿就设立中意教育部长定期磋商机制开展商谈,支持两国高校在华举办首届中意大学校长论坛,加强两国高校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合作办学以及联合科研等合作;同意开展中意教育专家定期磋商;支持进一步扩大学生学者互派规模,继续推动在意中文教学和在华意大利语教学,探讨未来将意大利语纳入中国考试的可能性。双方将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合作,培养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
虽然仅有短短260多字的表述,但其中包含的信息量很大。一些表述是以往官方表述没有出现过的。可见,这充分体现了两国官方对教育交流与合作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
首先,这次在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意大利共和国外交与国际合作部关于开展教育合作的执行计划(2024-2027年)》,该计划的签署将使得未来三年两国教育领域,尤其是高等教育合作有了较为明确的具体实施计划和指南。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双方同意继续加强教育和高等教育、大学、艺术、音乐教育领域交流与合作”。这是首次将“艺术、音乐教育领域交流与合作”明确写入行动计划。这说明,意大利独有的高等艺术教育体系(AFAM)正在得到两国官方的重视。事实上,意大利大学与研究部批准设立的公立美术、音乐、舞蹈、戏剧、高等工艺美术学院共104所,私立艺术与设计类院校58所,是目前世界上院校数量最多、学科设置最全的艺术教育体系。
两国将在华举办首届中意大学校长论坛,透露出双方大学,尤其是高水平大学都有加强彼此了解和促进交流与深层次合作的强烈愿望,这将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拓展两国高校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合作办学以及联合办学等方面的合作空间。进一步挖掘合作潜力、分享双方高校的“国际化”经验、在支持和鼓励学生、学者交流、扩大学生和学者互派规模方面也被写入行动计划中。
关于语言教学,行动计划中明确要“继续推动在意中文教学和在华意大利语教学,探讨未来将意大利语纳入中国考试的可能性”。探讨将意大利语纳入中国的”高考语种”,早在2020年12月29日《中意政府委员会第十次联席会议共同文件》(见中国外交部网站)中已经提过。这次又再次提出,说明意大利方面对此的关注程度,而对中国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来说,每年艺术类考生众多,就读艺术类专业国内“缺口”较大,加上意大利独有的高等艺术教育体系(AFAM)的优势和高性价比,对中国艺术类高考生的吸引力较大。以声乐专业为例,已成为申请意大利艺术院校最“卷”的专业之一。
由于意大利高等艺术类院校,尤其是公立院校的授课语言基本上为意大利语,因此,对意大利语言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理解程度。若意大利语能作为高考语种成为大学前的“前置课程”,势必会提高留意艺术生的语言水平和专业能力。与此同时,可以为小语种专业人才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根据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处的统计,目前中国共有开设“意大利语言与文化”本科专业以上的教育部批准的高等院校24所,其中有部分院校主要承担为国家培养意大利语翻译人才和国别研究人才的任务,绝大多数院校主要培养意大利语专业人才。
行动计划中还专门提到了职业教育和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的合作,恰逢其时,最新出版的《意大利蓝皮书-意大利发展报告(2023-2024)》中,邢博士发表了《意大利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位、特色及当前改革》一文,重点介绍了意大利创办的高等技术学院(ITS Academy)的运作方式、如何应对数字化转型、能源转型以及如何为意大利国家产业发展战略服务等方面。意大利的一些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尤其是“三级学徒制合同”为企业选拔优秀人才的做法。
关于科技创新与科研合作,不得不提的是,意大利大学是国家科学研究的主体力量(参见邢博士:意大利的科研质量评价体系:发展、作用与特点,意大利蓝皮书-意大利发展报告2022-2023)。意大利大学的科研实力不容小觑,中意大学间已经有良好的合作基础。赴意大利的访问学者数量和博士生数量在逐年增加。相信《行动计划》的出台势必会促进中意大学间的科研合作。根据最新发布的自然指数(NATURE INDEX)的统计,按照高质量论文产出贡献率(SHARE), 中国是意大利的第7大科研合作伙伴(贡献率达到7.1%)。共同发表的高质量论文主要集中在现代物理学、医学与生物技术等领域。
2025年,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意大利共和国政府关于互相承认高等教育学位的协议》签署20周年。近20年来,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体现在,留学生群体数量不断扩大、合作方式呈现多元化、教育主管部门官方互动不断增加等新的态势。
1. 中意两国在高等教育资源方面,互补性较强。意大利大学在工程、艺术设计、文化遗产与文物保护、声乐与美声唱法、农业与食品等领域优势独特,两国高等教育合作潜力仍然值得深挖。
2. 中意两国在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形式更具多样化,高质量务实合作将成为主流。
3. 中意两国高校在能源转型、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以及其他高技术领域的合作会不断加强。
4. 双向交流也因此会得到加强,乐见有更多意大利学生来华进行交流和就读学位课程。
5.两国留学生将成为促进中意两国各方面交流的有生力量。展望新时期,可以说是中意两国教育交流合作迈入提质增量新的发展阶段,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意大利共和国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2024-2027年)》的签署则是一针“强心剂”。
以上属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以上有关中国学生统计数据均来自意大利教育中心。
作者:邢建军博士,意大利教育中心中国区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