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博套磁分步走!准备工作多多上心,套磁成功率蹭蹭上涨!
2024/04/28/周日 10:44
点击量:11
申博人都知道,套磁这个环节有多么重要,有效的套磁可以大大提升博士申请的成功率。
比如北美地区的博士项目,通过套磁,我们可以掌握导师是否招生,是否有funding等重要信息,更重要的是引起教授对于申请人的兴趣和关注。
对于绝大多数非美地区的院校来说,套磁就更必要了,有的项目会在官网明确表示,需要联系到愿意接收的导师,再来递交申请。比如英国的曼彻斯特大学经济学系表示,申请系统中提交的研究计划必须要结合潜在指导老师的建议——Your potential supervisor should be able to give you advice on developing your research proposal, which must be included with your application to the programme。
另外,对于一些硬性背景不是特别强的学生,比如 GPA 或者语言考试分数没有达到学校的最低要求, 可能在研究生院的审核环节就会被刷下去。这种情况下,套磁尤为重要,可能套到的导师会协助来和研究生院沟通豁免学生硬性指标的最低要求。
总的来说,套磁是一项大工程,那么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呢?
1.确定研究方向
套磁之前,申请人先要对自己过往的研究经历和未来想要做的研究内容进行一个梳理,从而确定博士申请的研究方向。
对于绝大多数的申请人来说,往往自己本科或者研究生期间所学的专业方向以及主要的研究经历的方向就是申请和套磁的方向,而且这个往往也是比较容易获得录取的一种情况,因为教授也希望通过申请人之前的经历来考察申请人对该领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能力。
通常来说,转专业申请博士不是一个非常推荐的方案,除非之前在要转的专业方向积累了大量的研究经历,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因为博士申请本来难度就比较大,竞争比较激烈,如果在申请方向上没有太多的积淀和积累很难在众多申请人中脱颖而出,而且进入博士阶段也需要再来补充相关的基础课程,申请人自身来说压力也会比较大。
2. 筛选学校和教授
确定研究兴趣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通过学校官网来筛选学校和套磁教授了。
大部分院系会在“Faculty”页面将该院系所有教授展示出来,而且每个教授的研究兴趣也会罗列出来,那么我们只需要对应我们的研究兴趣,筛选出契合我们研究兴趣的导师。
为了让套磁的效果更好一些,我们通常建议申请人在套磁阶段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精细化套磁(俗称精套)。精套的前提是可以对要套磁的教授的研究内容有非常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所以就需要申请人进一步去阅读教授近些年发表的一些论文。
如果申请人时间比较紧张,挑选最近发表的2-3篇文章阅读即可。另外,为了提升阅读文献的效率,申请人也可以借助AI等工具帮助。另外,与该教授有合作关系的其他教授也可以同样成为我们的备选的套磁教授。此外,对于英联邦国家的一些项目,套磁阶段如果可以附上研究计划进行套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套磁的回复率和成功率。
3. 撰写套磁信
不同申请人套磁信的结构和内容可能会根据自身的背景和申请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是通常套磁信建议覆盖到如下几部分内容: 简单的自我介绍介绍申请人的姓名,院校,目前就读的专业,所在的国家以及发这封套磁信给教授的目的等等对教授研究方向感兴趣,同时之前的经历与教授的研究方向有契合度介绍申请人从哪些途径了解到教授,申请人自己的研究兴趣,以及这个研究兴趣和教授的研究方向的契合点等等。
*这里特别要注意,如果申请人是通过自己认识的老师了解到教授,或者是通过之前共同参加会议认识教授的,那么在套磁信的开头一定要点出来。
申请方向相关的研究经历这部分需要对申请人过往的研究经历进行总结,提取出申请人最核心的研究经历和成果,是整个套磁信的核心点也是重中之重。通常来说,申请人都会有几段研究经历,但是由于篇幅限制,套磁信中不太可能每个都提及,所以需要对这些经历进行归纳,用精炼的语句表达出来。
如果申请人有级别比较高的期刊文章的发表建议在此处突出体现出来。其他突出的优势除了研究经历之外,如果申请人在学业方面表现突出,比如GPA 90分以上或者班级排名前几名等,也可以在套磁信中进行体现。
部分学科,比如数学,物理等,申请人的GPA 成绩在某种程度体现申请人的学习能力和悟性,所以也是会被看参考的。
询问是否有招生计划和funding套磁信的最后一部分可以询问教授的招生计划和 funding 情况。
如果教授回复有招生计划,而且对我们表现出了一定兴趣,那么后续就可以持续进行跟进。如果教授回复不招生了,那么多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有用的信息,后续我们在就可以不再持续跟进了。
因为套磁信是通过邮箱发送给教授的,而每个教授其实都很忙,每封邮件其实不会花太长的时间去浏览(尤其是在每天收到大量套磁信的前提下),所以套磁信的写作尽量要简洁,重点突出,而且有针对性,篇幅也不建议过长,通常300-400字即可,发送的时候记得要附上转成 PDF 的简历(其他格式的文件存在打不开的风险)。
如果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教授非常契合,那么发出第一封套磁信后没有收到回复的话,可以考虑过一段时间再发一次,如果两次都没有回复,那么就可以考虑继续更换其他的教授来套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