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办也很难保底了
2024/03/19/周二 15:19
点击量:124
往年到了这个时候,不愿意接受浸会以后的港校的学生,会逐渐把目光投向中外合办。西浦、宁诺会收留很多失意的留学人。
但今年情况有些不同。
上纽、昆杜、港中深、港科广,我们就不讲了,它们早就不是“退而求其次”的选项了。
我们就从最近关注度很高的港城莞开始讲起。大家的惯性思维,会认为分校的门槛一定比总部低。尤其是第一年招生,毕竟还是有很多不确定性。我在之前写港城莞的文章里也提过(点这里复习:港城东莞校区,值得24 fall强势关注),对于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总要给一些甜头。
但是当我看到港城莞硕士的整体招生规模,我沉默了……
400多人。
还不及港大一个项目的规模。
今年计划开设11个硕士项目,这11个项目之间,热门程度是不均衡的。
以下四个项目,录取率会有多低、门槛会有多高,我简直不敢想:
MSc in Data Science
MSc in Business Information Systems
MSc in Financial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MSc in Computer ScienceAgain,
一切门槛,都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
以上专业领域,港城、港理的名额都满得很快。
那么对于考研出分后才考虑留学的同学来说,真的没什么选择了。
说到这里,再要提及另一个噩耗:
从23年12月之后,西浦基本不审理不带雅思的申请了。对于条件不错的申请者,会发邮件要求提交雅思成绩,再继续审理(收到邮件的同学,抓紧去考雅思吧。反正如果想上西浦,早晚都得考,至少得达到语言班的要求)。而宁诺,虽然目前不带语言仍可下offer,但是宁诺本身的门槛要比西浦高一大截。今年的bar大约在城理和浸会之间。另一所语言要求很低的学校是UIC,仅要求四级430分。但是UIC开设的专业十分有限,且对本科专业的限制也一年比一年严。对于传媒、CS、体育专业的同学还是很友好的,其它专业的学生就有些难度了。还有一些S9院校里更为低调的学校,比如温州肯恩。但这所学校的专业也很少,且强制要求带语言成绩(雅思、托福、多邻国)申请。
今天提到的这些学校,花费大多很低(学费10万出头,生活费也不高)。因此今年门槛提升,是板上钉钉的事。大家在选择保底学校的时候,注意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