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本专业的几点建议
2024/02/16/周五 16:40
点击量:140
选双专业,既能长知识,又能拓宽职业发展道路!大学正是兴趣爆发和探索的阶段,许多同学不希望自己只被一个专业限制住发展,因此会选择双专业。 双专业(Double Major)指的是同时主修两个专业,这两个专业通常属于同一个学院或科系,毕业时会获得一个学位。例如,你是商科和经济学的双专业,那么毕业时你会被授予一个理学士(bachelor of science)的学位。
双学位和双专业不同,指学生同时学习两个不同的学术领域,并获得两个学位。攻读双学位的学生通常需要被两所学院/大学录取。 本科阶段选择读双专业的学生非常多,读双专业可以让自己具备两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将来就业时也会有更多选择。在美国大学的本科阶段几乎都能修双专业,在这一点上多数美国大学不会限制学生,反而会鼓励学生在本科阶段多探索感兴趣的学科,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比如南加大设立了奖学金鼓励学生在专业之外读辅修或者双专业。这项奖学金叫Renaissance Scholar Distinction,不论你是一个专业+辅修,还是双专业,只要你学习的两个专业领域跨度够大且成绩优异,就可以申请这个奖学金。
双专业组合建议:
1、会计&金融 如果你想在公司的财务部门任职,那么会计知识是必要的。如果说会计侧重于记录公司/组织的资金进出的情况,那么金融更关注的是资产的规划和分配。这两个学科相结合,能帮助你优化和扩大职业选择。
2、经济学&统计学 经济学和统计学都是以数字和推理为前提的专业。在商业领域,统计和数字方面的天赋是一种优势。这些专业能让你轻松胜任需要量化技能的工作,比如金融工程或计算金融,你甚至可以通过学习编程来进一步磨练你的技能。 金融业、会计、精算培训和数据科学等职业,以及工业和商业领域的工作,都是这个双专业组合的毕业生热门的职业选择。
3、市场营销&传播学 想在公共领域或社交媒体领域工作吗?那么市场营销和传播学就是非常适合你的双专业组合。市场营销专业的知识使你具备在市场分析、决策和沟通方面的技能,引导组织往正确的方向发展。传播学则提升你对内和对外沟通的技巧。
4、商业&艺术 如果你想要出售你的艺术(品),就必须对商业运作有一定的了解。市场上有许多优秀的艺术家,精通艺术并不保证你会成功,但掌握商业知识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想要出售自己的艺术(品),你需要学会推销,而商业专业就可以给你增加筹码,还能帮助你更好地服务于客户。 另一方面,如果你想从事商业活动,那么艺术课程能为你提供雇主会欣赏的技能。接受艺术方面的训练,不仅能提升审美,也意味着你会被训练成有创意有想法的人,而这恰恰是在商业发展中最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是推动行业发展的燃料。
5、商业&传播学 在一个公司的日常运作中,沟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当商业与传播(通信)结合在一起时,学生可以各取所长。研究和分析是传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当学生有了创意或想法时,传播学的知识让他有能力利用可靠的来源和数据来支持自己的想法。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论文、演讲、辩论、展示,与不同群体和对象进行交流与沟通。 几乎所有的商品都会在社交媒体上进行营销,而商业和传播的双专业会帮助你开发高效的营销方式来推广你的产品和服务。
6、经济学&心理学 经济学是教你关于经济系统、金融和经济如何影响企业的学科,而心理学则是分析一个人的行为并让你了解大脑如何运作的专业。 如果你想获得经济学学位,那么心理学是个很不错的双专业选择,特别是对于有志向在学术界或政府部门工作的同学,经济学和心理学背景有助于制定政策和实施。更重要的是,在进行政策分析和其他任何社会分析时,这些领域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7、环境科学&公共政策 由于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环境政策变得越来越重要。全球气候、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工作,往往需要个人与政府官员和机构携手合作。如果你是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渴望改变环境问题,那么拥有公共政策背景将会帮助你实现目标。
曲线救国,先申请其他专业进入大学,再转CS专业? 从录取角度而言,这是很多学生的一个申请方式,但是近两年许多大学关闭了转专业进入CS的通道,只允许直申,或者设置了诸多的申请条件,令本就不高的录取率雪上加霜。哪些学校已经无法再靠“曲线救国”进入CS了,打算申请CS专业的同学又该如何准备申请? 佐治亚理工,加大伯克利,密歇根安娜堡,uiuc,ucsd, CMU等已几乎都不接受….如果一定要读CS 最好大一申请的时候就直接申请CS,当然如果学生背景不够有竞争力,又很有意愿要读CS,可以考虑下威斯康辛麦迪逊,麻省阿姆赫斯特,罗格斯大学,加大欧文,再或者文理学院像Harvey Mudd、Pomona、Carleton和Haverford都有很牛的CS部门,即使是像Wellesley、Amherst、Swarthmore这样以文科氛围更浓厚的文理学院,也在CS专业上提供了很多学术和就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