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中外合作办学
2023/12/08/周五 15:04
点击量:309
近两年,随着教育多元化的快速发展,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越来越受到升学家庭的追捧与青睐!但是很多家庭还是对中外办学的概念不是十分清楚,甚至存在概念混淆现象,今天成老师(微信同手机15001031097)就带大家详细了解下到底什么是中外办学?
根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是指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依法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通常是合作设立机构和合作举办项目两种形式。按照办学主体分类,中外合作办学可以分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两大类。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以专门的教育机构形式存在的中外合作办学,又可分为独立法人和非独立法人两种。
独立法人类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外合作大学,截至目前,这类大学共有10所。分别是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温州肯恩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这类大学有独立的校名、董事、校长和办学章程等。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类似大学院校下设的一个二级学院,实行独立管理,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中法工程师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的中法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等等都属于这一分类。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指中方和外方院校以专业的形式进行合作,不是独立的办学机构。如中央财经大学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等。这类中外合作项目数量庞大,分布在全国各地。
中外合作大学通常拥有两个招生模式:计划内招生、自主招生。
计划内招生: 指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学生申请需要参加高考,填报志愿。录取的学生被纳入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可注册国内高校的学籍。学生毕业后可获得中方或中外双方颁发的学位证书,证书受教育部认证。
自主招生:不纳入高考统一招生计划,学生不需要参加高考和填报志愿,只需要参加学校自己举办的招生考试即可。完成课程后同样也可获得学位证书,并可通过中留服认证获得学历证书。
学制:中外合作办学的培养模式可以分为四种,分别是“2+2”分段培养模式、“3+1”分段培养模式、“4+0”培养模式和混合培养模式。
2+2模式:学生在国内院校完成第一和第二学年的学习,后两年可自主选择在国内或国外合作院校完成学习,所学专业不变。
3+1模式:学生需要在国内院校完成大一、大二和大三的学习,大四时可自主选择在国内或国外院校学习,所学专业不变。
4+0模式:学生大学四年都在国内完成学业,不需要出国,这是中外合作办学的最主要的办学形式。通常采用这种模式的院校会将外方原版教材和教授引进,保证国内学生不出国也能接触与国外相同的教育资源。
混合培养模式:进入大学后还会进行二次选拔,在选拔通过后再进行2+2、3+1的分段培养。如果没有通过选拔,则按照4+0的模式。
虽然教育部有着严格的审核制度,但目前我国仍存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把关不严的问题。部分号称拥有“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大学,实际上只是不惜工本为自己的学校争取冠以“中华”、“国际学校”的称谓,或者与某某名校挂上钩,希望以响亮的名称吸引更多学生注意,而教学质量并不能保证,甚至没有聘请一名外籍教师,也没有引进一本国外教材,这样的学校所颁发的学位证书自然无法确保在国际上得到认可,反而收取大量学费,名不符实。
所以,报考一定要注意:
1. 关注所就读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是否是经过合法审批;
2. 关注实际办学情况,尤其是教育教学质量高低;
3. 选择适合的学习模式,孩子如果不适应国外培养模式、学习压力会大;
4. 关注学校的招生宣传与实际办学情况是否一致;
5. 学习费用相对国内普通高校较高,家庭会承受更多经济方面的压力;
6. 合作办学项目的专业设置不多,专业选择受限,需根据孩子的专业意向,进行院校的选择;
7. 不同院校的招生形式不一,提前了解目标院校往年在本省的招生方式及要求;
8. 外语水平要求较高,语言方面压力大,高一高二考生,提前做好背景、语言提升规划。
大家对中外办学有什么疑问,请及时咨询成老师(微信同手机15001031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