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申请流程以及重难点
2023/11/10/周五 10:50
点击量:232
近几年,随着国内就业竞争压力增大,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继续攻读博士,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学历水平。那么博士应该如何申请呢?申请过程中哪些是重点、难点?需要提前多久开始准备呢?成老师今天就带大家梳理一下博士申请。
首先,博士申请的流程。博士申请不同于本科、硕士批量申请、标准入学要求。博士申请往往要先寻找合适研究方向的导师进行套磁。因为每个导师只带几个博士生做研究,只有博士生毕业了,才会有空缺名额给到申请者。所以,在联系上意向导师之后先确定导师有无空余名额。有名额接收的情况下,导师会与申请者沟通之前的研究经历以及想研究的具体方向。这个阶段就需要提交简历以及研究计划了。导师看过简历和研究计划,觉得没问题之后(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计划可能需要多次修改),会让申请者递交正式的申请材料给学校招生办。正式的申请材料包含:本科、硕士的成绩单、学位证书(在读学生提供在读证明)、简历、个人陈述与推荐信等。院校受理申请之后,会询问导师的意见,部分院校还会邀请申请者参加面试。博士申请是否能拿到录取,主要取决于导师,一般导师认为学生研究能力没问题的话,大多都能拿到offer。拿到offer 之后,学生就可以进行奖学金、住宿、签证的申请了。奖学金的来源很多,例如CSC留学基金委的项目、各国家、地区政府的项目等等。在确定读博后,大家就可以关注下各自的研究领域以及意向国家、院校、导师有哪些奖学金政策,跟导师套磁的时候也可以询问奖学金支持情况。
以上就是博士申请的流程。不难看出,整个博士申请拿录取的关键是导师。那么,导师是从哪些方面去判断学生的研究能力是否达到要求呢?答案就是申请者之前的研究经历(例如发表的论文)以及研究计划。研究经历让导师知道申请者曾经跟随谁做过哪方面研究,从发表成果能看出申请者的逻辑思维、表达能力以及学术程度。研究计划能够让导师知道申请者想研究的方向与自己是否适配,并且在研究计划中申请者的学术知识脉络情况将得到清晰的展示,导师也能判断研究思路是否正确。所以研究计划和之前的研究成果是博士申请的重点。
那么应该如何准备研究计划和研究成果呢?如果确定下来读博的话,就要开始寻找和确定自己想研究的细分领域了。确定好研究领域就要了解这个领域目前的研究现状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方法,最快捷的方式就是看哪些导师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以及他们发表的论文。通过大量阅读学术文献,总结梳理出学术知识脉络。在这个过程中,结合自己的兴趣以及擅长确定自己想要研究突破的点,并考虑用哪些研究方法可以实现。这就是研究计划的写成思路。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要花费很多时间的,没有几十篇专业学术文献的阅读总结,这个研究计划是写不好的。所以这也是博士申请的难点。所以,咱们启德有专门的全球博士申请中心给申请者提供申请指导以及前期研究计划写作辅导。
整个博士申请因为需要套磁、提交研究计划以及申请奖学金,所以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也是很多的,这也是博士申请一般提前1-1.5年开始的原因。所以想要读博的同学们早点开始准备吧?如果对博士申请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随时咨询成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