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博客

首页留学博客Common App再度开启!今年又有哪些新变化?
留学资讯

Common App再度开启!今年又有哪些新变化?

2023/08/09/周三 11:46

点击量:247

2023-2024 年的美国大学申请系统 Common App 已于 8 月 1 号准时上线,即将申请的小伙伴们可以开始填起来啦!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热门学校加入到 Common App 系统中,它也因此牢牢地捍卫住了它在申请中的主导地位。今年,老牌公立大校,也是中国学生非常喜欢的 Rutgers University 罗格斯大学也加入到了 Common App 中,大大方便了大家的申请过程。除了新成员的加入,Common App 在内容上还有一些微妙的调整:1、在 Legal Sex 部分,增加了 “X or another legal sex” 这一选项,而不再局限于 “Male” 和 “Female”。第三性别的选项给予了申请者更大的包容,也是美本申请多样性的一个体现。

2、在 Testing 部分,对于 SAT 和 ACT 的 Writing Section,问题由 “Have you taken…” 改成了 “Would you like to report…”,这说明学生在 report SAT/ACT 时,即使考了写作,也是可以不用 report 的,这无疑增加了 self-report 的灵活性。另外,托福部分删除了 Toefl Paper Test,优化了选项内容。

3、在 “Review PDF” 部分,学校会提示哪些部分不会显示在PDF中 (be suppressed),比如SAT分数、种族等信息。所以我们填写的内容可能不会完全显示在 review 部分哦!另外,Common App 在形式方面也做了一些微调,主打一个美观和个性化:1、在添加学校的时候,会出现学校的 Logo,Logo 也会显示在 “My Colleges” 和 “Dashboard” 的部分。

2、在 “Account Settings” 部分,申请者可以选择自己的 “Avatar”, 比如 “Ghost”, “Cat”, “Music” 等,增加了趣味性。CA 的填写是一件比较繁琐的事情,第一次填写的时候总会遇到或大或小的问题。我们在去年的申请季曾给大家分享过具体的 CA 填写步骤,在这里,我们再度与大家分享 2023-2024 的 CA 填写 step-by-step 的指导供大家参考。

【01. 注册账号】首先,登录 CA 的官网 https://www.commonapp.org/,点击屏幕右上角创建账户的链接 "Create an Account"。然后,系统就会让你选择你的申请身份,选择"First year student" 或 "Transfer student",

选择完毕后,就会进入填写个人信息的页面。有几个地方需要特别关注下,第一个是密码的设置,请大家一定要仔细查看设置要求,不符合系统规定的密码是没办法通过的。第二个是地址的输入,在输入地址时,系统会进行自动识别。如果你的地址没有被识别到,你可以将下拉菜单拉到最后,选择 "I don't see my address",然后再手动输入地址就好了。

另外,在就选择 “申请年级” 的时候,2024 年的申请者需要勾选第一个 “2023 or 2024”,在选择 “目前所在地” 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都选择 "No",除非是在所列的国家注册的账号

【02. CA网申填写】账号创建完毕后,我们点击上方黑色栏目里的 "Common App" 选项,开始填写网申信息,内容包括 Profile(基本信息),Family(家庭信息),Education(教育背景),Testing(考试成绩),Activities(活动列表),Writing(个人文书),Courses & Grades(在校成绩)。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是可以共享给所有使用 CA 申请的院校的;填写框旁边带有 * 的项目为必填项;另外,屏幕右侧的 instructions and help 有相关指引可供大家参考。接下来,我们挨个儿来分析下这些内容的填写注意事项。首先是 Profile(基本信息)部分:

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按照护照上的信息准确填写即可。地址部分会自动显示注册的时候填写的地址,如需更改,点击 Change 进行更改。同样的,在输入地址时,系统会进行自动识别。如果你的地址没有被识别到,你可以将下拉菜单拉到最后,选择 "I don't see my address",然后再手动输入地址就好了。联系方式和性别种族信息请按照实际情况填写即可。语言这一块,我们中国学生一般都是填 Mandarin 和 English。如果你会粤语,记得填一下 Cantonese。如果你还会其他语言,也一起填上。至于语言水平,那就根据你的程度来勾选

地域和国籍这一部分的 Citizenship Status,国际学生要选择 "Citizen of non-U.S. country" 这个选项,然后中国学生再选择 "China"。如果你是绿卡持有者,则要选择 "U.S. permanent resident" 这个选项,然后中国国籍再选择 "China",并上传你的绿卡。如果你是美国公民,则选择 "U.S. citizen or U.S. national",然后填写自己的 SSN。国际学生会有一个附加的问题:"Do you currently hold a valid U.S. visa?" 这个按照实际情况去填写已有的签证类型,已经在美国读书的学生一般持有的是 F1 签证,去美国旅游过的学生一般持有的是 B2 签证。持有 B2 签证或没有签证的学生,在入读美国学校之前需要申请 F1 签证:

最后一个 Common App Fee Waiver,即豁免申请费的部分,请大家填写 "NO"。 Family 部分,家庭状况里包括有父母个人信息、父母婚姻情况等。其中有一个问题是询问你是否有兄弟姐妹 (sibling),你要如实填写,如果没有亲生的兄弟姐妹,就填 "0":

首先是在读学校,你会在页面上找到一个 "Find School" 的链接,点击之后你就可以通过 CEEB Code、学校位置及学校名称查找你的学校。CEEB Code 是什么呢?CEEB 的全称是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Board 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它会给每个高中和大学分配一个代码,这个代码就是 CEEB Code。美高和国际高中基本都会有这个 code,最好是去找 counselor 确认 code,来判断你选择的学校是否准确。如果你是普高的学生,在这里找不到你学校的话,你就选择 "I don't see my high school in this list",然后点击Continue,手动输入学校信息,填写的学校名称一定要与你提供的成绩单上的学校名称保持一致。

接下来是 "Other Secondary/High School" 的部分。如果你从 9 年级开始有转学的经历,或者像大部分普高学生的 9 年级其实还是初中的话,都是需要填写这部分信息的。另外,你还需要解释一下你离开这所学校的原因,如果是初中正常升入高中,可填写 I graduated from xx school which includes grade 9 in xx, xxxx, and attended high school in xx, xxxx.

College & Universities 部分,学生填写最多的可能就是夏校 (summer program) 的经历了。如果你是美高的学生,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情况,请和你的学校老师确认。如果你没有任何这方面的经历,则填写 "0" 即可。

Grades 部分,Class size 请一定要跟你的 Counselor 确认之后再填写,Rank 一般不填写,GPA 的部分需要跟成绩单完全保持一致,若成绩单上无 GPA,则可以不填写。

在读课程部分,我们一般都是填写 12 年级的课程内容,如果你是 gap year 的学生,也一样是填 12 年级的课程内容。另外,这里还需要你写清课程数目、学制、课程名称(与成绩的保持一致)、课程等级(普高就是 Regular,美高或国际高中按情况填写)以及 Schedule。

Honors 荣誉部分最多可以填写 5 个,仅限9-12年级,需要详细到名称、等级、获奖时间等细节,需要注意的是:学术奖项优先。"Community-based Organization" 部分一般是问你在申请过程中有没有受到社区组织的帮助,我们填 "0" 就可以。"Future Plans" 问的是你未来想要从事什么领域的工作或研究,最高学历打算修到什么程度。这部分你要如实填写,而且最好是和你的申请方向、补充文书保持一致。Testing 标化考试这部分,要根据 "Tests Taken" 下面给予的考试类型进行分数填写,一般会填写 TOEFL, SAT, SAT II, ACT, AP, IB 等考试情况。填写时,要注意一下申请策略,比如有些学校是不需要提供某类考试成绩的。另外,还有一个 "Senior Secondary Leaving Examinations" 的问题,我们填 "NO"。

然后,就到了我们很关键的 activities(活动列表)部分了。CA 从 2019 年起给出了活动分类,可以帮我们更好地理清思路。下图中,左边一栏列出的就是系统给出的活动分类。填写活动时,最多可以填写 10 个,活动需要按照重要性来排序,可以考虑的因素如投入度、所申专业相关度、个人形象匹配度等。

紧接着就是 Writing(文书)部分。这里填入的是 Personal Essay,即从 CA 给出的 7 个题目当中选择 1 个进行作答。具体操作时,系统会先让你选择题目,然后再跳出一个文本框让你填写。我建议大家可以事先在 Word 里面编辑好文书,然后直接粘贴到这个文本框中。粘贴后,一定要注意检查内容是否正确,比如是不是有段落错乱,是不是有字符消失等情况。另外,Additional Information 部分还有两个问题,均为选填项。第一个问题是关于疫情对你的影响,2024 年申请季依然保留了这个题目。第二个问题是其他的情况或优势,可以填写之前没有机会提到的你认为比较重要的荣誉、活动、论文发表情况、特殊家庭情况等,也可以利用这个题目去说明下为什么你某个阶段的成绩不理想等,当然也可以全部选择 No。

最后是在校成绩的部分,这部分并不是所有学校都需要你填写的,添加好学校之后系统会显示都有哪些学校需要这部分的信息。在需要输入在校成绩的学校列表中,我们中国学生常申请的院校包括南加州大学、马里兰大学、普渡大学、威斯康星麦迪逊分校等。建议大家可以提前准备好 9-11 年级的成绩单,以免到时候还要临时去找。

【03. 非通用部分填写】以上是 CA 的通用部分信息,也就是说,在以上部分填写的内容,只要是使用 CA 的院校都可以看得见。下面我们来看看非通用部分,也就是每个院校单独的页面。如果你要申请某一所学校,那你首先要去 "College Search" 板块中进行搜索,把要申请的院校添加到你的申请列表中。添加之后,你会看到这所学校的申请信息。这里我以南加州大学为例,可以看到,添加了 USC 之后,就能看到它的申请信息,包括学校联系方式、申请截止日期等。 另外,你要申请这所学校的哪个批次、哪个专业(学院),学校的补充文书题目都会出现在这里。填写完后,你还要邀请你的推荐人对你进行推荐(部分学校不需要邀请,老师直接通过 Cialfo 等系统上传,但校外推荐人依然需要邀请)。检查无误后,就可以提交这所学校的申请了。不过要注意的是,有些学校的 Writing Supplement 部分是要单独提交的。所以在你提交完学校申请后,不要忘记再提交一份 Writing Supplement 哦。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

咨询时间:8:00~24:00

400-1010-123
在线咨询

咨询时间:8:00~24:00

点击立即咨询
免费电话
获取验证码
微信咨询

扫一扫立即咨询

留学问题轻松问
请输入电话号码
获取验证码

申请取消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