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选科如何选?
2023/03/29/周三 09:55
点击量:129
即将进入4月新高一面临高考选科,不少家长和学生都一头雾水,难以抉择。在湖南高考“3+2+1”的要求下,选科将从哪些方面考虑?应该主要考虑兴趣还是主要看成绩?有什么方法能帮助学生选科吗?
问题1 什么是“3+2+1”“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各科满分150分;"1”,指在物理,历史两门科目中必选一门,计100分;“2”,指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选一门以外的或历史或物理,五门科生中任意选择2门,每门100分,总分是750分。
问题2 选科应考虑哪些因素实际上,高考选科是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没有绝对标准的答案。我们提四个方面的建议:
首先,关注各高校在湖南招生政策和最新出台的选科要求。目录中明确规定了不同院校、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比如,我们经常说的“物理+化学+生物”,可选专业覆盖超过96%。这是一个纯理科组合,学科关联度较高,要求学生的理科思维能力较强,有一定的逻辑综合分析能力。
其次,根据个人特点选择优势科目。学生可以根据兴趣专长选择专业,例如喜欢学语言的,可以选择语言文学类专业,如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类的专业:喜欢化学的,可以选择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或专业。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选专业和学校。高分段的考生,优先考虑双一流、985、211等院校。这些院校实力相当强,学生后期出国留学、考研的比较多。中等成绩的考生,尽量多比对专业优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选专业。性格没有好坏之分,却有对专业的适合度,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的专业会让自己未来的学习之路更加平坦。
第三,关注学科间的关联度。虽然关联度高的选科组合,例如“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对于学生学习过程有一定帮助,但学生的思维发展本身就是立体的,我们也期待学生运用知识的时候可以多学科融会贯通。如今,各学校都在尝试跨学科教学,未来的试题也会有学科交叉的趋势,从人才的全方位培养角度来看,选科方向兼顾文理更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共同协商,理性对待亲子间选科分歧。在选科问题上,孩子与家长之间可能会出现意见分歧。不能武断地认为就要听谁的,还需要看分歧点在哪里,如果孩子特别喜欢某种选科组合,比如“历史+地理+政治”,以后想从事哲学研究,家长却认为这种选法职业前景不好,未来选专业受限较多,进而会影响就业。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家长先跟孩子说清楚利弊,最后还是要尊重孩子的兴趣意愿,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如果孩子不擅长理科,但觉得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广,仍然坚持选择理科组合,建议家长先与孩子一起分析形势和赋分方案,最终以优势科目为先的选科原则做出理性的决定。
选科是新高考关键性的第一步,直接影响最终高考分数、院校选择、专业报考。启德教育全新上线全方位人才测评5.0,从MBTI性格测试、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以及综合能力测试三个维度切入,除了广大学生关心的性格分析以外,霍兰德报告会进行典型的专业和职业解析,性格与职业报告后均有适合专业推荐,从而帮助学生从中寻找交集,如有需要请添加教育顾问,申请全方位人才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