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博客

首页留学博客同校同分不同“命”,为什么名校offer TA有 TA没有
申请攻略

同校同分不同“命”,为什么名校offer TA有 TA没有

2022/11/04/周五 17:34

点击量:142

规划

    又是一年申请季,苦哈哈准备的你们,和还在挣扎标化的你们,或者在看着学哥学姐水深火热的大家,今天一起来聊聊,为什么同校不同命的问题-同分同校,凭什么TA可以,TA不行。    

    每次学生来咨询,会喜欢和我说,为什么你说我申请康奈尔(或者哥大、麻省理工等等)成功概率不大?明明我有学哥学姐去了康奈尔,分数也没比我高多少。语气充满了委屈,其实这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思考这些问题之后,可能大家就没这个疑问了:        

    ▶这个学哥/学姐申请是哪年的事情?--众所众知,疫情后全球的研究生申请迎来多重混卷新纪年,申请英联邦的,用分数卷北美;申请北美的,用科研实习卷英联邦和国内保研。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于是篮子不够用了。曾经100/320的好学校分数门槛已经被105/325打破,甚至从2022年入学届隐隐变成110/330,连GRE的写作均分也在这几年从3.0变成3.5。竞争对手的强大导致申请要求不自觉的上涨。        

    ▶这个学哥学姐的分数没有比你高多少是多少呢?当年这个分数的年级排名是多少?--期末考试毕竟不是标准化考试,每年都是有变化的,何况隔了几年,学校内部的改革和评分标准的变化不可同日而语。       

    于是问题来了,不说远的,同年同校同分,录取怎么还不一样呢? 不说虚的,和大家举两个专业研究生申请的例子:         

     (1) 伊利诺伊香槟本科同年级GPA3.9+,前三十大满贯vs只录取2所学校? 两位同学都是去年入学研究生,专业计算机相关,也都是数理统计相关专业,GPA、TOEFL、GRE几乎没有差异。但后者的规划时间较短,申请季开始服务,专业课程学分占比低于前者,且简历中都是大厂的实习,但看实习是比较漂亮的履历,然而专业课程及学术型的经历(科研)低于前者,在计算机申请上还是比较吃亏的。在此提醒各位同学,理工科申请,即便是实践性科目,为了防止被卷退,还是有一两段科研傍身比较稳妥。         

     (2) 纽约大学本科同年级GPA3.9+,传媒第一录取vs中档藤校传媒被拒? 当我的崽崽收到专业第一西北大学IMC录取的时候,我们也了解到她的同学有人收到了一所中档藤校(但也是藤校)拒信的消息。由于另一位不是我们的学生,也避免透露太多个人信息,分析了申请过程和各自的经历,和大家分析一下录取的原因和给大家的建议~                             ★非研究类文商科(简单粗暴的分一下,研究类:论文优先的项目,诸如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非研究类:实践型就业型项目,诸如金融,会计,市场,战略公关等)专业,除了注重实习段数、实习深度外,也一定要注重实习的广度拓展。比如整合营销的实习,尽可能囊括传统媒体、快消公司和广告或公关公司,最大限度的探索行业内的就业方向,再比如金融,就可以尝试银行、券商、保险等等。 文书方面,根据自己实习的逻辑和风格,确认文书倾向严谨学术还是故事叙事,除了我们的PS和补充文书外,推荐人的选择和推荐信内容也需要额外的注意!         

    与其说同校不同命,不如说规划的时间和系统程度不同,间接影响了申请结果。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是顶尖名校,那么从大一下开始,就要开始有“心机”的倒推选课计划、选好潜在的推荐人、铺好科研实习的路,同时不要忽略了在校成绩标化成绩的准备,探索并且夯实自己的“ 人设 ”。      

    如果大家仍然对自己的方向、申请计划感到迷茫,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希望可以在申请的路上给大家系统、细致的帮助!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

咨询时间:8:00~24:00

400-1010-123
在线咨询

咨询时间:8:00~24:00

点击立即咨询
免费电话
获取验证码
微信咨询

扫一扫立即咨询

留学问题轻松问
请输入电话号码
获取验证码

申请取消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