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博客

首页留学博客到大湾区上大学的机会来了!港澳与内地合作办学院校大盘点
留学资讯

到大湾区上大学的机会来了!港澳与内地合作办学院校大盘点

2022/04/29/周五 10:24

点击量:308

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内地校区

  在国家战略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问题倍受社会关注,近几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港澳名校在大湾区建立了不少新校区,港澳高校进驻大湾区的意愿也更加强烈。与内地加强合作、融入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将是港澳高校走向更大发展的必经之路,相信随着大湾区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入融合发展,这些合作办学机构将为大湾区的建设提供更具基础性、持续性的动力源泉。 今天盘点一下 截止到现在,都有哪些港澳高校已经或即将落户内地。 

 一、已正式建立的大学 

 1、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英文简称“UIC”)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中文简称“北师港浸大”,英文简称“UIC”)是首家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内第一所新型博雅大学,位于中国宜居城市——粤港澳大湾区的珠海市。 获国家教育部特批,以及广东省教育厅、珠海市政府和各界大力支持,北师港浸大于2005年建立,采用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秉承博雅教育办学理念,北师港浸大创新地推行全人教育、四维教育及国际化办学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子。

 2016年6月,北师港浸大获教育部批准开设境外研究型硕士、博士学位教育: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生物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与企业管理、经济学和传播学,同时也批准开设境外授课型硕士学位教育:传播学文学硕士。

 2022届传播学文学硕士招生在火爆进行中,有5个专修方向,分别为:

 ⭕传播文学硕士—传媒管理专修(MMGT);

 ⭕传播文学硕士—电影、电视和新媒体专修 (FTNM) ;

⭕传播文学硕士—传播学专修(COMM);

 ⭕传播文学硕士—人工智能和数字媒体专修 (AIDM);

 ⭕传播文学硕士—互动媒体研究专修(IMS); 

 学生完成学业并达到毕业要求后,可获得香港浸会大学学位,学历获教育部认证。毕业生就业与升学上,UIC毕业生的认可度逐年都在提升。根据北师港浸大发布的《2021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021届本科毕业生共有1523人,境内外总升学率约为74.5%。其中,选择出国/出境升学有1096人,约占毕业生总数72%,全球百强名校输送率约81%,比上一年人数增长23.4%。远高于内地不少211高校。

 2、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201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按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设立的大学。大学的办学特色是国际化的氛围、中英并重的教学环境、书院制传统、通识教育、新型交叉学科设置和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大学面向全球招聘,已建立一支具国际水平的师资队伍,截至2021年9月,已面向全球招聘引进了400余名国际知名优秀学者和研究人员,其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5名,图灵奖得主2名,菲尔兹奖1名,各国院士近30名(其中全职10名),特聘专家近60名,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美国运筹学和管理学研究协会、国际计算机学会等国际知名专业技术协会会士近40名。 

 在研究生的申请难度上,根据港中深官网给出的数据,2021年经管学院录取学生的背景:

 ⭕ 金融学:67%来自985(其中有17%来自C9),25%来自211(五财一贸),3%来自港中深本校。平均百分比成绩为86.7,平均雅思6.83,平均托福90.11,平均GMAT700(Verbal部分33.75) 

 ⭕经济学:55%的学生来自985,32%来自211,13%来自211及境外知名院校或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平均百分比成绩为85.53,平均雅思为6.83,平均托福为95.53

 ⭕会计学:95%的学生来自国内985/211及境外知名院校(如AU,CA等)

 ⭕数据科学:学生主要来自985及港中深本校,平均GPA3.51,雅思7,托福94 

 3、澳门大学横琴校区

 澳门大学前身为私立东亚大学,创立于1981年,是澳门地区一所综合性公立大学。成立之初,澳大校舍栖身于大潭山和小潭山之间,占地仅0.05平方公里,不及横琴校区的1/20。2009年6月27日,在中央的支持下,全国人大常委会采纳澳门大学在横琴岛建设新校园的建议,并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实施管辖。同年12月20日,澳门大学新校园奠基。2013年7月20日,通过一条河底隧道,横琴新校区与澳门特区连成一体。2013年11月5日,澳门大学新校区正式启用,澳门大学“有校无园”的历史就此结束。

新校区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横琴岛东部,与澳门一河相连,背倚葱绿秀美的横琴山,占地1.0926平方公里,比现时的校园约大20倍,建筑面积约82万平方米,可容纳约1万名学生。澳门与新校区之间将兴建一条河底隧道连接,从澳门一方可全天候随时进出校园,没有边检阻隔,非常方便。新校区拥有优越的办学环境,澳大也因此引入国际优秀大学采用的“住宿式书院制度”,设立约10个住宿式书院。近年来,澳门大学进行全面结构性改革。2018年7月,国家科技部批准在澳门设立“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连同2010年设立的“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目前有4所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澳门大学跻身前350位。同时,澳大与国内外学术机构的合作正日益增加。此外,澳门大学更是本地首间获得特区政府授予“教育功绩勋章”的高等院校。

 二、在建中大学 

 除了以上3所已经落地的、建成的校区,还有8所大学正在建设的路上。其中从香港到内地办学的有5所,澳门到内地办学的有3所 

 PART1 

 1、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筹备中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广州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筹备设立的大学。2018年12月21日,香港科技大学与广州市人民政府及广州大学签订三方协议,合作建设港科大(广州)。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选址在广州市自贸区南沙片区庆盛火车站附近, 乘坐高铁去往深圳21分钟,香港35分钟,乘5站地铁即可到广州大学城。

同时规划显示,广州地铁四号线将行经港科大(广州)。 2019年9月26日,港科大(广州)项目正式动工,面积约1.13平方公里,相当于香港科技大学本部的两倍,该项目工程建设总投资额约150亿元。港科大(广州)项目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获批的首个具有法人资格的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机构。2021年9月26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项目一期工程核心建筑和配套建筑主体结构迎来全面封顶,预计将于2022年4月完工。这标志着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距22年9月正式开学的目标又前进了一大步。

 2、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筹备中

 2020年,东莞市人民政府、东莞理工学院和香港城市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同筹办香港城市大学(东莞)。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合作办学项目是东莞市全面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落实国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战略部署、推进粤港澳高等教育合作发展、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项目位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内,珠三角环线和莞佛高速交叉口东南面,离莞佛高速松山湖出口仅百米,区位优越,交通便利。项目总投资额26亿元,占地面积约523.9亩,分两期建设。另外在校园周边还预留200亩用地支持学校未来发展。21年4月22日上午,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在松山湖举行了奠基仪式 。预计2023年开始招生。

 3、香港理工大学(佛山)筹备中(未开工)

 2020年,香港理工大学(佛山)被列入广东省2020年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计划。香港理工大学(佛山)建设项目估算总投资307亿元,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建设教学、实验、科研、办公、会议服务等用房、场馆。 香港理工大学(佛山)将会采取跟港科大(广州)类似的办学模式,与理大香港本校会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而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大学。港理大预计佛山校区初期的生源主要来自内地,而教师将在全球招聘,课程质量、学位颁发与香港主校区标准相同。

 4、香港都会大学(肇庆)审批中 

 香港都会大学(原:香港公开大学)于2020年4月与肇庆市人民政府及肇庆学院(肇院)签署协议,三方共同筹办香港都会大学(肇庆)[公大(肇庆)]。现时三方已就新校紧密合作,启动筹办计划,并已向国家教育部呈交申请以作审批。都会(肇庆)校园选址在肇庆新区,总投资38.4亿元,校园占地面积约2500亩,主要课程采用英语教学,将定位为一所应用型的教学研究综合大学。未来学校建成后,将实现分阶段招生,办学首四年计划共招收约4000名学生,再按阶段逐步发展至在校学生约10000名。 都会(肇庆)的教与学以「应用及专业」为主,各个专业课程均会与当地企业紧密结合,培养人才以推动大湾区创新产业的发展及传统产业的转型和实力提升。因应粤港澳大湾区及国家的人才需要,都会(肇庆)于成立后会先行在以下七个范畴提供十六个本科专业课程: • 创新及管理 • 财务及会计• 创意艺术 • 应用科学 • 电脑工程及讯息科技 • 能源及环保 • 社会科学

 5、香港大学(深圳校区) 

 2021年9月6日,深港高层会晤暨深港合作会议在深圳举行,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共同主持会议,会议期间,深港双方签署了《深圳市人民政府香港大学关于在深合作办学备忘录》,将在深圳设立港大校园,培育人才、从事前沿研究,目标是建设一所面向世界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全球和区域作出贡献。

 这次合作标志著港大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为大学创造条件,把卓越教研推至新高峰。校园选址南山区石壁龙片区,校区分阶段建设。港大与深圳市人民政府会成立筹建领导小组和筹建工作小组。签署备忘录后,双方将进一步商讨详细的筹建事宜。 此前港大在深圳已设立了研究院。2011年3月,港大在深圳市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香港大学深圳研究院。不过,该研究院是港大研发工作在内地的延伸,偏向科研、产业孵化等。 

 大学(深圳)计划主要实施本科生和研究生学历教育,先期在理学、医学、法学、工程、建筑、智慧城市、生命科学、数据与智能、先进材料、金融科技等领域设立学科专业或研究机构,促进深圳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四链”深度融合。

 PART2

 计划从澳门来内地办学的有3所,第一所是拟在中山开设校区的香山大学(与澳门科技大学合办)。剩下两所分别是拟与珠海政府合作办学的澳门城市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这两所目前只是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暂时还没有命名

 1、香山大学

 2012年11月,中山市政府与澳门科技大学签署了合作办学的框架协议,澳门科技大学选址板芙,投资 据透露,“香山大学”项目还列入了2020年中山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点工作和广东省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工作计划,相关发展规划已送中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审批。教育部高度重视该项目,两次派出调研组到现场调研,并原则上支持澳门科技大学在板芙镇独立办学。目前,“香山大学”已完成了部分校区道路改造,部分办公区和宿舍区的内部装修,并在校区开办了香山创智研究院。 3.9亿元,购置了位于板芙镇1800亩土地用于教学、科研、产学研及相关配套。新建大学暂命名为“香山大学”,已写入2020年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 

 2、澳门科技大学(与珠海合作办学) 

 2019年5月,珠海市人民政府与澳门科技大学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双方提出将在创新教育、前沿科技、优质医疗与医学研究、医药与健康产业、下一代互联网、空间大数据、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领域深度合作。2020年11月30日,澳门科技大学举办20周年校庆典礼,珠海市人民政府与澳门科技大学正式签署合作办学协议。

 3、澳门城市大学(与珠海合作办学)

 2019年8月,广东省政府透露,珠海市正在积极推进与澳门城市大学开展合作办学事宜,相关工作进展顺利。珠海市政府已与澳门城市大学基金会签署合作备忘录,计划在珠海横琴开展相关合作,培养中葡双语人才,助力国家更好落实“一带一路”重要战略。该项合作拟设立中葡联合研究生院,通过联合学位、硕博连读、本硕连读等多种学位教育形式,与葡萄牙、巴西、西班牙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设立中葡联合实验室,引入葡萄牙、巴西、西班牙及内地高水平大学的高端实验室及研究团队,以期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立中葡科技创新与转化基地、中葡联合国际学院,开办相关适合大湾区发展需要的本科专业。

 END 

 盘点完毕,随着越来越多高水平的港澳高校落户内地,相信这些大学将会融合内地与港澳教育的优势,为祖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复合型人才,为大湾区的建设提供更具基础性、持续性的动力源泉。一起来期待吧!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

咨询时间:8:00~24:00

400-1010-123
在线咨询

咨询时间:8:00~24:00

点击立即咨询
免费电话
获取验证码
微信咨询

扫一扫立即咨询

留学问题轻松问
请输入电话号码
获取验证码

申请取消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