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博客

首页留学博客亚洲排名前三的新国大物理系推出技术物理硕士项目
专业选择

亚洲排名前三的新国大物理系推出技术物理硕士项目

2021/07/28/周三 18:04

点击量:321

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亚洲第三的新国大物理系,欢迎广大学子咨询和报名。

NUS

01

新国大技术物理硕士项目


新国大技术物理硕士项目旨在为高科技研发人才和应届毕业生提供最新的科技创新技术与技能,并通过物理学、光子学、电子学、材料科学和计算机领域的知识和以实践为导向的方式解决高科技难题。


其课程知识涵盖量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光子学、电子/光学材料和制造以及算法。本项目将着重培养学生为解决复杂问题所需的理论背景,以及掌握解决这些实际难题中所涉及的量子技术、半导体技术、光子技术和先进材料技术等实践知识。


项目概要




02

新国大物理系教授有话说


黄载贤教授

Andrew WEE Thye Shen

新国大理学院物理系教授

曾担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校长(大学与全球关系)和新国大理学院院长职位的黄载贤教授,目前在新国大物理系任教,并担任新国大表面科学实验室主任。他的研究领域为表面与界面科学、分子基底界面的扫描隧道显微技术和同步辐射研究、有机物形成的异质结层、石墨烯、二维材料及器件。


“ 近年来,我们发现侧重基础物理学与应用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应用物理学课程,对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更有直接意义,也能帮助毕业生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我想许多大学也开始意识到这个趋势,从过去完全强调基础科学,逐渐开始关注技术应用的转化。新国大物理系课程也正朝着这个方向转型。


对比中国与新加坡的教学氛围,中国许多大学的教育更加传统,更注重教授的讲授;而新加坡教育更着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研究的开展往往需要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探寻解决方法,讨论和检验。新加坡作为东西文化的融合之地,凝聚了两种文化的精髓,为想要体验不同学术氛围和文化氛围但又不想受到过度文化冲击的中国学生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产业界,在追求先进技术的道路上,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并持续学习新事物至关重要。我在1990年获得牛津大学的博士学位,当时学习的东西跟现在的技术早已不相关,因为技术迭代的速度太快了。学位只是打开知识大门的一把钥匙,它的关键作用是教会我们思考并培养我们的终身学习态度,而这种态度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学生最宝贵的财富。正如中国的一句老话:活到老,学到老。


最后,欢迎中国广大学子加入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系,这里的广阔天地值得你探索。


Jeroen Anton van KAN副教授

新国大理学院物理系副教授

Jeroen Anton van KAN副教授目前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系任教,并在新国大离子束应用研究中心任职。Jeroen副教授从上世纪就开始了纳米精密加工的研究,包括纳米压印光刻(Nanoimprinting, NIL)和质子束刻写(proton beam writing, PBW),后续又在基于纳米技术的纳米流控芯片实验室(Nanofluid Lab-on-Chip)开展了生物科技的检测和表征研究。


展望纳米加工技术的未来发展,Jeroen副教授认为,纳米加工技术从加工工具(刻)到表征工具(看)都已经逐步接近到原子尺度。在芯片制造领域,未来的发展很有可能更偏重芯片结构和部件,比如对3D芯片技术再进行潜力的挖掘。同时,新材料和新技术也将会发挥一定的作用。


目前,Jeroen副教授正在不遗余力地推动新国大物理系在教学与未来跨学科应用上的融合,比如,他与新加坡本地公司和医疗机构展开广泛合作,应用质子束刻写技术原理,进行更加准确和更低伤害肿瘤的检测。


在他看来,跨学科学习、研究和应用的前提是建立在对每一个学科的深入学习和透彻理解的前提下。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同学们需要真正理解公式和实验工具,而不是简单地使用公式做题或使用工具测量。


就像物理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STEM),如果学生曾经参与过仪器的搭建,那么对于仪器背后的物理原理,成像系统的公益工程才会有真正的理解,才能更好地使用这个工具。


对于期望加入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系的未来学子,他期望同学们能够沉下心来,打好基础,深入理解,找对方向,认真做研究。


03

为何选择新国大物理系?


# 新国大传统优势学科


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系创立于1928年,是新国大理学院历史最悠久的学科之一。在2021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新国大物理系高居全球第15位,亚洲第3位


新国大物理系拥有众多先进实验室,比如:先进二维材料研究中心、石墨烯研究中心和离子束应用研究中心等,而起源于新国大物理系的量子科技研究中心是新加坡政府资助的首个卓越研究中心。


多年来,新国大物理系与工业界、海外高校和政府部门紧密合作,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和教学,在推动新加坡迈向高科技时代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师资力量


新国大物理系拥有师资力量。教授团队来自世界各地,其中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中国、印度、德国、意大利、巴西、日本、澳大利亚、荷兰、肯尼亚、新西兰、美国等。


跟随新国大物理系的教授踏上学习之旅不虚此行,你将亲眼见证世界上最聪慧的这群人是如何创造性地解决充满挑战性的难题。


每当同学们对自然物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时,这里的激励性学习氛围总能给大家带来许多灵感迸发的源泉!此外,学生将有机会投入到拓展物理学前沿的研究项目中。


# 引领前沿的科研实力


作为一门研究密集型学科,新国大物理系始终致力于前沿研究,推进物理学基础知识及应用的发展。就研究领域而言,新国大物理系教授团队的研究方向可以分为以下六大领域。除了4门必修课,新国大技术物理硕士课程的选修模块将涵盖其中的量子技术、材料、半导体技术和光子技术等四大领域



量子技术


新国大物理系拥有一批在量子技术领域处于前列地位的教授,其中许多教授是与新加坡研究中心——量子科技研究中心(Centre for Quantum Technologies)联合任命的。这些教授致力于研究光、物质和信息相关的物理学课题,并通过开发创新工具以研究和控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开发安全通信和精确测量等相关技术。


纳米物理学


新国大物理系也有许多教授对纳米物理学兴趣浓厚。他们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在降维情况下材料的物理特性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是否能够控制这些特性,从而把低维系统转换成激励装置?他们的研究方向涉及纳米材料和低维系统,例如石墨烯、碳纳米管、二维过渡金属二硫化物、界面二维电子、表面物理、纳米线、纳米颗粒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有多位教授与另一个新加坡研究中心——先进二维材料研究中心(Centre for Advanced 2D Materials)密切相关。而先进二维材料主要是为基于二维系统的转化技术的概念、特征、理论建模和研发而创建的。


功能材料


新国大物理系还拥有多位功能材料领域的物理学专家,研究领域涉及磁性材料、光学材料、自旋电子学材料、分子电子学和有机半导体、半导体等。


同时,有些专家还致力于研究质子束刻写和原子力显微镜及其应用。为了顺利开展这项研究工作,新国大物理系建立了离子束应用研究中心(Center for Ion Beam Application)。


这是一个多学科研究中心,致力于研发基于快速质子和离子的创新技术,同时研究以质子或离子技术为支撑的独特前沿新应用。


目前,新国大物理系在质子技术的4个领域处于世界地位:质子显微镜、质子束刻写(3D纳米制造)、质子光谱(用于材料研究的高分辨率卢瑟福反向散射)和纳米级材料的质子束改性。


生物物理学


新国大物理系的第四大重点研究领域是生物物理学。在这里,科研团队探讨生物细胞的力学性能以确定病毒感染对细胞的影响,同时还研究分子机器系统的热力学,并探讨单个DNA在封闭通道中的特性。



非线性复杂系统


新国大物理系的第五大重点研究领域是非线性复杂系统,比如经典混沌、量子混沌、拓扑超材料、非平衡态统计力学等。



跨学科理论研究


最后,新国大物理系还有部分科研人员从事跨学科理论研究,比如弦论、黑洞和天体物理学研究等。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

咨询时间:8:00~24:00

400-1010-123
在线咨询

咨询时间:8:00~24:00

点击立即咨询
免费电话
获取验证码
微信咨询

扫一扫立即咨询

留学问题轻松问
请输入电话号码
获取验证码

申请取消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