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博客

首页留学博客布朗大学:藤校不是终极目标,不为探索设限才是申请奥义
留学资讯

布朗大学:藤校不是终极目标,不为探索设限才是申请奥义

2021/04/17/周六 17:35

点击量:11

选择布朗大学,不如说选择了开放式课程体系

选校路上,J同学并非一开始就与布朗大学确认过眼神。相比于综合类型的大学,J同学其实更加向往文理学院小而精的学术氛围,特别是自由的选课空间和紧密的师生关系,都是J同学对大学生活的期待。

不过在顾问老师看来,J同学实质上具备了冲刺藤校的潜力,可并非所有藤校都符合J同学对大学的想象。为此,顾问老师从学术氛围、校园环境、课程设置等方方面面几经筛选,最后认为布朗大学独特的“开放式课程体系”(The Open Curriculum)与J同学的要求非常契合。并且不论是在学术方面,还是非学术方面,布朗大学崇尚自由平等的理念对J同学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选择。
 
顾问老师为J同学详尽地介绍了布朗大学之后,J同学立刻就被布朗的开放式选课所吸引。相较于一些早期就明确了专业目标和方向的学生来说,我们也很好奇,为什么J同学会如此重视一所大学的选课设置呢?这还得从J同学所选择的哲学专业慢慢说起……


02

哲学并非一锤定音,我想拥有更多探索空间

谈到哲学,有人觉得它是对智慧的追求,有人认为它是批判精神的觉察和体现,更有人觉得哲学既晦涩又深奥。无论哪种表述,似乎都只是哲学包罗的一个侧面,因为在J同学的回答中,我们认识到哲学是广袤的:哲学是一个包容性和容纳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当我们面对哲学问题的时候,没有任何答案是终极且唯一适用的。
 
大家或许很好奇,到底接受了怎样的启蒙教育,J同学会在小小年纪就选择了哲学专业。J同学告诉我们,和许多人一样,Ta对哲学的偏爱也来自于老师的引导。在十一年级的时候,J同学遇到了一位很棒的哲学老师,老师通常会以鼓励之姿启发大家静心思考,而身处于纷繁喧闹的大环境中,J同学也十分受益于静下心来独立思考,分外享受与自己独处的时光。此外,J同学还学习过多年的拉丁文,对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历史都有着天然的兴趣,这也不难怪Ta对起源于古希腊的哲学思辨有着自然而然的青睐。
 
但是,哲学专业并非一锤定音。每当J同学运用哲学知识,去和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等不同学科产生思考的碰撞时,似乎踏入了一个广袤无垠的探索空间,却也同时更加接近了哲学本身。

这种探索感受很恰当地解释了为何J同学如此看重开放式选课的原因,显然,J同学期待的是通过一种多样化的、跨学科的课程设置和尝试体验,循序渐进地发现自己喜欢的究竟是什么。对于 J同学来说,对未知的探索本身就像一个哲学问题,没有终极且唯一的答案,与其说J同学选择了哲学专业,不如说Ta选择了哲学的探索方式。

03

保持本心,在文书创作中同样适用

如果说大多数申请者在文书中通过成长经历体现了自己的个性特点,那么,J同学的文书更像是对性格本身进行了一场讨论。十年级的时候,J同学就独自开启了异国的留学旅程,这段经历让Ta在性格上产生了很大变化。
 
J同学诚实地在文书中回顾道:自己本身的性格是内向的,每当坐在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却难以开口参与交流时,外部环境与自身性格带来的格格不入让Ta非常焦虑不安。

当一个内向性格的个体碰上一个偏好外向性格的世界,沮丧感和无力感成了J同学的情绪常客。但个体的潜能往往比我们想象得更为强大,J同学很快调整了心态,决定让自己跳脱出舒适圈。此后,J同学积极发言,踊跃参加社团活动,在公众演讲中不断磨练表达能力。最难能可贵的是,J同学在有意识培养自身外向性格的过程中,仍然保留了内向性格为Ta带来的本真特质——Ta依旧是那个享受独处,喜欢哲学思考的自我。

这样的经历构建了J同学在不同环境下的不同性格,帮助Ta自如地面对各类场景。但J同学也由此意识到,从本质上说,性格本身没有高低好坏之分,即便我们身处的社会环境更善于接纳外向型性格,也不应该轻易对内向型性格产生偏见,发表误判。相反,愿意接纳不同,聆听不同,或许才是更加良性的社会环境。

J同学毫不避讳地在文书中描写了自己的性格弱点和变化,看起来似乎是有些吃力不讨好,实际上却丝毫不影响布朗大学和Ta之间的双向选择。

在这里,我们希望引用J同学的话做出解释并表达认同:招生官阅人无数,一眼就能识破申请者的行文意图。在文书创作中,建议大家不要树立人设,保持本心,诚实地面对自己,真诚的文字和书写也许才是我们申请道路上的隐藏技巧。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

咨询时间:8:00~24:00

400-1010-123
在线咨询

咨询时间:8:00~24:00

点击立即咨询
免费电话
获取验证码
微信咨询

扫一扫立即咨询

留学问题轻松问
请输入电话号码
获取验证码

申请取消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