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博客

首页留学博客芝加哥大学:是学霸,就来挑战我吧
院校选择

芝加哥大学:是学霸,就来挑战我吧

2021/01/10/周日 15:09

点击量:51

芝加哥大学的前身是由美国浸信会建立的一所教会学校,该校与芝加哥大学同名,但在1886年由于财政问题而倒闭。而随着美国内战结束后人口向西部迁移和工业的蓬勃发展,远离发达东海岸的美国中部急需一所一流大学以顺应时代潮流,而恰好拥有远见卓识而乐善好施的美国石油大亨约翰·洛克菲勒也憧憬着能在这里诞生一所伟大的大学。于是在1890年,洛克菲勒捐赠出一笔巨款,在原先倒闭的教会学校基础上开始重新筹建芝加哥大学。


经过慎重考虑后,洛克菲勒选择年仅35岁的著名教育家威廉·哈珀 (Willian R. Harper) 作为筹备芝加哥大学的主要负责人。1891年7月1日,哈珀被正式任命为芝加哥大学的首任校长。学校的第一堂课于1892年10月1日举行,共计招收594名学生和120名教职员工,其中包括8名前大学校长。


芝加哥大学在开办伊始,就能拥有如此强大的教学基础,实属不易,而这都要归功于哈珀的不懈努力。芝加哥大学还未完全成形时,哈珀便为该校制定了严格的教师和学生选拔标准。他希望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建成 “一所可以和东部的哈佛和耶鲁媲美的大学”,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 “把所有的热情投入到无情的引进有才能的教师、学生和管理者中去”。哈珀发挥了他强大的鼓动力,说服了8位在任的大学校长和近20名的系主任辞职,转而来到芝加哥大学执教。


在学校发展逐步趋向稳定后,哈珀又在芝加哥大学里进行了一些改革,由此奠定了芝加哥大学在美国学术界的重要地位。哈珀受近代教育史上著名的 “洪堡精神”(崇尚教学研究合一)的影响,结合了美国的人文学科大学与德国的研究性大学的优势办学,主张大学的目的是进行深入研究,大学生应该在地方社区完成大学的头两年基础课程以应付后两年的紧张学习 —— 这一思想直接催生了几十年后覆盖全美的美国社区大学 (CommunityCollege) 体系。在这种理念的驱使下,哈珀在课程上做了大胆创新,创立了低年纪学生学院,全年不间断地提供基础课程以及不分寒暑假滚动式的授课和学习,同时允许完成学业的学生在任意学年的任意时候毕业,随后便可以进入 “深入研究” 阶段。


在芝加哥大学任校长的14年间,哈珀被称为 “芝加哥的匆忙的年轻人”。尽管行政事务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哈珀依然腾出时间教课和写作。他认为行政人员不能独立于授课之外,所以在兼任校长与系主任的情况下,仍然给自己排了全职教师的课。哈珀于1906年死于癌症,年仅49岁,但他却留下了一所伟大的大学,成为其他大学公开或私下效仿的对象,被称为“教师们的教师”。


02. 

学术崛起


在芝加哥大学第五任校长罗伯特·梅纳德·哈钦斯(Robert M. Hutchins)在任的24年里,芝加哥大学经历了许多重大变革,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学术崛起。为了防止学术课程和职业课程过分专门化,哈钦斯提出了著名的“芝加哥计划”,即学校要以实现通识教育为目标,对学生采取核心基础与专业课程分离的教学体系。所有进入芝加哥大学的学生,必须在大一大二修完由校方指定的核心课程学分;到了大三大四方可依自己的兴趣与期望,专攻由校方所提供的五大学系,共计50个主修专业和28个辅修专业。这套严格的教学体系,不仅对学生的学术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对其他美国大学的本科通识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战期间,芝大在 “曼哈顿计划” 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曼哈顿计划” 是由美国陆军部于1942年6月开始实施的一项利用核裂变反应来研制原子弹的任务,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对此寄予厚望,认为此项计划是能够钳制纳粹集团战斗力的有效手段。这一时期,大批物理学家聚集芝大,奠定了该校在自然科学界的地位。作为曼哈顿计划的一部分,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家格伦·西奥多·西博格带领的团队在芝加哥大学乔治·赫伯特·琼斯实验室中,于1942年9月首次分离并测量出94号放射性元素钚;之后,95号元素镅、96号元素锔也在相继被做出认定。紧接着,在1942年12月2日,著名物理学家费米及其助手们在芝加哥大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可控核反应堆,命名为 “芝加哥一号堆” (Chicago Pile-1),并成功产生了可控的核裂变链式反应。这一成就是原子能时代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两年后的原子弹诞生奠定了基础,芝加哥大学也因此被称为 “原子能的诞生地”。


学霸的世界


至今,芝大的本科课程仍然以苛刻的标准、繁重的学业压力而著称。大多数芝加哥大学学生说起自己的母校时都是又爱又恨,学校学术节奏快,GPA又特别严苛,使得很多学生学习压力巨大,容易受挫。学校的GPA有多严格呢?一般情况下,芝加哥大学录取的学生都是成绩优异,在高中时期成绩顶尖的好学生,这些学生高中GPA大多接近4。但入读芝加哥大学之后,各门课程的GPA为B,C甚至D者比比皆是。


除了教授给分低之外,学生的学习压力还来源于时间紧任务重。不同于大部分实行Semesters(学期)制的美国大学,芝加哥大学实行Quarters(学季)制度。虽然每个Quarter的时间要比Semester的时间短,但芝加哥大学并不会因此减轻学生每个Quarter的学习任务量。这样小小的困难当然难不倒学霸级别的芝加哥校友们,在学校里,随处可以看到学生们互相讨论实习,学习,科研以及其他的严肃的话题,学术氛围十分浓重。


尽管芝加哥大学GPA严苛,但正是这样略显枯燥的学术气氛也成就了大量潜心科研的优秀人才,截至2017年,芝加哥大学的校友,教职人员以及科研人员中已经有92人获得了诺贝尔奖,10人获得了菲尔兹奖(世界数学最高奖项),4人获得了图灵奖(世界计算机最高奖)。除此之外,获得其他世界级顶尖荣誉的校友更是不计其数。


优秀的科研能力使得芝加哥大学的学术大牛们在众多科学领域中都自成一派,也就是传说中的“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学派涉及到芝加哥经济学派,社会学派,建筑学派,建筑学派和传播学派等众多学科。以最具代表性的芝加哥经济学派为例,它的名称的来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当该学派试图利用计量经济学来证明凯恩斯学说的错误时,芝加哥经济学派的名号在当时的学术界一举成名。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

咨询时间:8:00~24:00

400-1010-123
在线咨询

咨询时间:8:00~24:00

点击立即咨询
免费电话
获取验证码
微信咨询

扫一扫立即咨询

留学问题轻松问
请输入电话号码
获取验证码

申请取消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