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作为商科的一个方向,加之很多管理学专业没有专业背景限制,因此,每年申请的人数居高不下。不过,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管理学是一个比较宽泛的专业,担心会不会没有求职竞争力。其实,各行各业对管理学的人才都有非常热切的需求。根据2019年GMAC商学院雇主调查报告,69%的亚太公司在2019年有招聘管理学硕士的计划。
那么,管理学究竟学什么?管理学专业毕业后,就能够直接进入管理层吗?我们邀请到了启德上海亚洲项目组的资深导师Echo老师,她将通过专业概况、课程设置、申请要求、就业前景、文书要求和案例分析等不同方面,让大家对管理学专业有全面的认识~
我们已经给大家分享了一系列的热门专业,比如,金融科技、金融工程、金融数学、商业分析,以及数据科学等。(戳链接可直接了解详情)这些专业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具有交叉性的学科,这也体现了最近几年的行业发展趋势。 比如,金融科技,是金融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商业分析,是商科与统计以及计算机的交叉;而数据科学,其实是统计与计算机科学以及一些相关应用的交叉。 反观这一次我所要分享的管理学,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这个专业比较广或者比较泛,很难找到一个交叉学科的原点,或者可以找到多个交叉的学科。 总的来说,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它的具体定义是指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有效率地协调各种各样的资源,去实现最终的组织目标的过程。简单来说,管理学就是去训练你的思考系统和思维方式。 在商科领域,思维方式是极为重要的。比如,你可以通过学习专业知识,从而掌握一家企业的管理流程、生产标准、服务项目和技术工艺等,甚至,掌握挖掘人才的技能。如果企业的管理者或管理规则发生了改变,这家企业的发展也会变得不一样。因此,管理学专业就会从几个方面去培养一个人的思维方式。


管理学专业的学习包括三大模块,第一大模块是概念和理论,主要是帮助你建立一个系统的认知,学习一些商科以及管理相关的理论知识。 第二大模块是技能模块,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技术技能模块,指特定领域的一些知识和技术。比如,如果你之后想从事信息系统管理的工作,就可以学习一些信息系统相关的知识。人际技能,指领导力、决策力和沟通能力等。而概念技能主要会在MBA课程中去进行培养,是指管理者在面对比较抽象或复杂的情况下,进行思考以及概念化的技能。 最后一个模块是态度模块,具体指组织道德和文化。作为一个管理者,需要一些基本的组织道德,另外,目前因为全球化的趋势,近几年,也越来越看 重跨文化领域的能力。

前面提到了技能模块可以涵盖很多商科领域的内容,按照技术技能的不同,可以把商科的管理学进行简单的分类。一方面,可以从比较“泛”的方面,把管理学专业分为MBA专业和非MBA的纯管理学专业。另一方面,可以从商科细分领域进行划分,比如金融相关的就是投资管理,其他的还有市场管理、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和运营管理等。还有一种,就是具有特定行业特征的一些管理学相关专业,比如:酒店管理、旅游管理和房地产管理等。

前面已经提过,“泛”管理专业主要就是MBA专业以及非MBA的管理类专业。接下来,会给大家分享这两大类专业,在新加坡和香港的各自具体的开设情况。


香港方面,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以及香港理工大学都开设了MBA课程。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理工大学的MBA专业是今年刚刚开放的,学校以前开设的是只接受Part-time学生的项目,所以,大多数大陆学生以前是无法进行申请的。但是,今年学校开设了Full-time的项目,大部分大陆学生都可以进行申请。
新加坡方面,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管理大学三所学校都开设了MBA课程。其中,南洋理工大学开设了两个项目,“The NTU MBA”和“MBA (Nanyang Fellows)”,这两个课程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之后会进行细讲。

大部分MBA课程的设置是比较相似的,在此,我就以香港大学的MBA课程为例。港大的MBA课程差不多是一年的学制,前9个月的课程,包括了商科各个细分领域,比如,会计、分析、金融和经济等,都会涵盖到。后3个月,会提供在其他城市学习的机会,比如,伦敦、纽约和上海等。此外,还配备了一系列的职业规划相关的活动,帮助学生提升职业竞争力。
总体来说,MBA的课程特点就是:围绕技能和态度这两个模块。在技术技能模块,会涉及到各个细分领域,比如,会计、金融、经济学、数字创新和分析学,这是MBA课程的一个特点。在人际技能模块,除了相关的课程设置,比如,领导学等相关的课程;还会有一系列活动,比如,职业规划活动,或者校友活动。在概念技能模块,会有相关的课程设置,去培养学生制定策略和战略的能力。当然,态度模块,也有商业道德相关的课程。其实,每个学校对MBA两大模块的培养也都是有自己的特色的,尤其是人际技能模块的的系列活动。
香港各个院校的MBA专业各具特色。香港大学的MBA,前面已经提到,后期可以去其他城市学习,而且会配有职业规划指导。香港科技大学的MBA的特点之一是可以选择一年(12个月)或者16个月的学制。其次,是个性化的课程设置,选择自由度相对比较高,有7门必修课,其余的课程可以按照你的职业规划去进行选择。比如,如果你想从事金融分析相关的工作,可以在选修课中去选择相应的课程。另外,学校还有与耶鲁大学联合的双学位项目。香港中文大学的MBA,也是有2个Mode可以选择,一年(12个月)或者是16个月。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有两个Concentration可以选择,一个是科技与商业,侧重科技在商业领域的应用,课程包括:金融科技分析、金融领域AI和机器学习&应用,以及数据可视化等。另一个就是创新与创业,课程包括:管理创新与科技、私募和融资等。除此之外,中大的MBA还配有相关的双学位项目以及实地学习的一些项目。香港城市大学的MBA,可以选择1-2年的课程。Concentration可以从5个细分领域进行选择,包括:会计、金融、市场、信息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理论和体验式学习的结合,会让学生参加一些实际的商业项目,在实践的过程中,去加深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香港理工大学的MBA,除了General的一个方向之外,还有三个方向可以供大家去选择,包括:航空、时装,以及创新与设计。另外,会配有相关的实地学习项目或者领导力的培训项目。


香港基本每所院校都会开设相关的管理学专业。比如,香港大学开设了全球管理的课程,这是2019年开始开放的;香港科技大学开设了国际管理的课程;香港中文大学开设的是纯管理学的课程;香港城市大学开设了全球商务管理;而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开设的是商务管理的课程。新加坡方面,主要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加坡管理大学开设了管理学的课程,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管理学课程,只接受春季入学的申请。

非MBA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大体相似,在此,就以香港中文大学的Master of Management为例。港中文的这个项目主要分两大板块,Management以及Business Foundation。总体而言,管理学项目比较偏向于理论与技术技能的培养,对比MBA课程, MBA更偏重于实践性和软实力的培养。那么,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呢?可以这么说,管理学是培养Manager,就是领导层的;而MBA是培养Entrepreneur,就是企业家的,两者之间还有一定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