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增设计算机与金融专业,金融都可以结合人工智能了?
2020/07/29/周三 13:25
点击量:40
随着全国各地高考出分的进度,考生们也都开始准备进入志愿填报的环节。
各所大学也都针对今年的招生计划发布了相关信息,清华大学招生办主任在介绍今年招生政策时,表示清华今年增设了一些新的项目,其中就包括计算机与金融双学士项目,据清华大学招生办主任余潇潇老师介绍: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已经非常显见地为社会发展带来了更加强劲的动力,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招生项目的设立,更好地加速计算机与金融之间的交叉融合,在存贷款与融资、支付与清结算服务、投资与资产管理、可信的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分布式系统设计、高性能计算等核心领域,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端复合型的研究人才和管理人才。
这也意味着在未来的工作中,人与计算机的结合将越来越密切,携手开创更多可能性。其实我们在这方面的探索已经持续了很多年:
物流领域开始广泛使用无人机、RFID技术进行盘点和物流信息的记录追踪;支付宝现在已经使用了智能客服,成功提升自助服务率至97%,同时提高满意度3个百分点,;还有IBM沃森机器人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地医院的医疗助手,依据全球相关的病例大数据,它已经可以通过美国的执业医师资格评定考试,医疗机器人也早已不是神话……
对于未来的将投身各个领域的学生来说,在掌握现有技能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增加对计算机科学知识的学习,虽然增设的专业是最新的,不过这些论起这些改变,就要从上个世纪中期说起了
电影《模仿游戏》中卷福饰演的图灵
计划将在明年年底流通的面值为50的英镑上,出现了一张新面孔——艾伦·麦席森·图灵,他被誉为人工智能之父,计算机科学之父。二战时期,在德国纳粹的疯狂扩张时期,他返回母校剑桥大学,协助军方破解德国的著名密码系统Enigma,帮助盟军取得了二战的胜利。
在战争结束后,他图灵接受了曼彻斯特大学的职务,负责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曼彻斯特一号”的软件理论开发,并提出了著名的“图灵测试”。1950年,他提出关于机器思维的问题,并发表论文:计算机和智能,同年发表论文《机器能思考吗》为后面的人工智能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近十年,我们对于人工智能也是非常的重视,从18年教育部在研究制定《高等学校引领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到现在,已经有超过30所国内名校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包括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
而国外的人工智能专业也是发展了很多年,很多学校的人工智能专业已经相对成熟。各企业对于这方面人才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根据华为公开的邮件显示,华为19年以高薪招聘了多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人才
排在第一位的钟钊是中国科学院大学2014级硕士生、2016级博士生,培养单位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硕博阶段攻读专业都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除了华为以外,各大科技公司也都在高薪争抢这个领域的人才,包括阿里巴巴、科大讯飞等。是不是有些心动呢?那就快来了解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