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当孩子拥有这三种素质时,家长就可以放心让他们自己闯世界了
2020/03/30/周一 15:57
点击量:290
我从小不擅写作,但觉得把一些想法写下来,更有条理,也能与更多人分享。孩子教育问题是个蛮大的命题。要想说清楚,没有几万字是下不来的。另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谁也不能说谁的道理就一定对。我在这儿只是想分享一下我的经历、思考和看法,希望能够帮助到一些人,这就很满足了。
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成为有国际视野的人才。80 年代 90 年代出国的人基本上都已大学毕业,有的甚至工作过几年,心智比较成熟。21 世纪头十年,随着中国家庭的富裕,很多高中毕业生开始出国读大学。虽然心智谈不上很成熟,但至少算得上成人。但最近十来年,似乎有很多家庭送孩子出国读高中甚至初中,出国小龄化似乎已成为近期的必然趋势。
孩子们要不要出国,什么时候出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到什么阶段才算完成?在我看来,如果孩子能做到这下面三点,父母就可以放心让他们自己闯世界了:
客观的自我认知和自信
不怕失败,坚持目标的精神
同理心和从帮助他人中获得快乐的能力
人生一个永久的课题就是回答 “我是谁”,只有先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规划 “我往哪里去”。先有自知,才能自信。
2012 年,两个女儿刚转学到北京顺义国际学校(ISB)时,英文口语都很弱,老二 Amelia 的发音基本上是原来外教的新西兰口音加中文口音,老大 Annabel 也不能流畅地课上发言。我们全家都怀疑是否不该转学,让孩子们尽显弱势。
但一个月后的校运动会打消了我的顾虑。Annabel 在七个田径项目中获得六个年级第一,一个第二,衣服上别满了冠军小锦旗。Amelia 在之后的比赛中也获得同样傲人的成绩。ISB 很重视体育,同学们真心佩服羡慕她俩。她们一下子明白了,原来不用为英文不够好就不相信自己,体育好同样能获得同伴的认可。
恢复自信的姐妹俩从此以后跟同学们课上课下交流越来越活跃,而且继续在体育方面发展并为校队出力,后来又都竞选当上了班长。通过体育获得的自信不但使他们交了很多好朋友,更重要的是帮助她们克服学业上的困难,很快进入好学生的行列。
俩人自己总结这段经历时说:“我们不能在每件事都比别人做得好,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只要在自己喜欢的事上尽力做好,我们就是最棒的。” 由此可见,在孩子小的时候,学校和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全面发展,不只注重学业和排名,这样才有利于孩子们了解自己,获得自信。
在很久一段时间里,我们都认为孩子们没有必要去美高。ISB 是个不错的学校,孩子们能多跟家人在一起四年是珍贵的经历。2015 年时,我们都还没听说过 Groton。到了 2016 年,Annabel 的很多同学在准备申请出国,两个孩子说也想试一试。
在朋友推荐下,我们让一位据说经验丰富价格不菲的面试顾问给姐妹俩做了个评估。顾问各见了她们十分钟,初评的结果是 “她们只会回答 YES OR NO,不够成熟,没看出有什么亮点,一定要上培训课,但即使上了也与前十名私立美高无缘”。
当时孩子们一蹶不振,心灰意冷。本来并没想去美高,这一测试还打击了孩子们的自信,真是不值得。于是我们跟孩子们商量,马上决定不以去美高上学为目的,就是借此机会锻炼提高面试能力,试试看自己是不是像顾问所说那么没有希望。没必要花钱请面试顾问了,我们自己来。
就这样,在度假期间我和先生每天跟女儿们聊她们的优点和特点,及她们觉得对自己有影响的人和故事,直到她们能很清晰自信地表述 “我是谁,我想做什么和为什么要做”。在后来的美高面试中,她们自信满满,已经不在意是否被录取和去哪所学校,更多的是跟面试官聊她们的故事。这种自我认知带来的自信,比后来的录取结果更让人欣喜。
这次经历后,两个人想要帮更多同龄人感受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她们开办了 A&A 面试培训,其特点就是要帮助学员了解自己,找到自信,这样才能更真诚地面对任何面试官和未来的新环境。
有了自信才能欣赏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并和他们交朋友。向更优秀的人学习,也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有了自知和自信,独自留学的第一个难题 —— 适应新学校、交新朋友 —— 就解决了。
丘吉尔曾经说过,"Success is the ability to go from one failure to another with no loss of enthusiasm" (成功来自锲而不舍地跨过一次又一次失败)。从人生长远来看,考入任何一个高中,大学,研究生院都算不得什么成功。如果能在追求任何一个小目标或是大目标的路上都不畏挫折,坚持努力,即使目标没有达到,这个过程只会让我们变得更强大,更美好,这就是成功。
这种能力也可以叫做逆商吧。从女儿们成长的经历中,我们体验到体育运动,特别是竞技性体育运动,是帮助孩子锻炼逆商很好的方式。
两个女儿小时候也十八般武艺都尝试学习了,但只有网球她们喜欢并一直坚持了七年多。这过程中她们经历了太多次失败。有一段时间她们每周末参加半专业大孩子比赛训练,结果场场落败。由于从小她们练球就是从兴趣出发而没有很强的目的性,她们很早就认识到自己不是在为成绩而比赛。每一次失败能帮她们找到弱点,继续提高。多年网球训练让孩子们内心不断强大,并把这种精神贯穿于学业和日常生活中。
2017 年 3 月,在得知两个女儿同时考入 Groton 的喜讯后,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却是忐忑。一方面是我们还没有做好孩子真要出国的准备,另一方面我听到的是这个学校是全美顶尖私立高中,全是学霸,竞争激烈。孩子们本来在 ISB 自信爆棚,为什么一定要去承受不可预测的挑战呢?
我当时跟孩子们讨论:“你们在申请过程中已经全面提高,也更了解自己,这就是成功。如果你们去了 Groton,将不再像在 ISB 那样名列前茅,很有可能在班里落后。你们如果决定不去,爸爸妈妈一样高兴。”
Amelia 想都没想便回答说:“Great. If that is the case, I will just do better.” Annabel 则深思了几分钟说:“即使我刚开始在班里落后也不怕,在 ISB 我就是从中下努力到上游。而且我们全面发展,不能因为学习成绩不是最好就放弃。”
看来孩子们心理准备比我还充分,她们要接受挑战,努力做更好的自己。如果一个人失败都不怕,那还有什么做不成的事呢?有了不惧困难和失败的精神,留学的第二大挑战 —— 学业压力 —— 就不难面对了。
二女儿 Amelia 在十一岁时写了一首诗 “Invisible”,大意是表述一个感到自己没有灵魂,被世界抛弃的人的感受。我刚看到吓了一跳,以为孩子得了抑郁症或自闭症,赶紧去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写,她说只是想表达在学校被校园暴力的孩子还有很多被歧视的孩子的内心感受。
我很感动女儿能真心地感知别人的苦痛。女儿们从多年前就开始在农民工社区做公益,看到过那些跟她们一样大的孩子上不起学,看不起病的样子。后来,她们又跟着清泉成才公益基金探访贫困家庭学子,见到了很多家房子不能遮风挡雨,墙上却贴满孩子从小学到初中的奖状,然而那些家庭付不起孩子高中的费用。我告诉女儿们:“命运也许不公平,你们能优越地选择人生,而有些孩子连读高中都是奢望。你们要珍惜自己所有,也要想想如何更好地帮助这些没那么幸运的孩子。”
热爱中文的 Annabel 到了 Groton 后选择继续学中文。金老师温和善良,经常给学生们讲做人的道理,教学方法也很创新。感恩节后我送女儿们返校,金老师听说我工作是投资,就邀请我参加他们的中文课,评估学生们的创业项目。那个班从九年级到十二年级一共十个学生,分三组用中文介绍了他们的创业计划,我则以模拟投资人的身份评估项目可投资性及提出建议。
学生们很棒,有些项目是纯公益或有公益成分,能感受到同学们都很有心解决社会问题和帮助他人。Annabel 组提出的就是一个美高留学有关的服务项目。她们真把中文课的模拟项目当真,冬假时两个女儿把她们的美高经验和帮助清泉学子的热情结合起来创立了 Wings for Girls 坚翼计划 —— 通过A&A面试培训,获得培训费全部捐助贫困家庭的女孩子上高中。
她们很开心能用自己的力量帮这些孩子追求更好的未来。她们还要邀请中文班同学们加入 A&A 志愿者队伍,一起帮更多人插上梦想的翅膀。虽然坚翼计划还在筹划中,我已经看到女儿们的兴奋和未来从项目中获得的快乐和动力。也要感谢金老师给她们的启发。
孟子言 “独乐乐不若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若与众乐乐。” 自己成长重要,能帮助别人一起成长才是最美好的。如果能从帮助他人中获得快乐,那么在哪里上高中,大学,走到哪里,都可以快乐。
作为母亲,无论是全职在家,还是像我这样一直奔波职场,我们在孩子成长中责无旁贷是最主要的教育责任人。教育也许不在于陪伴时间多少,更多的是帮助孩子养成优秀的品德和健康的三观。而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因素是我们自己首先要做个好人,做出我们希望孩子成为的样子。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们是他们自己不可复制的独立个体,总要担当起自己的人生。家长能给他们的翅膀就是帮他们认知自我,磨练意志,找到快乐的密码。他们将谱写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