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高申请到耶鲁录取,这是一场横跨8年的规划与见证
2020/03/17/周二 11:47
点击量:124
今日明星:C同学
本科:埃默里大学 神经科学和行为生物学+计算机科学
GPA:3.9+/4.0
TOEFL:waive
GRE:327
录取:耶鲁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硕士(曾选择启德成功申请美国高中及本科)
在开始今天的录取分析前,我们先来看一眼主人公C同学的申请时间线,从2012年到2020年的8年时间里,我们有幸成为C同学成长的见证者,一同体会他从入读美国高中开始到获得耶鲁大学硕士录取的每一次成功和喜悦。
缘起高中申请
与C同学的故事,要从2012年的9月说起。那时,C同学在北京一所不错的中学读初三,他的成绩很好,只是个性比较腼腆,说话很小声,一看就是那种乖小孩。C同学的爸爸是一位非常重视孩子教育的父亲,鉴于孩子马上就要升高中,考虑到户籍和其他各方面的问题,爸爸想提前为孩子的将来做一些打算。和每一个疼爱孩子的老父亲一样,C同学的爸爸也希望孩子能拥有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找到适合自己的努力方向,继而成就自己的人生。在综合评估了孩子的性格以及接下来即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后,顾问老师和家长一致决定,应该尽快送C同学去美国读高中。
为了不浪费C同学的时间,顾问老师为他选择了最近的一次2013年春季入学申请。经过前后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们和C同学一起完成了选校、申请和面试,并成功收到了几所中学的Offer。最终,C同学选择了一所地理位置优越、升学率各方面不错的由犹太人创办的走读学校,正式入读9年级下学期。
由于美国中学在课程设置、课外活动各方面跟国内的学校差异很大,加上还有前期语言环境的适应问题,顾问老师曾一度很担心C同学能不能应付得过来。但是C同学自己很争气,非常努力地学习,第一年就拿到了3.47的GPA。
继续本科规划
虽然已经完成了高中的申请,但顾问老师仍然和C同学的爸爸保持着联系,进而了解到爸爸对C同学的大学申请也是有所期望的。于是,C同学在10年级的时候加入了我们启德高端留学Prestige Only项目,准备以长期规划为导向,为美国本科申请做准备。
10年级时的C同学依旧内向腼腆,参与的课外活动比较少,不过他的成绩保持的还不错,尤其是在理科上,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在与C同学的前期沟通中,PO团队得知C同学未来想要申请商科方向的专业,这让团队有一点意外,因为不论是从性格还是从学术特长上来看,C同学都更像是一个“理工男”。
后来PO团队了解到,原来C同学的爸爸是一名企业家,因此他希望孩子以后可以往商科方面发展,尤其可以考虑金融方向,而C同学当时还没有找到明确的学科兴趣,也就暂且听从了父亲的意见。
其实,这种情况在美本申请的规划中还是挺常见的,很多孩子都需要经过一段摸索期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点。但越是这种情况,就越考验PO团队的规划能力,需要他们提前做好很多铺垫,才不会使得C同学之后变得手忙脚乱。
PO团队做出的第一项规划,就是让C同学继续保持在学术上的优异。众所众知,在校GPA是展示学生学术能力的有力证据,其重要性有时比标化考试的分数还要大。PO团队通过定期的监督机制,有效地训练了C同学的时间管理能力,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GPA也从第一年的3.47一路攀升到最后申请时的3.88。
除此之外,PO团队还要求C同学选修了微积分、统计、物理等理科方向的AP课程。这些AP学科可同时适用于商科和理工科方向的申请,无论将来C同学要选择哪个方向,这些AP成绩都是非常有用的。当然,C同学自己也非常努力,5门AP共获得4个5分和1个4分,还获得了AP Scholar的荣誉。
*图为C同学的AP考试成绩截图
PO团队的第二项规划在于课外活动。由于C同学的专业发展暂时还没有很确定,因此PO团队选择了把活动设计的更宽泛一些。这里的“宽泛”可不是说什么类型的活动都做一点,而是说在一个活动里尽可能地扩大涉及面。
比如,C同学在10年级的夏天参加了波士顿大学的Summer Challenge夏校。在这个夏校中,C同学既学习到了很多实用的市场营销规则,也学会了如何使用Scratch, Python这样的计算机语言进行编程。后来,他用在夏校中学到的商业知识,在学校里做起了珍珠奶茶的生意。同时,他也没有放弃编程知识,又自学了其他计算机课程,并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在线小游戏。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多角度的尝试,使得C同学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目标。11年级的暑假,他突然向PO团队表示,自己对商科真的提不起兴趣,想要改一下申请专业,改成偏工程方向。这种改变可不是一件小事,这意味着接下来的规划必须更加慎重,才能确保C同学的申请在招生官眼中是有逻辑有章法的。
于是,PO团队迅速做了两件事情。首先,团队让C同学又做了一次MBTI测试。这一次的测试结果与C同学刚加入项目时的结果类似,依旧显示C同学的性格更适合从事严谨的理工科工作。当然,团队并没有完全否定C同学在商科上的可能性,而是告诉他在理工专业的加持下,未来他也许能在商业世界里做的更好。
然后,PO团队马上调整了接下去的课外活动发展路径。团队放弃了原本计划好的商科类夏校,改为申请偏工程类的夏校。时间紧任务重,但PO团队硬是在一个星期内就完成了夏校的重新申请。最终,C同学成功拿到了卡耐基梅隆大学的AP/EA Pre-College Program录取,学习计算机工程和神经工程方面的课程。
在PO团队紧急调整申请策略的同时,顾问老师也和C同学的家长进行了一番深谈。顾问老师告诉家长,C同学的兴趣和潜力确实都在理工科上,又帮家长详细分析了各种就业发展的可能性。最终,C同学的家长表示,愿意尊重孩子的意愿。
明确了自己兴趣所在的C同学从此一路开挂,不仅以非常优异的成绩结束了6周的高强度夏校,后期还跟随教授进行了关于神经工程的科研活动,一样也是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
*图为C同学的部分课外活动
在最后的选校阶段,PO团队考虑到C同学在工程和商科上的双重背景,向他推荐了一些同样具有这种专业交叉性的学校选择。最后,C同学成功录取到了埃默里大学与佐治亚理工学院共同开设的“3+2”双学位项目。这个项目允许学生前3年在埃默里大学完成通识教育,后2年在佐治亚理工学院修读工程。毕业时,学生将获得由埃默里大学授予的文学士或理学士学位以及由佐治亚理工学院授予的工程学士学位。埃默里大学的文商科教育一直是处于美国前列的,而佐治亚理工学院又是与MIT,加州理工并称的理工类院校三杰,从这个双学位项目走出来的学生,可以说将会成为真正的文理全才。*图为C同学入读的埃默里大学与佐治亚理工学院3+2项目官网截图
大学期间的纠结与选择
C同学入读埃默里大学之后,专业是生物。在这里补充说明一下,在美国,大一大二通常是通识教育为主,大三开始才确定了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方向,这也意味着比起国内大学,学生在大学期间“转专业”来得更容易一些。而进入大三之后,如果你在一年或一年半内修完了专业课,也可以申请提前一年/半年毕业。而C同学3+2的双学位项目,让他在埃默里大学的三年比起身边四年修完所需学分的同学要忙碌很多。
顺利念完大一后,C同学又面临着第二专业选择的问题。最初选择经济作为第二专业,仿佛更贴近父亲的期待,但他在大二学年接触了经济的课程后,体会到自己对经济实在提不起多大兴致,于是把第二专业调整成了计算机科学,而此时的他在不断的摸索和成长后有了更远大的理想:想念博士,想做科研。
大二结束,因为第二专业的调整,C同学大三学年的课业压力又增加了不少。而远虑的父亲在之前便已和我们聊起了未来的选择,父子俩陷入的新纠结是在埃默里大学念完三年,放弃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学位,直接申请硕士或博士,还是去佐治亚理工学院完成双学位。
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又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分析,考虑到C同学的科研梦,建议C同学要么在埃默里大学念完三年拿到学位后直接申请硕士,要么再去佐治亚理工学院拿到双学位,积累更多的科研经历再申请研究生。
在这里要解释一个问题:在美国,本科毕业可以申请硕士,也可以申请博士,那我们的选择为什么是硕士而不是博士呢?博士申请更注重科研经历,而C同学在埃默里大学的前两年,因为专业课有限,积累的科研经历明显不够,学校实验室也很少招收大一大二的学生,所以C同学直接申请博士希望渺茫。
而硕士里又有两种学位,Master of Science(MS) 理学硕士,和Master of Engineering(MEng)工程学硕士,简单说来,前者以两年制为主,更注重学术和科研,后者大多是一年制的,更偏向于就业。所以如果选择的是MEng学位再想申请博士还是会面临同样的问题:科研经历不够。在我们详细的分析和认真的沟通之后,C同学理所当然选择了MS硕士项目。
申请美国研究生首先就要解决“为了什么”的问题,你的就业目标、人生方向等在项目及院校选择时尤为重要,在C同学有了明确的未来目标后,我们的研究生申请就有了努力的方向。
下图是选校期间为C同学整理的项目参考列表,内容涵盖院校专业名称、官网项目链接、截止申请日期、托福豁免情况、送分代码、学费情况等等, 方便信息汇总和选择对比。
*图为选校期间为C同学整理的部分项目参考列表截图
SO导师助力爬藤
C同学的研究生申请加入了我们启德美研高端申请SO计划,我们的申请团队又加入了一位SO导师,指导C同学的文书创作及申请全程的材料准备。父子俩的从高中到研究生申请的过程中,也改变了不少,父亲增加了陪伴儿子的时间,给了儿子更多的鼓励、支持和信任,儿子也从安静、腼腆变得更独立、更有主见。
启动研究生申请后,C同学科研经历不足的问题便是首要重视的。于是我们给出了有针对性的规划建议,指导学生申请本校的实验室项目来强化自己的背景,也会聊起他和实验室的老师,也是潜在的学术推荐人保持好关系。
在GRE的备考上,我们也给C同学提供了不少时间安排上的、复习资料上的帮助,督促他的备考准备,三个多月的时间,GRE最终在10月份之前取得了327分的不错成绩。
在文书方面,SO导师从头脑风暴开始便不断地、有节奏地与C同学进行沟通,挖掘了C同学很多想法、经历和小故事,最终打造出独一无二的申请文书。下图展示了文书素材挖掘过程,四个字总结就是:充分沟通!
*图为SO导师与C同学的文书素材挖掘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耶鲁的网申系统中还有一篇Diversity Statement多样化文书,但是是Optional的,可写可不写,SO导师深知名校对于Diversity Statement的重视程度,每年招收来自不同地区国家的学生自然也带来了多样性的文化和背景,所以多样性文书给了学生又一个向学校展示自己的机会。结合C同学的经历,涉猎德语及法语,有多年的志愿者经历以及从高中便出国留学自身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从申请结果来看,花时间打磨多样化文书十分值得!
今年2月27日,C同学等来了耶鲁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的硕士录取,所有人都沉浸在巨大的惊喜中,正如C同学自己说的“这么多年算是看着他长大的”,的确,8年来见证他的成长与进步,陪着他经历迷茫与困惑,最终获得藤校青睐,耶鲁的录取远不能说明C同学这几年的收获,祝福他的研究生生涯一切顺利,向着他的科研梦一直努力,实现更高的人生理想。
Offer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