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外活动的重要性
2019/06/01/周六 18:06
点击量:81
招生官眼中的含金量高的活动是怎样的?
在中国学生普遍“考得好”,硬实力已无法区分申请者的趋势下,软实力成为一个学生被招生官关注乃至青睐的关键。那么如何提升软实力?侧重点更多在于我们如何规划我们的课外活动。
什么是软实力呢?
其实在考官的眼里,我们学生托福考了99分、100分,和其他考了105分和106分是没有什么太大区别的,所以在招生官眼里,学生都是一个样子的。如果我们一个孩子的软实力非常过硬的话,他有一个很好的背景的经历、活动的经历,在考官眼里面就非常的突出,很容易就被发现到了。
我们申请的时候,除了提交这些标化考试的成绩、GPA,其实同时还需要提交的是活动列表、奖项列表。通过这两项,以及文书、面试等,通过这几项,面试官就能看得出来这个孩子和其他的学生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例如 1. 加拿大医博类排名第二的多伦多大学,下图是多大工程申请过程中需要完成的附加表,要求提供参加过的各种活动。
例如2. 加拿大医博类排名第三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要求学生必须提供的5个活动经历,包含领导力,学术类,运动类,工作类,志愿者类等等。而且还要用50个字简要的描述活动内容。
在申请UBC尚德商学院文书中的一题,社区人员,朋友,家人是怎么描述你的?你自己觉得最自豪的事情以及为什么?什么对你最重要,为什么?
例如 3. 加拿大综合排名第三的滑铁卢大学,计算机,精算,工程专业北美闻名,同样要求学生提交各种活动。不光光是活动名称,另外还需要提供活动开始结束日期,活动频率,活动类型等内容。(具体见下图)
通过这些活动,主要突出学生自己的1.leadership领导力,2.Problem Solving解决问题能力 3. Creativity创造力 4.Special Talent 特殊才能,5.Challenge 克服挑战能力, 6.Academic Curiosity学术探索, 7. Community Contribution社会贡献, 8.Uniqueness独特性。
通过以上就能看得到,其实软实力是非常重要的。可能大家很好奇:“硬实力,比如托福考了100分、110分,ACT考了1400、1500,是有个很好的衡量标准的;软实力,招生官又不知道我大概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这是很难评估的。”但是事实不是这样的。
我们的软实力也是可以有评分的
比如上面这个简单的表格。根据这个表格的评分,普遍的中国学生大概都在3、4分左右,比如说参加了一些学校的少量的课外活动。也有的学生可能说参加了很多的课外活动,比如说学校的各种社团、项目。也就是参加了活动,但没有体现出来这个孩子有什么样的能力。他只是普普通通做了这件事,但是怎么能够体现出来这件事情做的是有意义的,他做这件事情跟别人是不一样的,就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
有的学生可能觉得:不是的,我在学校的社团里面是社长,我在校报是主编,我在什么运动项目是队长……这样的话,其实也就顶多能达到5分的水平。的确这个孩子可能积极的参加一些活动,然后在几项活动里面,可能是属于一个领导的角色。可能国内比较优秀的孩子能做到这样的程度。但是这样的软实力的程度,也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往上看,最高分段是什么样的?8分到9分,要克服的是极端的困难或者达成了极其罕见、出色的成就,比如说这个孩子搞了一个什么样的发明创造,解决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比如说他写的论文发表在了什么国际性的杂志、期刊上面,或者是说这个孩子证明出来一个多少年来都没有能够证明出来的理论……
这种情况太少了,我们中国学生在这种传统的教育体制下发展的,可能很困难,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也是比较罕见的,所以我们更多的考虑的是6分到7分左右的水平。 那么6分到7分是什么?就是在至少一项的活动中有可观的投入程度。这个投入程度怎么衡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