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概况
2018/12/12/周三 02:44
点击量:282
面积:1709.82万平方公里;人口:1.46亿人,民族194个;城市:莫斯科,俄罗斯首都;
其中俄罗斯族占77.7%,主要少数民族有鞑靼、乌克兰、哈萨克、阿塞拜疆、白俄罗斯等族。俄语是俄罗斯化大都市官方语言,主要宗教为东正教,其次为伊斯兰教
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交通中心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面积约为25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230万。均气温:1月-8℃,7月23℃。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俄罗斯通往欧洲的窗口,多国领事馆、跨国公司、银行的据点所在,也是一座科学技术和工业高度发展的国际化城市。面积1439平方公里,常驻人口约600万,圣彼得堡和历史中心古迹群构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圣彼得堡属受海洋性影响温和的大陆性气候,1月平均气温-6.5°C,7月20°C。
俄罗斯高等教育
截至2015年9月,俄联邦共有950所高等教育机构(其中国立高校548,非国立高校402听)。在俄所有高校中,得到俄联邦改府重点支持的德校共41所,分三个层次:2所拿有高度自治权的联邦政府直属高校一英斯科国立大学和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直属俄联邦政府管理,其校长由总统直接任命,国家财政预算单列)、10所联邦大学和29所国家研究型大学。
在上述三个层次的重点高校建设基础之上,2013年,根据总统令,俄教科部开始实施“5-100计划”,即:到2020年5所俄罗斯高校进入世界名百强(以QS等世界三大大学评级机构大学排行榜为准)。
为此,俄教科部通过公开竟争遴选了共计21所重点高校进入“5-100计划”(不包括莫斯科大学和圣彼得堡大学,本册中的圣理工和圣光机均在内),重点冲击世界大字排名榜百强目标。
俄罗斯留学概况
1、从人数来看:中俄双向留学的规模已达到8万人,其中在俄长期留学的中国留学人员近3万人。根据两国共识,到2020年两国双向留学规模应达到10万人,最近3年,将是数量增长的节点期,更是质量提升的关键期。
2、从年龄看:留俄学生的年龄在25岁以下的站47.5%。25-30岁之间占45%,两者相加达到92.5%。留俄学生队伍非常年轻,充满活力,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人生阶段。
3、从学历层次看:留俄学生读预科和本科的学生占一半以上,其中大部分来俄前只有高中学历,攻读副博士学位的学生所占比例很小。
4、从地理分布看:留学学生遍布全俄,但又相对集中。俄联邦85个联邦主体中有66个主体有中国留学生,但大部分集中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及远东与中国相邻地区。
5、从学校分布看:留俄学生在俄罗斯282所高校中国人数超500人(圣大、莫大、圣理工、俄师范、友大等院校),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6、从专业分布来看:俄语专业学生占总留学人数的31%,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占据22%,其他人文科学占据29%。理工、医学和自然科学专业的占18%。留俄学生主要集中在俄语和经济管理两个专业(占53%)。这种专业分布于俄罗斯作为科技大国的地位不符合,与我国对俄合作的优先领域也不相吻合。
留俄优势
1、机遇多:中俄关系的高水平发展使得对从事双边交流的人オ的需求大规模増加,随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领域的不断深化,需要人才的领域不断扩大,工作机会不断增加。根据上外研究数据,近年来俄语专业的市场需求供需比逐年递増,从2016年的1:146.12升至2017年的1:387.2,俄语专业就业率连续三年居于高位,分别是:2017年97.96%,2016年96.08%,2015年97.83%。据统计,去往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的俄语专业毕业生,占近三年俄语专业就业毕业生人数的23.3%,具体签约单位包括外交部、商务部、上海航空工业集团、中国银行等。俄罗斯在世界上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教育、文化等诸多方面如此重要,留俄人数的越少,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是珍贵。国内对俄罗斯科技教育的了解缺乏,但俄罗斯教育水平之高是世界公认的,留俄人员恰是中俄科技交流的先行者,是中国人中对俄罗斯先进教育科技的“先知先觉,掌握重要纽带和渠道。留俄人员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难以企及的特长。
2、排名前:饿罗斯高校教育质量世界公认,在国际院校排名,俄高校普吃亏的情況下,莫大仍然进入QS2018T0P100조大培养了9名诺贝尔奖得主,圣光机2009/2012/2013/2015/2017ACM-ICP历届世界总冠军,列宾美术学院世界四大美院之一(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巴黎美术学院、英国伦敦皇家美术学院齐名),莫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目前世界最优秀的音乐学院之一。
3、花费少:俄罗斯高校院校学费普遍在1.5-4.5万人民币之间,生活花费类似国内北京上海,一年所有花费5-10万人民币足以,是西方其他国家院校花费的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ー。
4、材料简:俄罗斯高校对学生语言、成绩和资金担保无硬性要求,国内高中毕业和本科毕业生均可请俄罗斯高校。
5、学历认:中俄双方政府签有互相承认学历的协议。凡在俄罗斯正规高等院校或科研单位注册学习取得的半业证书及学位证书中国予以承认。
6、获签高:俄罗斯欢迎中国学生到俄就读,凡申请到院校邀请函,获签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