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黄娴:AI在教育里的应用要回归到本质
2018/11/07/周三 02:55
点击量:342
导语
10月31日,在鲸媒体主办的“TEC2018教育创想大会”上,启德教育CEO黄娴发表了题为《构建具有学术思考的教育产品》的演讲。她提出:AI在教育里的应用要回归到本质,要真正改善我们的产品,在学习过程里提升学习者的教育效果。AI跟教育、教学法、跟知识是要携手并进的,所有的这些教学法,它需要大量的大数据,需要很多的教育理念来帮助我们输入给到AI,这个AI才能通过一个又一个学生反馈,从这里面找到更新的规律,以及更好的一些方式。
黄娴认为,现在大家对于AI的应用并不陌生,最简单的是降低一些重复性的工作,比如批改工作。但是帮助老师降低重复性的工作,只是一个浅层的帮助,更重要的帮助在于,让老师面对诸多学生时,真正提供一个个性化的、长远地针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老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学习遇到的难点,这里面有很大的意义,以前没有AI时很难做到。
AI在改变学习方式,但效果如何衡量?影响AI释放潜力三大要素为:科技、教学法和体制改革。在AI的影响下,我们可以真正重新定义教学法,可以每一个人有一个不一样的学习方式,因为AI能够根据学生对前端知识的反应,预测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是否走弯路,调节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等于是调节了教学方式,能够让每一个人根据自己更加熟悉的方式去学习。
但这些教学法需要大量的大数据以及教育理念输入给AI,这样AI才能通过各种反馈,从中找出更新的规律以及更好的方式。因此AI跟教育、教学法、知识是需要携手并进的。
如何能把AI释放得更好?还需要科技的力量以及体制得改革。当然,在底层,还是应该坚持教育的本质。
以下为演讲主要内容实录:
确确实实,今天的AI跟过去的互联网对教育的改变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真正不在一个同样的量级上面。而我们会看AI真正能去到教育核心里面改变很多东西,但是对于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讲,我还是同意白总(白云峰)说的一句话,就是教育的本质其实还是最重要的,而这个教育本质里面我们很多的应用是可以有所帮助,但是不应该脱离。
我会发现,在AI领域里面,其实在国内很多时候的交流,大家的话题聚焦点其实跟国外会稍稍不一样。我们都很多时候会放在AI一些很炫很酷的事情上面,但是可能在与国外经过30年的AI应用在教育方面,它可能会更加回归到本质,回归到怎么样去真正改善我们的产品,怎么样在学习过程里面提升我们学习者的教育效果。
一直以来我相信大家对于AI的应用非常非常熟悉。最简单的肯定是降低一些重复性的、行政类的工作。无论刚才教授讲的,或者是今天很多嘉宾讲的,我们会看见批改作文、批改功课、批改学习已经改了很久很久了,或者是说适应或者是真正帮助评估孩子的能力的这些我们已经非常熟悉了。这些可能在我们心目中好像已经跟今天最热的AI这个词有一点不一样了,但是确确实实这是AI最早进入我们眼里它的一些功能。
我们也很相信知道说AI肯定可以帮助到我们的老师,但是帮助老师,其实从我们最早第一条我们说降低重复性的工作,这是一个很浅层的帮助。更重要的帮助是在于怎么样去让我们的老师在面对这么多的学生时,他能真正提供一个个性化,而且能针对长远对他自己学习的惯性,影响他的因素等等去做出一个真正的了解。而这个了解我们希望真正能帮助什么,就是如果我这个老师想教的想传递的是到这样一个程度的知识也好、能力也好,但是我的学生到底在路上的哪一个点停下来了呢?是在这个点还是那个点?这里面就有很重大的意义,以前没有AI我们真正很难做到的。
因为没有一个老师说这么多的学生我怎么样持续而且全方位地了解我的学生,而真正对我的学生的能力有更好的评估和认知,而在他每一次做错这个题的时候我们知道他是来自于哪一方面错误。AI就能从这个维度上帮助到老师。
同样我们从最早说个性化学习,方便等等,但是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它能提升学习效果和学习乐趣。我们一直相信在我们过往的,大家都做过学生,每版教材,如果以中国学生来讲,可能是好几十万学生同样的一本教材,无论出版社怎么样努力地做,它对于这几十万上百万的学生其实还是一套一模一样的教材,一套同样的教学法。但是如果有了AI,它怎么样去真正提供一些我们以前真正没办法设想的情景式的学习也好,浸入式的学习也好,其实这些都能给到我们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学习乐趣和学习效益。
当然现在国外还在探讨的是有没有可能AI有一天成了像我们银行,我们有个理财经理,我们去到什么俱乐部,有一个专门负责你的客户经理。有没有可能AI有一天它成了我们一个终生的学习伙伴呢?这个终生学习伙伴里面所代表的是什么?从小到大,它随着学习,过去你特别懂什么,特别不懂什么,它怎么样给你量身定做所有的这些东西。当然这还是相对遥远的,可能在国际的教育上面大家还在真正的辩论说它所带来的一些风险,无论是道德上的风险,无论是其他科技上的风险,这大家还没有一个定论。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确确实实AI在改变我们完全不一样的学习方式。
当我们一直讲教育,我们其实很清晰的是说教育理念什么样会真正影响,让它不一样,质量是怎么样衡量,效果是怎么样衡量呢?我相信大家都会很同意这三大要素里面除了学习者,我们要传递的其实是某一个领域里面的一个知识,而传递的方式是一个教学法,而这也是我们一直说教学法很重要,它是定义了学习效果、学习方式,是不是能够让我们的学习者很快地去明白。
过去我们靠老师,如果说教育三大核心要素是这些,那在AI年代又有什么不一样?其实基本上就是旁边多了一个AI,多了一个超级武器。但是这一次你会看见它们俩是携手并肩的,因为在AI底下我们可以真正重新定义这个教学法,不再需要一个教学法决定了一个年级的学生怎么样去学习任何一科学科,每一个人可以有一个不一样的学习方式,因为AI能根据你的对于前端知识的一些反应,更早的预测到你对这个概念有没有走弯路,调节你学习的方式,同时也等于是调节了教学的方式,可以更好的去让我们每一个人根据我们更加能熟悉的方式来学习。我相信这是非常非常了不起的,而且是一个革命性的改变。因为你突然想想,我们大家都在上数学课,但是我的学习跟他的学习不仅仅在于早年我们说速度的不一样,而是学习方式的不一样,学校也好,老师也好,他能根据你的不同的方式来给你一个不同的教学法。有没有比早上说不同的作业更牛?
但是这里面我们一定不能忘记的是,所有的这些教学法,它需要大量的大数据,它需要很多的教育理念来帮助我们输入给到AI,这个AI才能通过一个又一个学生反馈,从这里面找到更新的规律,更好的一些方式。所以为什么我们说AI跟教育、教学法、知识它们是需要携手并进的。因为今天的教学法的不一样,它的更新,刺激我们更多的想法时,教育工作者提出更多不同的学习方式时,它会影响我们的AI到底应该朝哪个方向去走。同样,AI科技的改变提升,它同样也会把我们过去认为不可能的一些教学法变得可能,所以我为什么说这一次我觉得是真正的携手并进的关系。
但是我们在很多很炫很酷的东西背后,我们也要做一些思考,就是说我们在使用AI的时候,到底我们,或者是整个教育界应该还有些什么样的一些参与。因为过去我们会看见,因为AI领域太多太多了,所以一直在引领AI发展的更多是一些科技人员、一些科学家。对教育板块的应用,我们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教师、学生,甚至于家长怎么样去参与呢?因为这中间我们一直强调的是它背后除了有教育的理念,它还有教育的本质,我们怎么样去让到AI真正去适合教育?这需要我们所有人更多的参与。
同样的,在AI底下,我相信大家非常能理解的是它改变了一个评估,它不只是说它能更智能地评估,其实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不再在我们传统的方式底下,我们需要通过什么,学习一个学期,停下来有一个考试,然后对特定的小范围的知识,对于这个学生来做一个评估。但是我们大家也都知道,这样的情况底下的分数,它代表这个学生的整体能力吗?将来AI所带给我们的能不能在做学习的过程里面,它其实就可以持续地帮助我们学生去做评估吗?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评估方式是不是更加能代替我们将来所谓的考试分数呢,是不是能对我们的学生有一个更全面完整的一个评估呢?如果是这样,这个评估系统,这个评估将来在我们整个的理念里面到底应该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这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一个范围。
同时,我们通过很多的反馈,甚至于说我们让我们的学生去在一些很困难的问题面前时,他有一些失败,但是你正在帮助他建构一个更加完整,更加强的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时,其实这些通过评估更好反馈是非常宝贵的,这些怎么样提升我们的教学法,这个是环环相扣的。
同样我们也是希望说到最终AI能帮我们在一些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因为我相信大家都会同意,在学习效果里面,我列在这儿的是我们未来非常重要的一些的学习方式,怎么样又进一步通过刚才所收集所有的这些进一步提升无论是在协作学习、深度学习方面更进一步。
另外今天我们一直都在讲AI,有什么样的板块需要我们更多的参与,才能把它的力量释放得更好呢?我相信科技,不用多说,随着这个科技我们才能做的更多。教育教学法,我们怎么样能把更多更新的一些教育理念套用在每一个不同的人身上,同时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叫做体制的改革,回到刚才说的比如说将来我们如果不考试会怎样?
所以这些都成了将来AI能不能真正地提升,或者是改变教育在它的模式上,在他的思维上去改变,当然底层我们还是要坚持我们教育的本质。
精彩问答:
Q:留学这块,现在留学其实说实话产品和服务和广告宣传同质化非常严重,启德是怎么样把控的?因为留学申请不是标准化的产品,怎么把控后期的服务质量,甚至说跟其它家不一样,把服务做得更好?
黄娴:留学的申请环节,肯定需要有很多的判断,也需要有很多的数据,我们希望用更多的投入在科技方面,是对我们数据成功案例的总结和分析,我们希望理念累计的点点滴滴,能作为我们下一个申请者的参考,所以这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而我们希望,能把这些总结起来,一个是对我们自己内部员工的培训,希望他们每个人,哪怕我只是做了10个案例,但是通过很多的数据,能掌握的经验跟我们掌握的能力是要远远超过我自己单一个员工的。另外一方面我们也把更多的案例跟家长分享,让家长能看到,实际上哪一些点是非常关键的,也希望说家长能够在这种环节里有更多的参与。
我们希望,如果过去留学是一个中介模式,是一种咨询模式,那我们希望现在从去年提出的是从咨询到规划,用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方式来服务我们的学生,因为其实我们很多人都很习惯有规划地做很多的事情,其实教育一样需要规划,因为你每一个人生阶段底下的教育,其实对于他孩子下一个人生阶段都起了一个很大的影响跟作用。那在你每一个不同阶段的时候,我们其实是更加需要把孩子跟家长一起抓进来,我们启德做的测评工具其实也不是说我测了之后你就必须什么必须什么,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没有精确到那个份上,我们更多的是希望,通过我们的这个测评工具,让家长跟孩子对他自己的能力、对他自己能力的强弱有更好认知的时候,我们可以基于这个来去讨论说,“爸爸妈妈,你有没有发现你的孩子这几点这几点,其实他的能力强弱是这样的”,可以做这些东西。我们希望把这个可能性打开了,孩子跟家长、跟我们,就能够真正有效的沟通,而在有效的沟通里面,我们更好的了解到他的爱好,他的梦想,他的强弱,如果你有足够的热情我们可以谈透,你愿不愿意为你这个梦想去付出这些的努力,在这些领域把这些能力补强,然后去做,如果可以的话,为什么要限制它呢?
所以我们希望撇开了完全传统上的这种做法,我们从这个起点开始,跟家长、跟孩子做好了未来三年五年的规划,在这个过程里面把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列出来,跟孩子共同列一下,定下这个盟约,好好的运用这两三年、三五年的时间达到想要的目的。
Q:很多咨询的时候已经是要毕业了或者要出去了,你们的这种模式肯定要做好营销才比较好,比如说做到宣传,说我们现在的服务变成了规划似的,你们怎么转变?
黄娴:这个肯定需要一个过程,如果今天来找我们的孩子已经是要出去念研究生了,而且马上八九个月要出去了,那这样的话其实一样有八九个月的规划,会短一点。当然也会有市场上,其实我并不需要,我只需要一个咨询服务,你帮我做一个申请,肯定是有的。如果他决定了选择这样的,我们还是会给他这样的服务,但是我们希望就是说打开另外一个可能性,而且我们这个也就是为什么说,我们现在在我们自己的很多的宣传也好,我们很多的有机会跟家长去到学校、去到各种场合里我们去宣讲,其实你的孩子需要的是一个教育规划,我们会大量的讲,让市场有一个不同的认知,让家长能够有一个选择。到最后我不能强加说你一定要跟我的这一套规划,但是我们希望说用这个不一样的方式,来让整个过程不一样。在这个过程里它其实要很多很多的监督,所以启德我们的中央有质量监管部门,我们也有我们总部很多的抽查来确保整个环节,而且我们也把我们的过程完全透明给家长,家长就可以更好的反推、反逼我们自己的服务质量,当然到最后我们还会采访的学生跟家长,到最后他们满不满意。说实在这个过程一点儿都不容易,我们还没有走到完美的阶段,但是我觉得总得有一个起步,我们正在做这样的事情,而且我们也已经有一个不小的团队在做,有一些学生在接受我们的服务。
Q:您觉得从最早互联网潮,到大数据潮到AI潮,哪个对教育冲击更大一点?
黄娴:说实在在互联网年代我以前也那么说,我说那个只是便利,说实在的便利和教育的价值说实在差的有一点远,因为教育我会觉得其实你一定要回归两个问题,要么是说你提升学习的效果,要么你提升这个学习的乐趣,如果跟这两个没有搭边的,那些都有点远。说实在的互联网是一个小工具但是不能真正地跟教育去并肩作战。
大数据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大数据我觉得其实是AI的一个底层,就是说AI并不是没有根据,AI其实是更多应用到我们大量数据去寻找一些规律,所以我们能更好的对我们学生这种学习,无论是能力的展现,或者说我们对于他未来的表现能够有一个更好的预判,所以说我们知道通过这些分析,这样的孩子有什么样的表现,甚至于我们能对他们的状态,学习的这种状态,他的情绪,他是不是在一个很好的适合学习的情况下,甚至于我们能因为他很多的表现,无论是我们刚才所讲的这种状态和情绪,甚至于他对于哪些知识点的吸收是更好的,是怎么样去教他才能够更好的去抓到那个点和那个概念,其实这些都是一些无限的,当你拆碎之后其实都是一个一个的小数据。而AI是通过所有的这些来对于这个人,他的学习方式,他对于教学法的吸收能够有一个更好的预判,而这个过程里面真正的能找出一个方式是适合每一个不同的学习者,适合他的这种方式,我觉得这才是整个AI最根本的一个能起到的作用,所以我们最希望他在于帮助老师的时候是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这个老师,他所面对的所有孩子,对他们跟他自己想要教的东西到底还有多少距离,这个小孩子哪一个环节停下来了,在30分环节停下来还是在80分环节停下来,他其实不懂得是什么,你怎么样帮助他把那个困难解决了,重新起步继续走向他完全掌握的一个路上,我觉得这些才是我们希望看见AI最终能帮助到我们的地方。
Q:展望一下未来,未来的教育公司是不是自带科技属性?我们不会叫教育科技公司,我们就叫教育公司?
黄娴:我觉得肯定是说未来教育公司必须非常善用科技,就是说他需要对于科技的应用有很多很大,很深入的了解,但是很难说叫做“科技公司”。
*本文授权转发自鲸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