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博客

首页留学博客为什么说IB课程体系很科学?
其它

为什么说IB课程体系很科学?

2018/09/18/周二 01:10

点击量:294

一直以来,都有想上国际学校的家长不断地咨询,国际学校学什么?什么是IB课程?IB课程到底学什么?

什么是IB课程

IB课程全称为国际预科证书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简称IB课程)

IBO是国际文凭组织被称为“成熟的国际化的素质教育”,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课程与考试中心在英国卡地夫,在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千余所成员学校。

IB的教育哲学是Education for Life(终生的教育),通过综合的平衡的学科及富有挑战性的评估,国际文凭组织旨在帮助学校努力发展青年人的个人才智,教会他们把教室里学到的知识与外部世界相结合。

1IB课程介绍

IB是不以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课程体系为基础而自成一个体系,广泛吸收了当代许多发达国家主流课程体系的优点,涵盖了其主要的核心内容。

因此IB课程体系即具有与世界各国主流教育课程体系之间的兼容性,又有自己教育理念发展下的独特性。学生在IB体系中修读相同教材,并且于毕业时参加全球统一甄试,试卷的命题及评分均由IB总部统筹规划。全世界的IB学生学术水平因此得以统一,毕业文凭亦被公认为全球最高水平。

IB课程分为标准难度课程(SL / Standard Level)和更具挑战性的高难度课程(HL / Higher Level)。IB要求学生至少选六门课+Theory of Knowledge,这六门课中至少有三门是HL。除了对学生的课业要求外,选择IB Diploma的学生还要在两年内完成150个小时的社会实践活动(CSC Hours)。相较于四科主修的A水准课程,IB课程要求学生从六组不同领域的课程中分别选择一科,加上核心科目,须修的科目可达九科。

 

2、评分标准

IB有自己的评分系统,45为最高分,拿到3638左右即有资格申请剑桥(一般需要40-41),申请常春藤大学的学生一般分数在40或以上,牛津要求42+的成绩。而A-Level课程以AB来打分,判分标准严谨不够,在多年来呼吁改革现行的A-LEVEL体制的压力下,英国政府正着手改革A-LEVEL提供,其改革的参照体系便是IB

拥有A-Level课程成绩,可以申请英国本土大学和美国,澳洲等其他国家大学;如果获得IB课程成绩,不仅可以申请英国大学,还同样可以申请如美国,澳洲,加拿大等世界上100多个国家上千所大学。

根据今年616IB日内瓦总部的最新资料显示, 目前全世界己有1425IB学校分布在115个国家同步教授IB课程,有成千上万的该证书取得者进入了世界上几百所大学。

为什么说IB课程体系很科学?

有一位香港的IB中文考官曾说过,得教育者得天下,得IB者得教育。那么,IB是如何通过科学的课程体系来实现这些高大上的培养目标的呢?现在我们要回答第二个问题:IB到底教些什么?

 

以目前在中国最常见的IBDP课程为例,华师大终身教授钟启泉形容IBDP课程是一种类似水仙花的结构模型,不仅体现了其课程结构的和谐美,课程设置也是高度科学的。虽然科目林立,却没有将知识割裂得支离破碎,各门课程都有互通之处,真正实现了跨学科、培养均衡人才的目标。

IBDP课程针对的是1112年级的学生,分为六大学科组(母语与世界文学、第二语言、个人与社会学、科学、数学和艺术选修)+三大核心课程(认识论Theory of Knowledge、拓展论文Extended Essay和创意、行动与服务Creativity, Activity and Service)。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科基础以及升学方向从前5个学科组中各选1门课程,从16组中选出第6门课程来学习。

课程总时长为两年,包括240课时的三门或四门高级别课程(High Level),150课时的三门或两门标准级别课程(Standard Level)。不过HL未必一定比SL难,若是语言和数学之类强调基础的,则HL更有深度,若是人文社科艺术类,则HL指所涉更广。

另外,学生的选课还得视学校开课情况而定,这取决于学校的师资、修读IB的学生人数、教学实施等因素。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IBDP9大课程:

第一组:语言A,分为文学、语言与文学两门课程。简单来说,就是学生的母语或者是在学术层面最强势的第一语言。IB对母语学习的强调是其有别于其他国际课程的一大特色,这也是IB致力于做好本土化的具体体现。

基于体制内教育的语文基础和文学造诣,大部分中国学生会很自然地选择中文文学A。在外滩君看来,IB中文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强调整本书的阅读和学习,以及训练学生对母语文学敏锐的感受力和鉴赏力,同时兼具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第二组:语言B。即第二语言,中国学生一般会选择英语B。在中国,由于很多学校不开设第六组艺术选修课程,也有不少学生会再学一门二外,如西班牙语、日语、法语等。

第三组:个人与社会学。包括历史、地理、经济、工商管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社会与文化、全球社会中的信息技术等学科。

第四组:实验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设计、环境系统等学科。(值得一提的是,第三、第四模块中有一门比较特殊的跨学科的课程,environmental systems and societies,是提供给从体制内转过来的文科生的,是一门跨学科的课程)。

第五组:数学。数学为必修课,强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包括:普通数学、高等数学、数学研究等不同难度的课程,供具有不同需要的学生选择。

第六组:艺术。包括视觉艺术、音乐、戏剧、舞蹈、电影制作等。它告诉学生,艺术是需要被慎重对待的,是我们感受美、表达美的重要途径。

除了上述六门学科外,IBDP课程最重要的特征则体现在“水仙花”的“花蕊”中,即IB的第二类课程——核心课程:认识论TOK、扩展论文EE、创造行动与社区服务活动CAS

认识论是一门跨学科的课程,顾名思义就是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质疑,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知识与经验,防止认知偏见与主观臆断,增强学生以理性基础进行思辨和表达的能力。

举个简单的例子,从数学角度看,1+1=2,但从物理角度看,由于本质相同,一堆糖加上一堆糖就不等于两堆糖。

扩展论文则特别像国外大学的训练,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领域,设立课题,进行独立研究,同时学习和掌握学术性论文的写作规范和技巧,最终写出一篇4000字的研究论文。这一门课程可以说是提前训练了学生在国外大学的基本生存技能。

创造、行动和服务则是我们常说的学生活动。只不过不同于以往被动参与,或是单纯地选择兴趣社团,CAS更强调学生自己开发兴趣、设计目标、解决问题,在过程中不断反思和完善,关心服务社会与他人,培养团队精神,增加社会责任感。

从上述课程框架中,我们大约可以看到IB课程的科学之处:

首先,文理相通,跨学科素养很重要,同时每个学生又有自己擅长的高水平领域,扬长避短。学生可以在每一门课中钻得很深,又需要跳出这些领域看得更高。不过最重要的还是鼓励学生的独立研究,训练批判性思维能力。

林宇澔博士说,为什么大家觉得IBDP很难,其实无可厚非,这些本该在大学阶段才训练到的能力被大大提前了,对于学生的挑战的确不小。

另外,这里再简单提一下IBDP的考核方式。IB采用7分制,六门学科满分42分,加上拓展论文与知识论文的3分,满分为45分。

考试成绩在24分以上并符合其他要求的学生可以获得IB文凭证书,否则只能获得单科文凭证书。

IB vs A-level vs AP

对于很多中国家长来说,选择哪一门国际课程可能和选择哪一所国际学校一样困难。在中国,比较主流的国际课程无非就是IBA-levelAP这三门。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AP是美国大学先修课程,它本身是不成体系的,它是让学有余力的高中生有机会提前修读美国大学课程。虽然可以抵学分,但是它本身不出具文凭,相当于特长选修课,在大学申请中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而且,任何国内非国际高中学有余力的学霸同学,即使在学校没有修AP课程,也可以通过自学,或者辅导,参加全球统一考试。在考完以后,美国大学理事会会给你寄一张成绩单,但是没有证书。

相比之下,A-levelIB都是一整套的课程体系,换句话说,A-level证书和IB文凭都可作为进入英语国家大学的敲门砖,而且两种课程对可申请大学的国家也并无限制。

当然,A-levelIB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总的来说,由于A-level一般只要求学生选择3-4门课程,并且无所谓文理均衡,但更强调课程深度。而正如前文所说,IB显然更强调学科的广度。

其实对于学霸来说,选择两种课程都没什么问题。只是由于IB课程广度大,对学生的要求也更高一些,因为首先你不能太偏科,还要很喜欢学习,而A-level则是让学生把精力放在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上。

其实IBA-level都可以实现一些共同的目标——让学生多元发展的同时又在某个方面有特长,只是看起来似乎IB培养的是全才型的学生,而A-level更基于学生的兴趣。

怎样的孩子适合念IB

既然IB是一门极具挑战性的国际课程,那么很显然,并非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念IB。其实从IBDP的课程框架出发,我们基本可以总结出IB学生的几个特质:

首先,从学习基础来看,必须要有基本的识数能力和读写能力,不然在语言理解和数学逻辑分析上都会有问题,不管是何种国际课程,都无法完成。

其次,从技能角度看,独立研究的能力是必须的。这也是IB learner profile中强调的特质。比如你今天遇到一个课题,你要知道依靠怎样的研究技能去解决。

另一方面,英语能力也是必须的。除了母语课程以外,IBDP都是全英文教学,平时的课业加上考试和论文,负荷较重,而英语就是一个基本功了,尤其是学术英语能力,这是中国学生的短板,在输出方面比较弱,尤其是写作,我们都没有学习过学术写作的规范,这可能是一个难点。

再次,从学习态度来看,自我管理包括时间管理就不必多说了,IB的学生一定是积极主动的,不是老师让学生做什么,而是学生了解自己的弱点,然后想办法去解决。

另外,毅力也很重要,因为IBDP的学习时间节奏很紧,的确很具挑战性。

还有就是应对挫折的能力,在学习IBDP的过程中,多少会有这样那样的失败,甚至会有一段时间找不到任何成就感,这个时候就需要学生有积极的态度来面对,而不是轻言放弃。

除了学生以外,家长的教育理念也需要扭转。尤其是低年级的时候,家长也许也要适应这种没有教材、不分学科、但注重思维训练的教育模式,配合学生一起完成IB的学习。

 

——————————————————————————————————————

Stephanie|潘晴

HK&MU Education Counselor | 东南亚教育顾问  

Tel : 01058781745

Mob: 18311336797

WeChat:18311336797

QQ:1163502179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 建外SOHO-A座705(邮编: 100022)Add: Room  705, Block A, Jianwai SOHO, 39 E. 3rd Ring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2, China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

咨询时间:8:00~24:00

400-1010-123
在线咨询

咨询时间:8:00~24:00

点击立即咨询
免费电话
获取验证码
微信咨询

扫一扫立即咨询

留学问题轻松问
请输入电话号码
获取验证码

申请取消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