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转载】英国硕士预科真实升学率
2018/03/23/周五 01:49
点击量:468
每个读硕士预科的人都有一个不堪的过去,面对社会的潜规则,不得不弯道超车,他们对名校的渴望更加强烈,对每次机会的把握都是无比向往。如果有个人说这条路好,他们就会冲上去。人心的欲望总是能被这些诱惑所点燃。
可是面对纷纷扬扬的网络信息又是将信将疑,既不想错过机会,也不想掉坑里面,到处打听那些有价值的信息。在谎言和真相中寻找答案。
硕士预科的升学率像谜一样的让他们困惑,得到真实的信息渠道很少。明明是谎言,但内心还是渴望这不是真的。比如谢大83%的升学率,有点不相信,可是其他大学我看不上,万一梦想实现了呢?
一
硕士预科
硕士预科的定位原本就是给那些差一点进硕士的学生做个过渡,现在生生的做成了一门生意。原本是为了弥补专业的不足,却被人误认为是进入名校的最佳跳板。原本是因为弥补招生不足,现在却成为被人利用的工具。但是这个市场上还是有大学在做教育的。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SOAS:伦敦亚非学院:这个是最早做预科的学校。上世纪80年代开始做预科,硕士预科是90年代才做起来的。SOAS解决达不到录取要求的学生的学术和语言短板。每年坚持面试录取所需要的学生,因为能每年公布毕业生去向在业内非常的著名。每年有很大比例的学生能进入前10的学校。这个以商科、传媒、法律、社科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是市场上少有的能做到货真价实的硕士预科。
但最近几年为什么毕业生去向没有以前那么抢眼呢?
因为中国学生越来越多,优秀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名校的商学院竞争更加激烈。每个大学能空下来的位置越来越少。他们根本不需要通过预科弥补生源,现在就是从这里找几个优秀的漏网之鱼罢了。
伦敦大学学院
UCL硕士预科开设的比较晚,3年的时间并没有形成足够的影响力。招生一直不足。从毕业生去向来看。UCL一直把预科定位能给UCL提供足够生源的手段。重点是理工学生。毕竟理工类不是热门,还是有很多位置的,世界前10的名气,能保证40%以上的本校升学率已经非常的不错了。当然很多去读商科的学生还是憧憬能通过UCL的预科进入UCL的梦想。但是现实都是残酷的,大学本身商科硕士门槛就是要求211均分85,还要GMAT的门槛,为什么会给一个均分不高,雅思不高,学校一般的硕士预科学生呢。况且UCL的商学院成立时间很短,规模很小。去年一批硕士预科向UCL讨要说法,为什么预科成绩不能直升硕士。UCL非常官方的说,我们不是双录取,你必须单独申请硕士,达到学校的学术要求,获得条件录取,预科成绩合格才可以进入本校。学生说,要是能拿到UCL的条件录取,谁还读你的硕士预科呀。
伦敦国王学院
有同样烦恼的,比UCL早几年的kCL,也是这样,他的毕业生去向没有UCL的好,也许是因为KCL是以商科社科为主的硕士预科,KCL的商科也是难录取出名,211,85%才有机会。哪有那么多位置给预科。伦敦的几个顶级学校都受限于自己的校园规模,根本没有足够的教室装下更多的学生,这注定他们的目前现状。类似学校还有圣安。
南安普顿大学
南安普顿大学是另一个非常不错的硕士预科。以录取激烈、升学率高著称。如果说硕士预科那个最合理。非南安普顿莫属。因为南安是拿出对应的硕士位置对接硕士预科的。所谓的高升学率是因为足够的位置保障的。比如最热门的金融硕士,招生很足,就明确不给预科名额。而他家硕士预科专业方向很多。预科定位明确,数量控制的很合理,既保证了升学率,也保证了学生的质量。同样策略的还有伯明翰大学、伦敦玛丽学院、伦敦霍洛维学院。只是这些大学的排名没有满足中国学生的“野心”罢了。
杜伦大学
杜伦大学的硕士预科是今年开设的,这打动了很多学生的心。多少人因为进不去杜伦,而对这个硕士预科心存幻想。其实杜伦只是没有办法而已,合作伙伴学习集团给他巨大好处,你不得不做个姿态,给个甜头。非常勉强的拿出商学院的5个名额,这还得面试笔试的挑,最后给不给还另一说呢。有个5个名额对于XX集团来说就足够了。这几个诱饵一定会吸引更多的关注,这就是一门好生意。然后不是有很多冷门专业吗,最后去不了商学院,能去冷门专业也很好,再冷也是杜伦呀。中国人不就是要这个面子吗。好,我就是这样诱惑你。至于怎么说服学生,就让中介去忽悠吧。遍布全国的中介网络搅得很多人“心池荡漾”。因为在之前的谢大、格拉斯哥、利物浦等身上已经证明,这个策略是有效的。10年成功验证,这个一定也能成功。
升学率
什么是升学率,对于硕士预科来说,学校越好,专业越热门,位置越少,升学率就越低。你不要有“非分之想”。如果是冷门专业,我倒觉得“很有希望”。
当然如果不是非进入本校为最终目的,那么选择预科就要考虑认可度的问题,不被认可的预科选择就很少。有的预科“超招”现象十分严重,如果还有压分的,那你这预科很可能就白读了。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