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2017/12/12/周二 10:59
点击量:747
前几天,在家里翻微博,突然看到了一个节目《演说家》,嘉宾张雪峰和马丁在读研还是工作,吵的不可开交
刚看了节目组的9分钟完整版花絮,看完有了更多的感触。
v.qq.com/x/cover/ndu18ik6egmi3of/f00249bu2u4.html
无独有偶,第二天在和一个学生闲聊的过程中,他就问了我是不是看过这个视频,我怎么想的?
我当时就告诉这个学生,张雪峰说的完全没有问题,一点点问题都没有。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这个社会上就传出来了这样的言论:
“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有能力才是真的”
“你看这个人读这么多书,都读傻了”
“你看他读那么多书,还没有我赚钱多”
我们来看看张雪峰老师怎么说的:
最后的那个表情真的看的心酸,有没有?
现实么?现实。 但是他说的对么?完全没错,经历过校招的学生,就能有切身的体会。
总的来说,张雪峰没有把话说死,并没有说一定要考研,考研是唯一的路。他是在讲大概率的问题。对于大多数没有背景,人脉,以及雄厚经济基础的本科毕业来说,考研是一次改变和提升的机会。
局座所说的马云乔布斯,是小概率。试问全世界有几个马云,乔布斯?而马丁说的话,根本就是为了怼而怼,而且还把自己的局限性和低涵养表现的淋漓尽致。
张雪峰说齐齐哈尔大学不是在黑这所学校,而是现实。确实不会有世界500强企业去招人,不需要啊!北上广差不多就招够了。所以,你连500强的门都没敲到,还谈什么工作中锻炼?你在500强企业里有机会和顶级业内人士接触,你可以看到实实在在的企业文化。这是锻炼。你去搬砖,这也是锻炼。但这两种锻炼环境,一年后,两者的工作薪资,眼界,思维就天差地别了。
学历不能决定这个人优秀与否,毕业学校也不能决定一个人优秀与否。但你必须承认,在大概率的情下,低学历或者说非名校毕业的占主体构架的公司,确实是要比高学历和名校毕业占主体构架的公司发展要有局限性一些。
最后我有一句话想分享给各位:
学历不能决定人一辈子,文凭也证明不了人的能力,但有些机会,在某些时候只留给了有这张纸的人。
各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