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风靡全美的STEAM教育

2017/03/02/周四 02:43

点击量:451

风靡全美的STEAM教育

STEAM本身的概念

 

说到STEAM教育,大家脑海中想象的画面是什么样的?

 

STEAM是由STEM教育演化而来的,本来的STEM,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 ,相当于国内的理工科,鼓励孩子们在这些方面提高综合素养,提升未来的竞争力,不过后来,又在其中加入了艺术(Art)让素质教育更加全面,所以就形成了STEAM。

 

为何STEAM教育在美国越来越火呢?务实的一个原因,就是STEAM类的就业需求非常旺盛,而本土人才却十分的匮乏。

 

 

但STEAM指的也并不只是单一学科的教育,而是重视实践的多学科教育理念,因为我们都知道,一个项目或者产品的成功,必定是多种学科知识、经验的结合,比如iphone的诞生与成功,靠的不仅仅是硬件技术,还有产品外观设计、对大众消费心理的把握等等,所以打通学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才是STEAM教育的目的。

 

在美国刮起STEAM教育热已经有段时间,编程、3D打印、机器人都不是新鲜事,在去年,上届总统奥巴马更是提出了CS FOR ALL(全民编程)的口号,号召全国开始编程课程的实施。

 

但正如之前所说,STEAM教育不应该只是教一门课,而是帮打通这些课程知识,甚至知识本身的获取都不是那么重要,学习的过程才是精华,如何引导学生去思考、设计、追问、假设、证实...敢于让学生们犯错、让他们相互合作、学习,尊重与他们自己截然相反的想法,大胆实践,创造可以应用于生活的东西,才是STEAM教育真正想达到的目的。

 

再说说看当下流行的几个STEAM教育误区

误区一:科学教育就是启蒙兴趣

 

孩子对于新奇的事务本身就是有好奇心的,所以只要是新的小实验或者小玩具,兴趣自然能产生,但如果STEAM教育止步于此,其实并不会帮孩子开发任何的创造力,兴趣应该是开始,后续的有体系的课程,至少需要有知识、技术、思考这几方面的培养。

 

国内目前的很多机构,只是停留在启蒙的阶段,如果你问这个课程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教学方法是什么,有什么研究或理论支持吗?可能连老师都回答不上来,因为从来没有深入的去思考过这个问题。甚至做完一个小活动之后,延伸出去的思考是什么?如果孩子非常感兴趣,又有哪些enrichment(深造)的资源可以提供?

 

STEAM教育,又不应该只是STEAM,看了下面这张图,大家就明白了:

 

 

误区二:STEAM课程必须做出“好看”的作品

 

好看的成品,拍出来可以发朋友圈啊!最好还是高级酷炫到其他人都没有见过的~~ 有这样心态的人不在少数,我们不反对晒,但是晒作品绝对不是动手活动的最终目的呐!

 

 

纸板、气球、铅笔、甚至是棉花糖等等生活常见的东西,都完全可以用作STEAM教育的素材。凡是可以启发孩子去思考为什么、去寻找答案、试错、讨论,都算是一个小小的STEAM教育了。

 

 

STEAM教育,遵循的其实是科学探究、工程实践的顺序,按照课程设计的方法来说,最合适的是Project-based learning,就是完整的把STEAM课当作一个小工程来做:引导孩子发现问题,思考如何解决,去哪里搜索、获取解决办法,筛选最合适的,设计然后动手用材料建立模型(prototype);从其他人那儿获取改进意见,完善自己的作品,最终完成整个小项目,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创造”计划。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

咨询时间:8:00~24:00

400-1010-123
在线咨询

咨询时间:8:00~24:00

点击立即咨询
免费电话
获取验证码
微信咨询

扫一扫立即咨询

留学问题轻松问
请输入电话号码
获取验证码

申请取消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