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浸会这一年,是我收获颇丰的一年,专业压力很大,但是非常值得!
大学本科在华农大学读的金融系,毕业以后,原本要去英国伦敦继续读金融研究生的我,因为机缘巧合进入了一个媒体工作。接近四年的工作,有收获也有遗憾,也正是因为这样,让我想要进一步提高自己。
一年前的现在,在考虑到地域,语言,媒体专业发展各种原因以后,决定到香港完成再继续学习。本科毕业前联系的留学机构就是启德,所以这次也想着找他们。无论从服务和专业性都让我比较放心。
近半年的时间一直在的准备雅思的考试。同时也在跟深圳的启德梁老师Mandy联系,她给了很多建议和资料。留学机构的专业流程,给还在工作的我比较多的空间,毕竟兼顾工作和考试是不容易的。如果个人是比较怕麻烦的,找靠谱的留学机构还是不错的选择,可以节省不少时间,自己可以专心备考该考的考试。当然,自己也要主动跟进自己的各种资料准备,不能什么都撒手不管。由于我不是在深圳本地,整个流程下来,一次都没有直接跟Mandy以及文案老师见过面,所以很多联系都是靠网络和快递,现在想一想也还是比较靠谱的,异地并不影响整个申请。
由于已经毕业多年,平时工作根本跟英语也没有什么联系,所以对于考试还是比较没有信心。不过由于想继续读书这件事是自己的选择,所以不管怎样也还是要更加努力坚持下去,再加上启德梁老师Mandy一直鼓励,现在的我,坐在图书馆看着窗外满眼的春色,感慨万分。
香港的学校学习氛围和资源都很好,虽然现在挺多人担心各种氛围会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是我还是想说只有真的迈出自己的舒适圈,你才会知道这是真的锻炼意志和各种能力的学习。
浸会大学的传理学院学习财经新闻,是比较专业的王牌专业,开始我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但是后来发现本地知名度和认可度都是比较高的。然后经过一年的学习,专业性有很大的提高。总的来说,新闻学的课程设置都比较合理,有很多实践操作的机会,不会只有理论的教育,对于很多有新闻基础的同学来说,这就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当然学习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这个要有心理准备。浸会传理的硬件和老师都是非常牛逼的,总的来说学习条件跟国内的大学比较是很好的。而且学校还会提供非常多的交流机会,以及有各种的媒体工作坊和大型活动。经常会请来世界各地的知名记者和成功人士,在这读书会有各种机会跟他们交流和学习。每年学院还会组织出去的交流,可以选择德国、法国、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跟老师和同学一起出行,去世界不同的地方参观学习媒体机构也是一种不同的体验。例如我在这一年就去了德国的柏林和莱比锡,后来又有美国Ohio大学和Leipzig大学的同学来交流的时候也有很好的体验。学校举办的SOPA作为学生大使,接触到来自Times、New York Times、SCMP等各个媒体的获奖者也是倍受鼓舞。后来还跟普利策获奖者Michael Vitez有很好的交流,他来浸会的一周里,我也学到了很多……
现在又到了期末月,接着是面对要找工作的压力的时候。我想说的是,如果你选择来香港读书,好好享受自己的學生时光吧。希望大家不忘初心,前程似锦。
师姐:WEI 小BO
2016.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