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去加拿大读小学(转)

2016/02/23/周二 10:51

点击量:1337

加拿大的学校主要分为三类,公立、私立还有教会学校。我的两个女儿相继在安省的公立小学上学
 
,大女儿现在高中,小女儿今年6月读完6年级。一直以来,十分关注两个女儿上学过程和学校教学
 
进展情况,也在学校做过义工家长及午餐监管,参与学校和班级活动。从我们的耳闻目睹的亲身经
 
历,对加拿大公立小学有如下认知:
 
视安全为第一位
加拿大的公立小学大多设在居民区里,与社区融为一体,学生都是按照学校所属的区域就近入学。
 
学生上学方式有步行、父母开车接送,距离较远又符合规定的学生,可以搭乘当地教育局提供的校
 
车。从外表看,学校既没有正规的围墙,也没有气势宏伟的校门。校舍多为低矮的平房或是两层楼
 
房,有的还有简易的活动房屋。安省教育厅有明文规定:学校的建筑设施必须确保师生安全,出于
 
抗灾逃生的需要,小学校舍不得超过两层,而且对走廊和楼梯的宽度以及出口等等也都有严格的要
 
求。学生上课期间,几个出口都是反锁着的,可出不可进,任何外人要进入学校都需要先到办公室
 
登记。
别看学校的外表不起眼,走进去就会被前厅和走廊的各种装饰及布局所吸引,仿佛进入一个童话世
 
界。墙上贴着画着学生们的作品,也有包括“如何尊重他人“等等类似人格教育的条例。
 
教室的外面,走廊两侧,是一排物品架和挂钩,学生们每天上学进入教室前,把书包和外衣挂在挂
 
钩上,物品架上摆放着每位学生在开学初就带来学校备穿的一双鞋,冬天或者雨天进入教室前需要
 
换鞋,以保证教室内的清洁。学生只允许把书本文具带进教室。
说到学生进教室,还有一个环节:学生上学到达学校以后,不得自行进入教室,需要在指定的班级
 
入口的门外等候,那里有专门负责的老师看管学生安全。待铃声响起,学生按班级排队,依次进入
 
,这时,各个班级老师已经等候在教室了。
学生因病因故不能来上学,必须在早上上课前打电话到学校办公室请假。否则,当各个班级把当天
 
的出勤表交上来以后,一旦发现上面有缺席学生却没电话通知学校,办公室的老师就马上给该生父
 
母打电话,以确认学生是否在家,而不是在上学路上发生意外。
学生上学时需自带午餐到学校,并在学校用餐。因为有些学生有各个不同类型的过敏,所以,学生
 
带去学校的食物禁止与其他同学分享,而且严禁携带有花生果仁食物,因为有学生是花生过敏体质
 
,不仅吃到,即使闻到有花生或者果仁食品都会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一旦发现有学生携带花生果
 
仁食品,需尽快安排该生去学校办公室隔离用餐,并通知该生家长今后禁止携带此类食品来学校。
 
此外,在学校工作的员工,甚至我参与的午餐时间监管学生的工作,都需要专门培训如何对花生果
 
仁过敏学生在发生意外时进行现场急救。
重视阅读和写作、表达与交流
学校的教室里除了该有的学生的课桌课椅,老师的办公桌椅和各种教具也都在班级教室里。此外,
 
还有一个书架,上面摆放着适合该班级学生年龄的书籍,这些书除了课堂教学需要外,通常还用于
 
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以后,自行取书阅读。四周墙上贴着挂着学生的作业和手工作品。上前仔细
 
看,你会发现全班每个学生的作业和作品都包括在里面,而且没有任何优劣等级分类。
在教学上,十分重视阅读和写作。不止一个老师对我说过:阅读写作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因为
 
阅读不好,就看不懂题,或者很难从众多的书里摘取自己需要的资料信息。而写作不好,则对题目
 
的解法和算法或者思考过程解释不清,更无法精确表达题目要求的内容。
重视阅读可说是从学前班的教学就开始了,从老师给家长的信里,和大小的家长会上,老师都会明
 
确提出,要求家长每天陪孩子至少读一本适合的图书。社区的图书馆里,不仅有丰富的图书资源,
 
而且也有类似的读书活动。读书不仅仅是读,还要根据孩子情况,和孩子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诸
 
如从中学到了什么,会引发什么思考等等。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参与读书筹款活动,以此鼓励学生
 
广泛阅读。
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老师要求写读书笔记。记得我的两个孩子都是从三年级开始这项内容的。最开
 
始老师给出提纲,学生按照提纲上面的问题作答。比如问故事里都有哪些人物,主人公是谁,你最
 
喜欢谁,为什么,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出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你自己或者读过的其
 
它故事里是否有类似情节,是怎么解决的。如果没有,就设想一下,自己遇到这样的问题,将如何
 
解决。或者想出与故事里不同的解决办法,再或者按照故事的情节想象一下后来还会发生什么,等
 
等。这样的提纲不仅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写读书笔记,也引导学生去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引起思
 
考,为今后独立完成读书笔记打下基础,并为自己的生活提供帮助。
除了经常写读书笔记,还写游记。写游记的最初阶段是学前班时的画画。外出去农场参观回来,老
 
师组织学生讨论,大家说一说都看见了什么,自己最喜欢什么,等等,然后再把自己喜欢的内容画
 
出来。学校里虽然没有专门的美术老师教画画,但是,画画的技能却很重要,所有科目做课题都用
 
得到。所以,要想孩子在这方面得心应手,让孩子参加课外绘画班是很有帮助的。随着年龄增长,
 
游记不仅有图画,还要配上文字说明,文字越写越多,内容也越来越具体和丰富,最后逐步形成像
 
样的文章。
此外,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一直贯穿在教学中。从上初级幼儿园开始,老师就安排学生每天轮流
 
带一样自己喜欢的玩具来学校,在全班面前介绍这个玩具,并现场回答老师同学的相关提问,这个
 
教学项目被称作“Show and Tell”。也有向全班师生讲述自己的周末和假期生活,等等。待到高年
 
级时的班级内部和学校范围内的演讲,学生们个个都可以就某个话题侃侃而谈,相当多的学生颇有
 
演讲家的风范。难怪我带着两个孩子回国,见到我的同学们,面对这些陌生的面孔,她们无拘无束
 
地用中文夹着英文详细认真地回答叔叔阿姨们的提问,参与叔叔阿姨们设置的游戏,还大大方方地
 
站在他们面前引吭高歌。不禁令我的同学们惊叹:加拿大的教育真厉害!
强调动手实践
和阅读写作相比,数学的重视程度就逊色一些。但是,很注重把枯燥的算术题放在日常生活实践中
 
。记得大女儿班级曾经搞过一个课题就是设计一个派对(Party)。收集每周发到家里的广告,剪下自
 
己派对需要的物品,图和价钱都在上面,根据班上学生人数,设想每样物品需要几个,最后,算出
 
派对所需要的总钱数。全班评比,看谁的派对准备的物品最受欢迎,价钱又便宜。听说还有的班级
 
搞拍卖会,类似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们都一丝不苟地认真参与完成。
我一直十分欣赏和推崇的教学活动是大女儿二年级时,老师给学生介绍一本“Flat Stanly”的书,
 
然后,让每个学生用硬纸画出书中主人公Stanly,再剪下来,放进信封,随同一封信寄给远在其它
 
国家或城市的亲朋好友,请接到信的亲友回复一封信,讲述所在国家或城市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
 
等,并带着纸人Stanly到当地著名景点拍一张合影照随信一起寄回来。班上的学生们分别把纸人
 
Stanly寄去中国,英国,澳大利亚,美国,新加坡,加拿大的温哥华蒙特利尔等等,几个星期后,
 
学生们陆续收到回信,凑到一起,就是一堂生动形象的历史地理社会学课,学生们从中还学会了信
 
件的写作技巧。
我在给一年级班级做午餐监管时,看见教室的窗台上摆着一排装满水的塑料瓶,每个瓶子里都架着
 
一块红薯,红薯的中部插着三根牙签,以便把红薯架在瓶口处,红薯的下半部浸在水里,上半部则
 
在水面上。过几天,便见浸在水里的红薯部分长出了根,而在水面上面的部分则长出了芽,不久又
 
长成茎和叶子。学生们告诉我他们的社会科学课正在学习植物的根茎叶。如此让学生一目了然地看
 
到植物的变化,真是比老师单纯的讲解要直观得多。
类似这样的实践活动还有很多。在学习石头的不同种类和形成时,老师带领学生去户外教育中心,
 
直接接触不同的石头,并请专业老师做讲解。
小女儿五年级的社会学课程学习加拿大三级政府时,正好赶上安省省选。于是,老师就安排学生们
 
搞了一场全校范围内的模拟省选。学生们先是分成不同党派,出海报,到师生间拉选票,号召大家
 
积极投票,以及宣传投票程序及方式,投票当天又分工担任不同职责,最后统计出评选结果。除此
 
之外,还组织学生去安省议会大楼参观,并在工作人员协助下场进行模拟辩论。
注重培养团队精神
从三年级开始正式开设音乐课,学习基本的乐理知识,每个学生需要买一个形状像笛子似的乐器
 
Recorder(中文叫“龠”yue四声)来配合教学。
到了六年级,开始学习管乐器。老师根据学生报名情况,将班上学生分成不同乐器组,所使用的乐
 
器可以从学校借,也可以自己买或者到乐器店租。此外,学生个人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报名参加学
 
校的管乐队。据说,管乐乐器单独吹奏的效果远不如管乐队吹出的效果。所以,乐队的配合和集体
 
观念,会在乐队的排练和演奏中充分体现出来。学校的管乐队定期排练,参与学校集会演出,也外
 
出参加地区音乐节的比赛。
运动队也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精神的地方。球队的获胜,除了队员高超的技战术之外,
 
相互间的协调配合也是相当重要的。别看平时的体育课基本是在玩游戏,可学校的运动队的训练,
 
比如篮球队排球队足球队,还是比较专业的,也定期外出参加地区的比赛。
我的体会是:要想孩子在乐队和运动队里有出色表现,课余让孩子参加相应的课程就十分重要。
严格按照年龄入学和分级
学生入学按年龄分级,不鼓励跳级,也没有留级制度。4岁开始上幼儿园初级班,5岁是幼儿园高级
 
班,6岁开始读一年级。对不跳级制度,我们是深有体会和领教的:
记得当年我的小女儿在幼儿园初级班即将结束时,老师向学校推荐也极力建议我让她跳过幼儿园高
 
级班而直接上一年级。老师当时向我解释说,这么做除了小女儿在学业上可以完全胜任,也有她在
 
班级里出色的组织领导才能,而且她的生日在年初,比一年级规定的学生年龄最低线只差一个多月
 
。还有,幼儿园的初级班和高级班是在一起上课的,第二年的高级班也还由这个老师教,估计教学
 
内容对她来讲没什么新鲜可学的了。
不久,校长约我见面,并给了我这样的解释:学校不鼓励学生跳级是考虑到孩子即使在学业上可以
 
适应高一年级的内容。但是,心智方面却不可达到高一年级的水平,而且,即使现在看不出来,等
 
到孩子上了高中,甚至大学时,就有可能会在社交或者生活独立性等方面显得比同年级的年龄稍大
 
的孩子逊色。倒不如让孩子留在同龄孩子中间,培养领袖才能。
我其实也不很赞成孩子跳级,原因是不希望孩子早一年离开家去上大学。对校长的解释我也完全赞
 
同。后来的事实证明,小女儿在幼儿园高级班里像个小姐姐,带领初级班的学生去饮水处喝水,帮
 
助个别学生上厕所,还协助老师教学等等,充分发挥她的组织和领导才能,而且一直持续到现在。
 
不仅在学校里,甚至在我们的日常家庭生活中也时常充当领导的角色。
学校没有升学考试,学生成绩报告上的学习成绩都是基于学生平时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及小
 
测验等等。老师的评语相当详细地说明该生已经掌握了哪些教学内容,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三
 
年级和六年级有安省的统一考试,被称作EQAO(Education Quality and Accountability Office)
 
,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教学安排和教育经费投入是否合理,并不是以此来决定学生是否可以升级或
 
留级。学生在收到EQAO成绩时,已是下个学年度的10-11月。
虽然不以学生成绩优劣给学生跳级和升级,但是,每个学年班级学生都打乱重新分班,学校的解释
 
是希望学生能有机会和不同的同学在一起,学会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老师也不跟班,也就是说每年
 
换一个老师。老师固定教某个年级,也便于集中精力钻研某一年级的学生特点及安排教学内容。
此外,学校设有特殊教育项目,一是为智障学生安排特殊老师进行专门特殊的教学。二是在三年级
 
的学生中进行一次能力考查,通过系列考核的学生,被认为是思维相对活跃、接受能力较强的,便
 
被推荐进入“天才班”(Gifted Program)学习。家长和学生有权选择“去”还是“不去”。
选择“去”的学生,被集中在当地开设有“天才班”的学校上学。小女儿在这样的班里读了三年,
 
总体感觉是虽然教学内容还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进度,但是,做更多的课题(Project),个人做或者
 
分小组做,并参与组织更多班级或学校活动,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有很大帮助。前面提
 
到过的组织全校师生模拟省选,就是这个班级的一项重大活动。每个学年末,学校都来信询问该生
 
下个学年是否继续就读。如果不希望继续就读,即可返回原来的学校。
身边很多“天才班”学生家长都希望孩子在小学阶段就读“天才班”以有更多机会培养锻炼各方面
 
技能,升入高中后,就退出“天才班”以便把更多精力放在学业上。但是,常常事与愿违,因为“
 
天才班”的班级每年只有一个,整个班级学生固定在一起从四年级上完八年级,学生们之间已经结
 
为深厚友谊,部分孩子不愿分开回到自己就近的高中上学,以此成为有些家长的烦恼。
服务他人 机会均等
学生中间没有班长等班级干部,只要愿意,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为班级为学校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情。比如每天开始上课后不久,需要把班级当天的出勤表交去办公室,这项工作从幼儿园初级班就
 
开始由班上学生轮流去做。
每天学校午餐时间,因为老师也利用这个时间外出午餐,所以各个班级都需要一名家长做监管,同
 
时,三年级以下班级每班还需要两名高年级学生(五年级以上)来帮忙照看,在五年级以上的班级
 
里的学生为此报名,老师再安排报名的学生轮流去做这项工作。他们在自己吃午餐的同时,还需要
 
照看低年级学生的安全,帮助打开午餐饭盒,督促收好午餐饭包等等,这就为家里没有弟弟妹妹的
 
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照顾别人的机会。
七、八年级的学生,有机会报名轮流负责学校每天早上的广播,担任午餐时间的学校办公室的接电
 
话等工作,以及利用课间时间去学校图书馆整理图书等等。 学校组织运动会和音乐会,也可以看到
 
很多现场工作都是由学生来担任。
这些都无疑使得每个学生从小树立服务他人的奉献精神,和学以致用的思想。
总之,加拿大小学给我的突出印象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老师充当“主持人”或者说是“导演”的
 
角色。在教学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工作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以为将来
 
更广泛地猎取知识,顺利地步入社会,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做好准备和打下基础。
 

 

 

222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

咨询时间:8:00~24:00

400-1010-123
在线咨询

咨询时间:8:00~24:00

点击立即咨询
免费电话
获取验证码
微信咨询

扫一扫立即咨询

留学问题轻松问
请输入电话号码
获取验证码

申请取消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