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诉赴美读硕、博学生如何择校?
2015/07/03/周五 11:33
点击量:490
每次咨询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会问我:“马老师你当时出去的时候是怎么选择的呢?”
虽然我当时出国的时候也感到非常的迷茫,但是在美国的几年来,我看到了一些和以前想象的非常不同的事情。我想综合我自己出国前自身的选择和出国后对美国的认识和感受,给现在申请和选校的同学几点建议:
1. 专业排名>综合排名
如果出国念BS,那么你首先考虑的是综合排名,如果是MS或者PHD,那么,不要过于看重综合排名。因为MS得学习已经是一个比较专业的阶段了,综合排名是对于BS而言的,尤其是当你想要在美国就业的时候,没有人会在乎你学校的综合名气到底多大,而会问你硕士阶段学了些什么?有多深?好的专业导师和差的专业导师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2. 导师的名气&学术背景>专业排名
美国不同于中国的另外一点:不是所有有名气的老师都是在TOP20学校的。美国那些专业方向的“大牛”级别的人物是遍布各个学校的,当然,这些学校一般也不会很差,基本是在100以内的。因为一般教授的项目都是独立于学校的,教授能不能拉到项目还有每个项目收入多少,是和学校没有关系的,因为,这边的教授基本很少是全职的,他们的研究课题一般都是挂靠在校外的大公司或者研究单位。因此,PHD有没有前途,在于你跟的是哪个教授,哪个导师,而不是你所在学校的专业如何。
3. 地理位置
对于商科的学生来讲,地理位置是很重要的。美国的公司在招聘商科学生的时候会遵循“就近原则”。他们会在当地的学校POST很多INTERN和JOB的职位,而对于尽管很有名但是距离很远的学校,几乎是不会POST任何职位的。比如:在常青藤很多工程学院的就比较难就业,因为这些常青藤学校周边基本上都是金融公司,或银行。但是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讲,确并不如此,很多公司愿意出飞机票的费用在其他地方招聘员工,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公司。那么念相关专业的比如:IEOR,CS,STAT,EE中的NETWORK方向就很容易找到工作,不受地理位置的影响。
另外,每个学校的CCE(CAREER CENTER FOR EDUCATION)都会定期的POST一些职位,这些也是那些招人公司首选的渠道。但是当你在CCE上搜索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第一点,当然,求职也是可以直接在你心仪的公司的网页上进行APPLY ONLINE的,但是,那样的话其实你就成了备选,也就是说:公司只有在无法通过学校CCE的渠道招收到合适的人才的时候才会给你机会,这一点我自己是深有体会的。所以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我去了好学校,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到了找工作的时候肯定优先我这种好学校的分数高的好学生!”因为这种想法在美国行不通,而我们都不想做别人的“备胎”不是吗?
因此,在选校的同时,希望同学们提前调查一下这些学校的周边就业环境和自己的专业的符合程度。不要到了找工作的时候再后悔,到时候就真的是钱也花了,半条命也搭上了,工作却没有着落。另外,当你开始学习的时候,就要开始想着找工作的事情了,永远没有“现在还太早”这种说法。到了美国,我们就成了“外来人口”,实际身份是很低的,不管你是哪个学校,什么专业的。“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说了以上这些,希望对正在选校的同学能够有所帮助。最后,希望每个在留学申请之路上拼搏奋斗的同学最后都能有好的结果!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