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英国高中生活究竟什么样?
2014/03/25/周二 04:53
点击量:987
由于国内外教育制度、系统和水平差距短时间内仍然很大,越来越多的同学和家长都愿意尽早出国,接受更灵活、更开放、更高水平的基础教育。近年来关于英国高中留学的信息也越来越丰富,很多人都能从网上了解到许多英国优秀高中的排名、介绍等信息,使大家对英国高中也有了更多认识。但中国学生进入英国高中以后,生活究竟如何?他们如何度过语言关?他们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怎样?像这样一些问题,却没有多少人能够解答。
为了帮助志在英国留学的初高中同学和家长对这些问题的答案有更直接的认识,我们专门请正在英国顶尖私立高中牛津督导学院(Oxford Tutorial College)就读英国高中A-Level课程的许嘉楠同学来到启德厦门公司为大家作一次细致的分享。
学生简介:嘉楠在2009-2010年10月这段时间仍是厦门外国语初中学生。在2010年确定出国以后,他在10月参加了英国中学的GCSE入学考试。2011年2月,他前往英国牛津大学语言学习中心进行语言课程的学习;同年9月,他进入圣菲利克斯中学(Saint Felix School)修读两年的GCSE课程,并在2013年9月成功通过严格选拔进入牛津督导学院进行A-Level课程的学习;因此他对英国的学习、生活都非常熟悉。性格温和的他选择让参加分享会的学生和家长提问的方式来进行分享,以下是分享的主要内容:
问:英国的学校环境怎么样?
答:我初中呆的圣菲利克斯中学是私立的寄宿制学校。像这种寄宿中学,很多都是以前贵族的庄园,后来捐作学校的,所以环境非常漂亮,一年四季都很美,而且又很大,我在那边呆了两年,很多地方都还没走过。我现在呆的牛津督导学院是应试学院,规模会比较小一些,但也很精致、很漂亮。我听我的一些同学聊过,英国的学校环境都挺不错的。
问:英国的治安怎么样?
答:治安挺好的,我觉得比国内好多了。住在寄宿学校的时候平常只有周末或者假期才会出去,现在住在寄宿家庭天天自己上学放学,不管哪种方式,我都觉得很安全。周围的人都很友好,也让我觉得很安全。学校也很注重这方面的事情,管理也比较严格,外出和回来都要留联系方式登记确认,舍监也会来宿舍查看晚归和不归的情况,寄宿家庭也会关注安全的问题;如果出远门或者放长假不在学校还需要监护人和父母签字同意才会允许的。
问:在英国读书的中国学生会受到同学或者老师的歧视吗?
答:老师和同学都不会因为国籍或者成绩而歧视某个学生。他们是很重视平等公平的。你成绩不好,但是你态度很积极、性格比较好,也是很受欢迎的。我感受特别深的是这里的老师不会因为你成绩不好就不理你,而是会很热情很耐心地帮助你;我有问题的时候去问,老师都是热心地帮我解答,而且还会鼓励我夸我进步,被老师夸的时候我就感觉特别开心,就更有信心学好了(笑)。
问:寄宿在英国的学校里,对学生好吗?
答:我个人觉得挺好的。学校老师和舍监人都很好,住在学校里他们也比较熟悉我的情况,还时不时会过来关心一下。学校对生活的管理也比较严格,什么时间可以用手机、什么时间要熄灯、出门什么时候回来都要管;一开始我觉得很不舒服,觉得学校怎么什么都管,很烦人,但现在我觉得这样对我学会控制自己是挺有帮助的,我也养成了比较好的习惯,所以我现在住在寄宿家庭里也比较自觉。
问:英国的寄宿家庭情况怎么样?怎么和寄宿家庭的成员处好关系?
答:我呆的寄宿家庭挺好的,人很好,周末有外出活动,像逛街、野餐、钓鱼什么的,也都会邀请我一起参加,所以我和他们关系还挺融洽的。不同的寄宿家庭可能习惯不一样,所以我觉得要处好关系可能要先尊重他们的习惯。另外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是要友好地和他们保持沟通,不能光听不说;他们其实也很喜欢我们能主动参与到他们的生活中去。像我一开始在寄宿家庭都不太敢讲话,怕说错;后来有一次在厨房帮忙,可能比较放松的情况下和女主人聊了几句,她就很高兴地一直夸我,一直鼓励我,所以我后来就越来越敢讲了(笑)。有时候他们讲一些英国式的笑话,我不知道故事背景笑不出来,我就会问他们这里面的故事,慢慢也就能和他们一起笑了。就是这样多沟通下来,关系就处得越来越好了。
问:英国读书和在中国有什么不同?
答:我觉得差别比较大的是两方面吧。一是老师的态度。我感觉国内老师主要关心的是成绩好的学生,比较看重的是成绩,更重要是只让你按标准的答案来回答问题,不准你有不一样的意见;英国的老师更看重的是你的进步,比较关心你的态度和对学习有没有兴趣和动力,而且更强调要主动学习,强调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这让我觉得很舒服,感觉想事情很放得开。第二是对学习的强调吧。我看我国内的朋友还是老师在指挥他们要读什么要做什么,要是没作业他们就只想到玩了,感觉很累;我自己在英国的感觉是老师作一个基本的指导,学习要靠自己主动去努力,要学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自己查资料验证,因为自己有兴趣,所以挺有动力去做的。有很多时间可以供自己支配,而且很多时间可以给你发展兴趣爱好和学习。
问:在英国读书,压力大吗?
答:我觉得压力还是比较大的,第一是因为语言沟通和语言基础的问题,因为词汇、语速方面的关系,所以并不是老师的每一句话都能一下明白,有时候要反应半天,有时候还要课后自己多看几次才能明白,这方面需要付出的很多。而且想进名校,要成绩很好的,所以肯定要更加倍努力才行。第二是我们国内课程教材的编排跟英国不一样,需要花一些时间去对接和过渡过来才行;特别是物理化学这类的科目,还要学会用英语去描述那些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还要记那些专业的名词,有时候觉得蛮辛苦的。另外,像很多人都说英国的数学什么的很简单,但其实我现在在牛导上的A-Level课程,有一些都是我们这边大学才学的内容了,所以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我这次回来也专门在这边报班,补英国的物理课程,也怕回去跟不上考不好。所以我觉得一定要有那个想法,要很努力才能跟得上的。
问: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吗?在学校怎么和同学、老师沟通比较好?
答:我自己可能没什么很好的方法(笑),主要是预习和复习吧。因为经常会出现一些新词什么的,如果不提前预习的话,上课可能会听不懂,一跟不上就麻烦了;如果又不复习,那基本上这一天讲的东西可能就没记住什么了。学习这个东西,还是自己主动点比较好。至于和老师和同学沟通的事情,因为他们都挺好的,所以我想关键是我们自己要先想和他们作朋友,对他们好,多和他们一起聊天、讨论,多向老师请教,这样他们也更愿意和我们沟通。
问:英语不好的话,去了英国应该怎么过语言这一关?
答:1. 我觉得肯定要先有一些英语的基础,不然听不懂讲不出来,就根本没办法了。我之前去的时候英语就很不好,所以专门读了几个月的语言。我一开始最大的问题是听得懂了,但是完全不敢讲,没那个底气,怕讲错又怕发音不正确会被别人笑。后来我想开了,觉得错就错了,又没有人是不会错的,就给自己鼓劲,开始试着讲。2. “不懂就问”。这个也是我在英国学语言的时候才有深刻的体会的。我以前在中国读书爸妈和长辈都是跟我说:不懂就问,不懂就问。我也知道这个,但是我就是不知道怎么去做,怎么去问。在英国的语言课上,而且我的老师一直给我勇气,鼓励我提问;我的第一次发问又得到了肯定,然后慢慢地问的多了就觉得有成就感了,也找到方法了,以后就敢问了,而且再往后问的问题也会更深了。周围的同学、老师,还有寄宿家庭的主人都很开心,都很鼓励我,所以慢慢就更敢说了。3.所以我觉得自己要学了敢拿出来用,不能怕错,是很重要的。
问:你觉得出国读书对你帮助大吗?
答:我觉得出国读书对我影响很大。我原来在国内天天在家和我爸就吵,两句话讲不到一起就吵,吵了就故意不好好学。出国以后我觉得我真是慢慢地可以体会到“望子成龙”这四个字的意思了;就真的能感觉得到我爸妈对我的期待,能理解他们的想法,学会去尊重他们,了解他们,然后就是会主动地去想自己应该做什么——就是会去想自己一定要努力,去报答他们,让他们投在我身上的这些心血都有好的回报。第二个就是,我知道了亲情的重要,我能理解到我爸妈对我要求严格是对我好。第三是,我学会了怎么去跟陌生人用英语沟通,怎么样去尊重他们的文化习惯,怎么去融入到别人的文化里面去,又怎么去理解他们的那些不同的文化。第四个,我觉得出国读书教会了我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理解每个人的不同,也让我认识了更多的朋友,蛮开心的。
问:你之前在中国读书成绩一般,甚至是个调皮的学生,在英国学习一年后是怎么转变的?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改变,变得懂事、上进、好学?
答:我觉得我以前,说实话,出国前我属于成绩一般的那类学生,会甚至在课上捣乱,不认真听课;特别是我确定要出国的事情后,整个人上课都不在状态,心都飞到英国去了。到了英国我也有一段时间的不适应。我在读语言期间刚开始听不懂,后面是因为一次住家的鼓励和语言老师的鼓励我开始敢问问题了,敢在课后开口跟我的老师交流、讲笑话了。然后我去了圣菲里克斯中学读GCSE。我很感谢在这里我认识了我的一群朋友,他们都是大我两年的学长。因为我平时喜欢打篮球,于是我在学校里跟他们一起运动;然后他们是读A-LEVEL课程的,他们会经常跟我聊他们在学习中的困难,我们在空余时间聚在一起,他们会问我:你的理想是什么?你将来想干什么?想读什么专业?你想读什么大学?希望哪个大学?这样他们就带给了我很多思考的东西。我们自己课后的时间也比较多,我会认真的思考这些问题,然后他们在A-level考试后成绩出来,我看到有成绩好的,也有考的不好的,然后考的不好的很难过很失落,我看到他们的样子我会想两年后我会不会也这样?如果为了两年后不这样我是不是应该现在要努力,我应该要好好学习,不然我不止是替他们难过,到时可能还要更难过。看到考的好的学长,我很羡慕,我也觉得我自己不懂的知识还很多,我需要好好的学习要跟考得好的学长们一样,给爸妈争光。然后慢慢地我发现我自己学习得越深入越觉得自己懂得太少,越觉得时间不够用,然后就这样慢慢进入状态了,主动地去学习和思考。我觉得这些就不再是爸妈或者老师硬逼我做的,是我的朋友们影响我、引导我也带领着我去思考、去做的。
注:
1. 英国的GCSE课程:1)在时间上相当于国内的高一和高二,一般适合年龄在14-16岁、英语水平较高(相当于雅思4.5-5.0分或更高)的初中毕业生。
2)申请GCSE课程需要提前一年至一年半开始准备,通常在学生初二结束或初三上学期开始申请。
3)申请时不需要考雅思,而是参加学校的内部测试(笔试),科目一般是英语和数学两科,通过测试后则可以获得学校的录取。
2. 英国的A-Level课程:1)在时间上相当于国内的高三和大一,一般适合年龄在16-18岁、英语水平高(相当于雅思5.5分或更高)的高一高二学生。
2)申请A-Level课程也需要提前一年至一年半开始准备,通常在学生高一或高二上学期开始申请。
3)申请一般不需要考雅思(但有部分高水平学校会要求学生额外提供5.5-6.0分或更高的雅思成绩),而需要通过学校安排的笔试和面试;笔试科目一般是英语和数学,也可能会根据学生个人情况要求加试某些科目;通过笔试后,还需要通过学校安排的面试,两轮考试都通过以后则可以获得学校的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