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博客

首页留学博客美国文化中的科学精神(2)(转载)
其它

美国文化中的科学精神(2)(转载)

2009/09/25/周五 04:03

点击量:1688

 

崇尚实际、不重表面,着眼内容、不搞形式,是美国文化中科学精神的又一体现。哈佛、麻省理工、耶鲁、杜克等世界著名学府,都既无校门,也无校牌,想找一处有校名字样的地方留个影都是颇为费难的事情。美国的开国元勋,第三、四任总统杰斐逊的墓志铭上写着“弗吉尼亚法案的制订者;《独立宣言》的起草人;弗吉尼亚大学的创始人”三行字,其从国务卿到总统,当过的所有大官,却只字未提,而我们的大诗人杜甫的墓碑上却赫然写着“大唐工部员外郎杜甫之墓”,孔林里面孔尚任的墓碑同样写着“大清户部员外郎孔尚任之墓”。其实,杜甫的诗歌千古传唱、蜚声中外!孔尚任的《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又震撼了多少人的心灵!而“员外郎”之类的官职,又算得了什么?
  ——遵守规矩,敬畏自然。遵守游戏规则,是美国文化的突出特征。美国人在日常交往中表现得很客气,不论认识与否,必打招呼,公共场合相互点头致意,但在规则面前却非常严格,丝毫没有通融的余地,有时让人感到简直是死板。
  学校的图书馆、游泳馆,我们经常去,与门口值班人员也混得很熟了,但每次去都必须出示学生证,如果忘记带了,则必须回去拿,要么别进去。同去的人无论怎么说情,换来的只有一句“No, I am sorry”。马里兰大学附近有一家叫“海珍楼”的中餐馆,我们时常到那里撮一顿,与老板也混熟了。一次,有朋友来访,我们在那里安排了一桌饭,因为餐馆里不卖白酒,想用自己从国内带去的白酒招待客人,但店主说什么也不同意。我们以为他是为了卖自己的啤酒,答应给他一点费用,还是怎么说都不行。最后问明了原因,才知道美国有这方面的法律,不准客人从店外带酒进去,否则以违法论处,轻则遭巨额罚款,重则封门。
  到单位参观,必须带护照、过安检,有时甚至要解腰带、脱鞋袜,不管谁介绍来的,有没有关系,有没有熟人,一律照此;在超市、餐馆和各种公共场合,人们总是自觉排队,没有挡别人路的,没有挤在一起嘁嘁喳喳的,更少有大声喧哗的;在地铁站出入口的传送电梯上,人们都自觉靠右边站立,留出通道给赶点上班的人迅速通过;在公路、街道的十字路口,机动车与行人互不相让的现象几乎没有。美国独立日那天,华盛顿的国家广场举行了盛大的纪念活动,阔大的广场周围仅用一碰即倒的木栅栏和塑料绳简单一围,留出几个安检口,几十万人有条不紊地进出,未见一人从绳子上跨过去。
  美国的律师队伍庞大,在社会生活中作用也特别大,大到国与国之间、公司与公司之间的贸易纠纷、合同签订,小到邻里不和、家长里短,不管什么事,双方当事人都不会争吵,全是律师们的事儿。原来以为,美国号称“自由国家”,社会生活的宽松度会很大,其实这里处处有法律,时时有规矩,事事有限制。遵规守纪者自由,越规逾矩者受罚,唯有老老实实,别想投机取巧,不然就会偷鸡不成倒搭一把米。居民如不及时、足额交纳房产税和房产交易税,轻则处巨额罚款,重则遭强行拍卖。从洛杉矶到旧金山途中的一座山上,有一处名叫郝斯特的豪华古堡,始建者是传媒巨头,但其后代因交不起房产税而被迫将古堡交由政府管理。这种遵守规则、绝无例外的规范意识和责任意识,造就的是每个人的生活空间都得到尊重的公共文化,造就的是全社会的秩序和理性。
  ——认真工作,科学生活。美国人大多敬业,办事认真。我在美国国家艺术馆实习时,问到编目录的人,复印室的人,搞数字化模拟的人,管仓库、管影院、管保卫的人,甚至木匠、司机,都认为自己的工作很重要,很有意义,都以自己的工作为荣。我们到马里兰州乔郡的法庭旁听,见负责主审的中年女法官几乎一整天都在不间断地工作,午饭直到下午1:30才吃,下班时已近7点。在职人员不必说,离退休人员也不闲着,带我们参观美国宇航博物馆、美国国家植物园的都是“老年志愿者”。据了解,美国国家宇航博物馆5000名工作人员中,有3000名是老年志愿者。

联系电话:024-31877211

QQ咨询:1179125200 

222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

咨询时间:8:00~24:00

400-1010-123
在线咨询

咨询时间:8:00~24:00

点击立即咨询
免费电话
获取验证码
微信咨询

扫一扫立即咨询

留学问题轻松问
请输入电话号码
获取验证码

申请取消授权